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2023年03月10日22:24:20 國際 9941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題: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作者 徐雪瑩

2022年中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跨省調劑基金2440億元人民幣保障養老金髮放,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5.25萬個、876萬戶……過去一年,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份民生「成績單」來之不易。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今全力「拼經濟」,就是要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民生和擴大內需相結合,仍是政府今年施政重點。

全國兩會在即,就業、教育、人口、住房等政策有何新變?中國將如何勾勒民生藍圖以因應「民之所切」?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招聘會現場,求職者正在尋找心儀的崗位。梁宏濤 攝

就業新形勢 「花」得更放心

就業,一頭連着社會民生,一頭連着內需供給。未來一段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讓民眾有工做、有錢掙,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敢消費,才能使經濟增長與促進消費形成正向循環。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指出,當下青年勞動力調查失業率依然較高,且2023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1158萬人。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迫在眉睫。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建偉認為,既要以經濟復蘇增長帶動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也需提升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的適應性,幫助大學生適應勞動力市場轉型。

在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就業難」與「用工荒」並存的當下,如何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拓寬人力資本流動通道,降低城鎮青年失業率,提升農民工勞動飽和程度,應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熱點。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學生進入校園。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教育新氣象 「學」得更順心

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凸顯了三者之間的協同配合、系統集成。當下,數字化正重塑教育生態,新技術賦能教育事業,「雙減」下的教育產業亦窺見新的發展契機。教育必須推動人才集聚、科技變革,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快變量、強變量。

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成為基礎教育的關鍵詞。如何縮小不同人群在受教育機會、質量等方面的差距,實現機會均等,如何在全面解決「有學上」的基礎上加快解決「上好學」,皆為民之關切。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醫護人員看護嬰兒。孫瑩 攝

人口新階段 「活」得更稱心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過去一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不及20世紀90年代初期2000多萬新生人口的一半,亦有學者將其形容為「人口塌陷」。

人口,作為生產、消費的主體,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從供給側看,人口負增長將通過勞動力市場影響到經濟產出。牽一髮而動全身,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將進入人口重度老齡化階段。而現階段各項生育配套措施,短期內刺激生育的效果並不明顯。

在鄢一龍看來,應對人口負增長的核心命題,是要綜合施策,破除「低生育率陷阱」。要從婚、育、養、教全周期,從經濟負擔、女性職業發展、社會文化心理全場景加以考慮。政策保障方面,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撫育成本,嚴厲打擊就業歧視,保障生育女性職業發展的權利等;社會文化方面,要致力於衝破以競爭為中心的「內卷」生活方式,以人的真實福祉為核心。同時,少子化往往與老齡化相伴隨,還應增強民生保障工程的公益屬性,加強社會共同體建設。

人口負增長時代開啟,中國如何找到發展新機遇?潛在人口機會能否轉化為現實人口紅利,進而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口大國的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兩會前瞻:中國如何回應「民之所切」?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在建樓盤。范少鵬 攝

住房新保障 「住」得更安心

進入疫情防控新階段,住房問題仍是民眾急難愁盼的重點。當下,房地產已被納入穩經濟「一盤棋」,全國各地密集推出樓市新政,降低購房成本,調整限購政策。如何在穩經濟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房地產市場改革,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改善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困境;如何化解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減少「爛尾樓」事件,讓民眾放心購房、租房,相關問題亟待解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齊聚一堂,共商國是。公眾期待大會聚焦民生痛點,提出真知灼見,鋪展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