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至今,從伊朗首都德黑蘭開始,逐漸蔓延至伊朗近30個省份的民眾集會,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點。
這裏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這些民眾的口號,發展到現在,關注的並不是伊朗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而是利用各種口號、標語,直接抨擊伊朗政體。
以及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就是伊朗現任總統易卜拉欣。
再就是要求建立一個民主、自由、人民有選票的政權。
然後就是前些天,美國總統拜登,彷彿看熱鬧不嫌事大,選擇高調支持伊朗民眾集會。
他這麼做的原因,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後面會說。
但說這個之前,大木覺得咱們很有必要,先來說下伊朗民眾集會繼續保持下去,所可能出現的結局。
我想到了1945年之前的土耳其、想到了一連串政治動蕩的非洲小國。
這些國家的歷史變遷,跟現在的伊朗,有着驚人的相似度。
可這些高呼民主、高喊所謂西方民主自由的口號,到底給這些國家,給這些國家的人民,帶來了什麼。
是越來越自由民主的生活嗎?還是越來越好的生活水平?
都沒有。
有的只是虛假的經濟繁榮,或者就是反反覆復的政治動蕩。
非洲小國就不說了,二戰結束以來,非洲各個國家,政變次數累計近300次。
2000年開始,截止2021年,全球範圍內,規模較大的政變發生20餘次,其中15次發生在非洲。
不論成功與否,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變好了嗎?
有多少非洲人民享受到國家資源紅利了?
動蕩的政治局勢,除了給這些非洲人民帶來痛苦以外,還有其他的嗎?
再說土耳其。
1923年,凱末爾決心扔掉哈里發頭銜,打破封建神權束縛,給新生的土耳其一個重新上路,實現現代化的機會。
頒佈民法、建立一黨執政體系,廢除一夫多妻,推動政教分離,同時加強社會福利建設。
對當時的土耳其人民來說,是好事沒錯吧?
可是到了1945年,土耳其一個多黨制改革,把一切的美好,全打破了。
1950年,土耳其高呼民主自由的民主黨,以87.19%的比例,擊敗人民黨,一躍成為土耳其第一大黨。
結果就是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約,土耳其國防發展前景一朝葬送。
再說民生,土耳其民主黨執政下,土耳其真的實現民主、實現自由了嗎?
並沒有呀,依然是各種各樣的政治黑幕,選舉前承諾人民的問題,真正解決的沒有幾個。
然後就是1995年,又來了一個反對政教分離,主張突出宗教和民族意識的繁榮黨,而且一躍成為土耳其第一大黨。
結果又是政變,1997年,土耳其軍方政變成功,說什麼也不能搞歷史倒車。
繁榮黨走了,又來一個正義與發展黨,名字看着挺積極,可同樣反對政教分離,而且主張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義治國。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虛假繁榮,看着前景一片大好,2021年,土耳其GDP增速11%,直接位列20國集團第一。
可實際是什麼,實際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同時還有嚴重的貨幣貶值,雪上加霜。
之前的經濟增長,也完全是基於1999年土耳其那次嚴重的通貨膨脹,然後以瘋狂地推進私有化改革為代價換來的。
私有化改革是什麼概念,大家應該都了解,說得直白點,就是土地兼并,資源逐漸向極少數的大地主集中。均值很高,但社會貧富差距卻進一步加大。
參考我國古代歷史上各個王朝的興衰,每一個王朝覆滅的原因裏面,土地兼并都佔據着很大的比重。
所以,無論如何,私有化絕對不行,這是人民立足的根基所在。
再然後的土耳其,就是現在這模樣,虛假經濟繁榮的背後,是嚴重的負債問題,截止2021年,4500億美元的外債,國際上甚至已經有計劃,把土耳其當成國家破產來處理,就差土耳其債務違約。
政治上,反對政教分離,宗教對民生影響巨大,一下子,又把土耳其的政治局勢,拉到了1923年凱末爾時代之前。
這就是土耳其民主改革後換來的結果。
民主了嗎?
自由了嗎?
宗教對人民的影響消失了嗎?
除了手上那一張不知道管不管用,土耳其人民自認為等同於自由的選票,土耳其人民還剩下了什麼,腳底下的土地,還是土耳其自己的土地嗎?
回到伊朗,伊朗民眾集會,對官方提出意見。
這不意外,但確定真的實現口號、標語所說的內容以後,伊朗真的就能夠實現民主,實現自由了嗎?
這未免有點太天真了吧。
先不說實現之前,必然會出現一波很大的衝突,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當然,刻意鼓吹伊朗民眾集會,甚至有意製造衝突的美國,不算在內。
就算假設實現標語所說的口號。
下一步這個所謂的民主自由的政權,從哪裡來?
由美國空降嗎?
那伊朗還是伊朗嗎?
最後還不是得由伊朗人民自己選舉。
而當下伊朗的政治局勢,跟伊朗當局所支持的什葉派觀點相對立的,是遜尼派。
如果實現那個假設,那麼下一屆伊朗執政黨,很大概率會出自遜尼派支持者。這個派系的主張,也比較符合美國利益。
最關鍵的,遜尼派的政治思想,其中有一點,是認為哈里發,也就是伊斯蘭體系中,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應該由世人推舉產生。
這點挺符合伊朗集會民眾所想要的民主、想要的選票。
但還有一點,在遜尼派的眼中,哈里發要根據《古蘭經》來管治社會,哈里發犯錯也不會自動剝奪職位,即使他治理無方、暴虐專橫、人民也不應反叛。
而且還有一個不是硬性規定,但也挺有意思的概念,在遜尼派的眼中,認為哈里發,應該出自穆罕默德所在的古萊什部族。
說白了就是遜尼派認為,哈里發應該由世人推舉產生,但世人推舉的這個哈里發,遜尼派比較傾向於出自古萊什部族。
這是遜尼派的政治觀點。
很明顯的反對政教分離的意思,而且說是民主,但依然有固定部族內部提供選舉候選人的傾向。
再加上後面的哈里發治理無方、暴虐專橫也不應反叛這個觀點。
我一時竟然有點分不清這到底是民主還是獨裁了。
再看什葉派,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分歧,主要是出自伊斯蘭體系中,穆罕默德的繼承爭議。
什葉派支持默罕默德的女婿阿里為正統繼承人。
不過這些其實不重要,這是人家的內部爭議。咱們不多說。
但這裡有個重點,就是這兩個派系的爭議,最終的結果無非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管結果如何,當下這些伊朗民眾集會,真正想表達的對女性人權問題的關注,大概率起不到什麼作用。
除非出現第三個派系、而且能很快獲得大量民眾支持。
類似於土耳其1923年之後的凱末爾,為伊朗打開一個支持政教分離的新時代。
但目前來看,大家能看到這個第三派系的存在嗎?
並沒有,有的只是高呼民主、自由口號,但實則卻是遜尼派的支持者。
那麼美國總統拜登,選擇高調支持伊朗民眾集會的意圖,就很明顯了。
甚至都不是想讓伊朗實現所謂的西方民主自由。
就單純的只是製造衝突,想讓伊朗當局更加混亂。
我之所以這麼認為,主要是因為就算伊朗實現了所謂的西方式民主自由,對伊朗自身來說,哪怕這個假設成立的政體親西方,但依舊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
所以在國家外交上面,第一時間考慮的,也是伊朗自身利益,甚至一定程度上形成對立。
這符合美國利益嗎?
所以只有衝突加劇,讓場面更加混亂,才符合美國利益,可以利用衝突謀利,甚至嚴重點,靠這個大發戰爭財。
不過這個都是未來前景的假設,具體如何還未可知。
以目前能看到的信息來看,美國總統拜登,選擇支持伊朗民眾集會,製造衝突,最符合美國利益的角度。
是伊朗和美國,在核協議上面的衝突。
伊朗真正開始核能源開發的時間,是1950年。
這時候的伊朗巴勒維政府,和美國還是盟友關係。
但是1979年,伊朗革命爆發,巴勒維政府下台,然後緊接着伊美關係就開始惡化。
1980年,美國還多次指責伊朗秘密開發核武器。
期間斷斷續續,但矛盾一直持續至今。
就在前不久,也就是2022年10月12號,伊朗原子能組織證實,在納坦茲核設施中,啟用了新一套離心機設施。
說白了就是在核能源部署上,有了新的突破。
可早在2017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先後退出伊朗核協定,以及阻止伊朗石油出口。
發展到2021年,美國和伊朗又開始重啟核協議談判,想再次重新加入核協議,但這次談判卻進展緩慢,截止2022年9月,乾脆直接就中斷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總統拜登,支持伊朗民眾集會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製造衝突,想方設法破壞伊朗的核能源開發進程。
否則伊朗核能源開發進程真的加速,甚至達到武器化標準的話,那美國苦心營造的中東局勢,可就全廢了。
這就是美國的意圖。
打着的是民主自由的旗號,但乾的事,我是看不到任何民主自由的意思,我只看到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岌岌可危的世界霸權體系,干涉他國內政,渲染核威脅,製造衝突。
那麼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個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為維護自己霸權,不惜在他國境內,刻意挑起事端、製造衝突的國家。
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所謂的民主自由的話,那這個世界,真的是大家想看到的世界嗎?
如果大家依然還認為這所謂的民主自由,是大家想看到的世界。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瀕臨國家破產邊緣的土耳其、常年政治動蕩、社會秩序混亂的非洲小國,才是大家嚮往的所謂的民主自由?
或許會有人說,西方的民主自由,也可以是那些西方發達國家一樣的民主自由,可憑心而論,非洲這些小國,他們難道渴望的就不是那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自由嗎?
那為什麼這些小國做不到呢?
很簡答,因為當前的世界秩序,是建立在一套西方霸權主義的基礎之上,這些非洲小國,他們不是做不到,而是一旦出現實現西方式民主自由的萌芽,就會被這套霸權體系無情的摧毀。
哪怕當下這個世界,西方霸權主義這一套世界秩序已經岌岌可危,但只要還存在一天,那非洲小國能到的,就是成為西方世界所謂的民主自由的供體。
他們不是不能選,而是別無選擇。
更何況,包括西方世界自身,西方人民那一次次集會,高呼民主自由。
結果卻連一個種族歧視問題都解決不了,轉而靠政治正確來飲鴆止渴,這樣的體系,真的能實現民主自由嗎?
還是說,西方人民想要的,就是這種口嗨式的自由,只要能口嗨,其他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