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聊聊正在回暖的中澳關係。據彭博社報道,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上星期六(1月14日)在昆士蘭州湯斯維爾受訪時說:「中國是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關係;我們相信,繼續發展更積極的關係符合兩國的利益。」這是自2020年中澳關係惡化以來,新上任的澳大利亞領導人阿爾巴尼斯非常明確的再次表達的,與中國改善關係,全面恢復中澳貿易往來的態度。大家都知道,上屆澳總理莫里森一度在反華上非常高調,新冠剛爆發,就跟着美國一起,高調呼籲要調查中國的冠病起源,插手台海問題,加入奧庫斯聯盟等等,而作為反制,中國則針對煤炭、大麥、龍蝦,以及葡萄酒在內的澳洲商品採取懲罰性的貿易限制措施,因此雙邊關係一度遇冷。自從阿爾巴尼斯上台後,中澳關係近來逐步改善有跡可循。去年11月,中澳兩國領導人在印度巴厘島首次會見,緊接着在12月,澳外長黃英賢就訪問中國,這也是數年來首位澳外長訪華。在澳方多次示好後,中國政府也暗示將取消對澳洲煤炭實施逾兩年的進口禁令,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雙方本月達成
新的煤炭進口協議。在此基礎上,相信其他一些受影響的包括龍蝦、葡萄酒,以及木材等商品的貿易也會逐步恢復。
中澳關係的回暖,對雙方都是利好消息。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給中澳雙方都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在中澳建交的50年中,中國一度是澳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遊客來源國、最大海外留學生來源國等等,即使在中澳關係遇冷的幾年,中國繼續保持澳最大貨物貿易夥伴、進口來源地和出口市場地位。據中方統計,2021年雙邊貿易額約2312億美元,同比增長35.1%。其中,中國自澳進口1648.2億美元,同比增長40.6%。
所以,過去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的挑釁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符合中澳雙方利益的。如今中澳關係回暖,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具意義的跡象。當然,在當年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是不是中澳關係從此就一路向好,一帆風順了,似乎我們也不能這麼樂觀。三周前,澳大利亞智庫澳中關係研究所出台了一份報告,對2023年的中澳關係進行了展望,認為,中澳關係雖然自澳大利亞工黨政府上台後有了大幅改善,但是中澳關係中的一些深層問題並沒有解決,對中澳關係的下一步發展只能是謹慎樂觀,2023年中澳關係可能會重新面臨壓力測試,重點表現在四個問題上。
第一是美澳戰略聯盟進一步密切會對中澳關係產生不利影響。報告說,澳大利亞新政府在緩和對華關係的同時,還會繼續加深與美國的聯盟和與日本的安全夥伴關係,比如美日澳印四國機制、美英澳同盟等等。這是因為澳大利亞本身在安全上就更多依靠美國。按照原定計劃,2023年澳大利亞在安全合作上會有一些重要的動作,比如,奧庫斯聯盟的核潛艇工作組2023年3月份會提出報告,澳大利亞的國防戰略評估也將出爐,這些都涉及澳大利亞加強軍備。目前雖然尚不知道這些內容是否會有切中中國利益關切的表述,但基於該聯盟本身的性質,因此可能在一些表述上會引起中國方面的不滿。另外,2023年美日澳印峰會將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舉行,鑒於本身美日等國家的反華傾向,會期很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舉措出台。這些都會對中澳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個具體問題是澳大利亞的外國投資審查和達爾文港租約問題。澳大利亞對中方投資的審查現在是中澳之間的一個矛盾所在,2023年將有幾項重要的投資審查要進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審查就是關於中國嵐橋集團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的決定。從各方透露的消息來看,審查的結果很可能是取消這項租約,如果真是這樣,那中澳關係將面臨一次衝擊。
第三是關鍵礦物問題,尤其是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可能會對澳大利也對華出口關鍵礦物等施加更大壓力,2014年澳大利亞曾經拒絕了美國提出的終止對華鐵礦石貿易的要求,如今,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已經讓美國、歐盟感到緊張,2022年11 月,世界鋰礦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加拿大以安全為由,下令三家中國公司撤出在加拿大運營的鋰礦。澳大利亞很有可能也受到同樣的壓力,如果澳大利亞在美國的施壓下,2023年在鋰礦的出口和投資問題上對中國採取更加限制性的措施,以確保所謂的「國家安全」,那這無疑將是引發中澳矛盾的又一個關鍵點。
第四個方面是與太平洋國家的關係。2022年中國加強了與太平洋國家的合作,特別是所羅門群島。澳大利亞莫里森前政府也隨即開展了與太平洋國家的安全合作。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最關心的是中國是否會進一步加強在這一區域的安全存在。特別是2023年年底,所羅門群島將舉辦太平洋運動會。雖然說是運動會,但是往往會成為政治、經濟、安全等多個議題的角力場,屆時難保美歐等國家都要試圖發揮些影響力,那中澳在此過程中,是否還能保持良好正面的互動,也將成為一個未知數。
由上面幾個問題其實可以看出,中澳關係的回暖轉圜仍道阻且長,還需要實實在在的舉措。而這些舉措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去年底,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訪華,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描寫了一個細節耐人尋味:在寒冷的北京城,黃英賢和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一起走過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庭院,這時她的目光落在了一個池塘上,池塘的冰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她以此比喻當前的中澳關係說:「冰正在融化,但速度很慢。」在破冰的過程中,雙方如果能很好的管控分歧,那就能夠再往前走一步,否則就有倒退的風險,而對於澳方來說,特別是要從中澳關係大局出發,保持自己的外交自主,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不能再走回頭路。任何回頭路都是在破壞雙方互信,都最終會破壞兩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