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搬運必究!
今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讓人感到有些難以言喻。儘管天氣條件宜人,但閱兵式的空中分隊卻臨時取消了。
然而,認為俄羅斯因烏克蘭前線的緊張局勢而無法充分參加閱兵式,可能有些誇大。儘管有人員和裝備被調去前線,但他們僅佔俄軍總數的30%左右。俄羅斯並沒有因此而陷入無法辦一場完整閱兵式的困境。專家們解釋稱,此次的閱兵式縮短和減少檢閱裝備是出於安全考慮,這一解釋似乎頗具道理。參加閱兵式的外國領導人中,包括一些中亞國家以及白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等前蘇聯國家的代表。
然而,引人注目的是現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這位政要一直以來都以低調而不張揚的形象示人,但他的出現卻引發了不少猜測。
梅德韋傑夫本人並沒有對他所佩戴的紅墨鏡發表任何評論,但他用一句簡短的話語,解釋了為何閱兵式的空中部分被臨時取消,原來這一部分已經改到基輔進行了。
這並非梅德韋傑夫首次說出這樣簡潔而霸氣的言辭。他曾多次發表警告,無論是對波蘭的警告,還是對全人類的警告,都表現出他的堅定態度。然而,梅德韋傑夫的政治立場曾有一段特殊的歷史。
在過去,梅德韋傑夫曾被歸為俄羅斯的親西方派代表,這在2010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中可見一斑。當時,梅德韋傑夫擔任俄聯邦總理,而俄羅斯總統是普京。美國、英國、法國等國都派出代表參加了閱兵,這一場景顯示出當時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相對友好。
然而,時光流轉,俄羅斯的對西方的嚮往卻不斷受挫。西方的背離和背叛使俄羅斯感到愈發孤立。即使高幹子女們被送到西方國家留學,他們也無法改變自己作為俄羅斯人的身份。這一點在梅德韋傑夫的兒子伊利亞·梅德韋傑夫被美國吊銷簽證後得到了明顯印證。
隨着時間的推移,俄羅斯對西方的示好不斷被背叛,這讓俄羅斯政府逐漸改變了對待西方的態度。雖然梅德韋傑夫曾被視為親西方的領導人,但他最終化身成了俄羅斯的「鷹派政客」。這一轉變在2020年他辭去總理職務後尤為明顯,但他繼續在執政黨擔任重要職務,成為國家安全事務的關鍵決策者之一。
儘管俄烏戰爭可能會在未來結束,但俄羅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歐洲國家並加入「西方世界大家庭」似乎仍然有着巨大的障礙。在國家利益面前,牙齒和利爪都是不可或缺的,放棄這些資源將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因此,俄羅斯可能會繼續堅守自己的立場,不論外界如何評價。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俄羅斯必須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這或許只有在牙齒和利爪都準備好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