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射向我國的另一支毒箭——蘇州合資建廠生產「氫化植物油」

2023年09月04日16:38:02 國際 1375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北歐國家,如丹麥挪威冰島瑞士瑞典,早在2003年就睿智地宣布禁用氫化植物油,這項決策顯示了他們對公眾健康的高度關切。然而,與此相反,國內在2006年與雀巢公司合資設立了全球最大的氫化植物油生產工廠,這似乎背道而馳。

英國德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奧地利摩洛哥泰國澳大利亞沙特阿聯酋科威特新加坡等58個國家相繼加入禁用工業生產的「氫化植物油」國家行列,他們的決策以保護公眾健康為優先考慮。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國直到2013年才在山東菏澤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氫化植物油生產工廠,為國內食品企業提供了大量氫化油產品,包括植物奶油、可可脂植脂末、奶精和精鍊植物油等等。這對於國內最大的兩家奶企提供了植脂末,似乎忽略了全球範圍內對氫化植物油的擔憂。

歐美射向我國的另一支毒箭——蘇州合資建廠生產「氫化植物油」 - 天天要聞


2008年,美國FDA開始禁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並於2015年全面禁用,再次於2018年強調在食品工業中禁止使用和添加。而新加坡計劃在2021年6月份開始禁用氫化植物油,進一步凸顯了國際社會對其危害的關切。

氫化植物油作為一種純人造產品,其存在僅有近百年的歷史,遠遠不及生命幾億年的進化歷程。其化學結構與天然脂肪迥然不同,被稱為反式脂肪酸,這種結構與天然脂肪截然相反。當人體攝入反式脂肪酸時,它擾亂了正常生理功能,促使血液在血管中凝結,增加心梗、肺梗和腦梗等風險。

歐美射向我國的另一支毒箭——蘇州合資建廠生產「氫化植物油」 - 天天要聞


由於氫化植物油在自然界中從未存在過,連細菌都不敢接觸。食品腐敗通常是細菌繁殖的結果,而氫化植物油製成的食品卻可以在貨架上長期保存。然而,這種長期儲存的便利性卻是以損害人體線粒體功能為代價的,因為線粒體本身就屬於古細菌。因此,攝入氫化植物油會導致人體感到缺乏能量,疲憊不堪,甚至促進衰老過程,使年輕人也容易發生心梗等健康問題。

歐美射向我國的另一支毒箭——蘇州合資建廠生產「氫化植物油」 - 天天要聞


那麼,氫化植物油是如何誕生的呢?100多年前,美國南部大量生產棉花,因此產生大量棉籽油。然而,棉籽油質量低劣,只能用於製作劣質肥皂。一位德國科學家嘗試在高溫下添加氫氣到棉籽油中,結果意外地生成了一種類似奶油的油脂。然而,這種加入的氫氣方向與天然氫的方向完全相反,因此被稱為反式脂肪酸,又稱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


那麼,哪些食品含有氫化植物油呢?各種油炸食品,如炸薯條薯片、油條、即食麵等,以及各種糕點、餅乾、麵包、比薩餅等加工食品通常富含氫化植物油。因此,購買加工食品時,如果標籤上出現「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等成分,最好遠離這些產品,儘管它們可能看起來很美味。然而,在餐廳用餐時,消費者往往沒有選擇權,除非該國家已經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氫化植物油。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採取措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氫化植物油。世界衛生組織甚至計劃在2035年全球範圍內徹底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這種「人造的化學毒素」。這清楚地表明,氫化植物油被視為一種危險

的「人造的化學毒素」,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它對健康的危害。然而,儘管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了禁用氫化植物油的趨勢,我國似乎仍在堅持生產和使用這一有爭議的食品成分。


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着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因素。首先,氫化植物油的生產具有一定的經濟利益,尤其是對於食品加工業。它的穩定性使得食品可以更長時間地保存,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然而,這種經濟利益是否應該以危害公眾健康為代價,值得我們認真考慮。

其次,公眾的食品偏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多人對油炸食品和糕點的美味情有獨鍾,而這些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氫化植物油。因此,教育公眾關於氫化植物油的危害,以及提供更健康的替代品,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此外,監管和法律政策也需要得到加強。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發表了對氫化植物油的警告,但在一些國家,監管仍然不夠嚴格,法律政策不夠明確。我們需要更加嚴格的法規,以確保食品生產商不再使用這種有害物質。

最重要的是,公眾健康必須放在首位。我們不能犧牲健康來換取短期的經濟利益或口味享受。在國際社會普遍禁用氫化植物油的趨勢下,我國也應該加入這個行列,保護國民的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氫化植物油是一個備受爭議的食品成分,其危害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我國應該認真考慮禁止其生產和使用,保護國民的健康,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管、教育公眾和推動替代品的研發,以實現更健康的飲食環境。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也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為了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未來的生活質量,我們有必要採取行動。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天天要聞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文/觀察者網 邵昀】本月初,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聯邦執法人員突對非法移民展開搜捕,一度引發大量街頭對峙、混亂和衝突,留下一地雞毛。如今大規模抗議雖然已經平息,但移民減少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開始初步顯現。據路透社6月30日報道,在特朗普政府開始搜捕非法移民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許多農場正遭遇「用工荒...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 天天要聞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減稅及支出法案已提交到美國參議院,在已持續逾24小時的「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中,其最終命運仍前途未卜。這項法案計劃延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彌補稅收損失,法案提議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但分析人士警告說,這一舉措...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 天天要聞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已故英女王的表親兼密友曾發出驚人警告:梅根·馬克爾「遲早會惹麻煩」,更質疑她與哈里王子婚姻的純粹性。這段塵封七年的秘聞近日被王室作家披露,揭開了當年童話婚禮背後的暗涌。2018年5月,哈里與梅根在溫莎城堡舉行盛大婚禮時,全英王室成員出席祝福。但據作家莎莉·貝德爾·史密斯披露,早在婚禮前數月,伊麗莎白女王...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 天天要聞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部分民眾取消燒烤聚會,選擇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這是特朗普連任以來一系列抗議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盛大閱兵,引發全美「無王」(No King....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據俄羅斯RT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建議,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應接受政府效率部(DOGE)的調查。此前,馬斯克曾領導該部門,但被指通過政府補貼獲利頗豐。 上個月,馬斯克因與特朗普在「大....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 天天要聞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古城街道聯合京西大悅城,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政治生日憶初心、暖心驛站強服務、商圈共建謀發展"三位一體的特色黨建模式,開展系列"七一"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具有石景山辨識度的商圈黨建品牌。7月1日,一場莊重而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