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俄烏衝突因克里米亞大橋遭恐襲、烏「四地」公投入俄、「基輔有可能引爆臟彈」消息、黑海艦隊遭襲等事件的影響,進入了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段,不僅俄烏雙方的戰場形勢更為險峻,甚至有可能引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軍事衝突。在這樣一個危急關頭,俄方首先對外表態了,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包括俄總統普京在內的俄方高層,已經做好了與西方談判的準備。近日,俄方還直接開了兩個條件,拉夫羅夫表示,只要西方答應,俄方願意舉行和談。
據來自《參考消息》的報道,近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再次呼籲西方,接受俄羅斯的和談要求。他表示,只要西方答應俄方的兩個條件,俄方願意通過對話來結束衝突。這兩個條件是,首先,西方要「充分考慮俄方的利益和安全」;其次,西方要「向我們提供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的嚴肅策略」。
今年3月,俄烏雙方在土耳其斡旋下,曾進行過多輪談判,並且還達成了部分共識,甚至烏克蘭一度還以書面形式進行了承諾。比如說,基輔政權承諾「不再尋求加入北約」;「不允許外國在烏境內駐紮軍隊和部署軍事基地」;「烏軍和外軍的軍事演習,需要提前得到克宮的同意」等等。
然而,就在大家認為俄烏衝突會以談判達成妥協之際,烏克蘭很快就撕毀了協議,並且終止了與俄羅斯的一系列談判。
因此,從3月到10月份整整7個月,俄烏雙方再也沒有出現過「和平對話」,直到這一次,俄羅斯主動提出,可以「有條件與西方進行談判」。那麼,為什麼是和西方,而不是和烏克蘭?原因在於,俄烏衝突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澤連斯基不過是「代理人」,而美國才是「委託人」。
對此,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就說得非常清楚,「理論上講,與烏總統澤連斯基達成任何協議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考慮到3月份的經驗」,俄烏之間達成的協議「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可能因外部勢力的影響而被立即廢除」。
佩斯科夫甚至強調,任何結束俄烏衝突的談判,「都首先要和美國進行」,因為美國對結束俄烏衝突,擁有「決定性的一票」。
既然是「代理人戰爭」,俄羅斯自然不可能再去找烏克蘭,找澤連斯基談,正如佩斯科夫所言,就算和澤連斯基達成了協議又有什麼意義?因為他說了不算,最終還得美國拍板。所以,這次俄羅斯直奔主題,直接找西方,找美國去談,終於算是找到正主了。
那麼,俄羅斯的要求,會得到西方和美國的滿足嗎?恐怕很難,因為美國製造俄烏衝突,本就是一個戰略陷阱,就是為了針對俄羅斯,現在俄羅斯被拖進戰爭,西方豈能「善罷甘休」?
所以,儘管俄羅斯「和平意願」非常強烈,提出的要求也不過分,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很有可能「裝聾作啞」,莫斯科最終恐怕很難如願,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烏衝突還會繼續打下去,甚至可能會打幾年、十幾年。因為美國通過這場「代理人戰爭」,如今不僅自己賺得「盆滿缽盈」,還嚴重消耗了俄羅斯。
更為關鍵的是,還順便削弱了歐盟,讓這些歐洲盟友們「今後再也不敢想獨立」,只能抱緊美國大腿。有如此之多的利益,美國怎會輕易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