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此時的尼日爾領空很乾凈,沒有任何國際航班航線。
領空的關閉對國際航班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
尼日爾政變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要求叛軍一周內恢復民選政府,否則武力介入。西共體4日說已制定軍事干預尼日爾的計劃,其中包括軍隊部署的時間。
西共體最後通牒限期在8月6日已經到期,尼當局不但無視,當天數千名政變支持者還在首都尼亞美集會,他們一邊焚燒法國國旗,一邊揮舞俄羅斯國旗。
尼日爾政變軍方發表講話,說非洲一些國家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準備攻擊尼日爾,我們準備邀請瓦格納軍隊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來一起保衛國家。
然後尼日爾軍事當局向邊境派遣增援部隊,關閉了領空,並警告會以劇烈而且即時的行動回應任何侵犯。
軍事政變的壓力傳給了馬克龍。
在8月1日,法國已經開始疏散尼日爾的法國公民。意大利外交部長也同日宣布,意大利政府將安排一架包機到尼亞美接回本國公民。
法國通過撤僑,實際上是向尼日爾政變軍方施壓,因為法美等國撤僑不撤軍。目前在尼日爾,法國駐軍大約1500人,美國駐軍大約1000人。
一旦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僑民撤離尼日爾,這些國家的軍隊就再無顧忌地大打出手,把親法的尼日爾原總統重新扶上台。
尼日爾是法傳統的殖民地,現在法國的鈾礦和黃金進口也高度依賴尼日爾。最近幾年來,另外兩個西非國家馬里和布基納法索,先後發生軍事政變都已疏遠了法國。
如果再丟了尼日爾,法國在被他視為自家「後院」的非洲影響力會大大下降。
另外近日法國駐尼日爾大使館還遭到衝擊,無論從國際影響的「面子」,還是從法國保持在尼日爾的現實利益的「里子」看,法國政府都要給本國輿論「有個交代」。
而最好的「交代」就是在尼日爾顯示自己的強硬態度和實力。
所以無論從法國的實際利益上還是從馬克龍的黨派利益上(右翼勢力虎視眈眈),他都沒有了退讓的空間。
再看尼日爾。
尼日爾全國正規軍只有5200人,分設3個軍區,包括4個裝甲偵察中隊、7個步兵連、2個傘兵連和一些附屬部隊。加其他警察准軍事力量大致一萬來人。
單憑這點兵力很難對付法國及西方支持的外國干預勢力。
不過有消息稱,俄瓦格納僱傭兵集團和伊朗革命衛隊已經進入尼日爾。
所以,目前尼日爾國內的主要軍事力量,有支持尼日爾新軍政府的瓦格納集團,及背後俄、伊勢力,和支持原尼日爾政府的美法等西方國家的駐軍及勢力。
尼日爾在未來幾日會進入關鍵階段,西方國家和西非共同體很有可能會與尼日爾當局開戰,而俄羅斯的瓦格納僱傭兵及伊朗勢力會參與到保衛尼日爾的戰鬥當中。
尼日爾新成為了大國間的博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