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2022年10月09日11:46:23 國際 1845

克里米亞大橋,就離不開克里米亞本身。

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 天天要聞

克里米亞位於烏克蘭南部,黑海的北部,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餘萬,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即有誰控制了克里米亞,誰就控制了黑海之說。

沙俄的崛起過程中,勢力範圍遍及黑海北部廣大區域及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汗國(依附於奧斯曼土耳其)曾是一個勁敵。不過隨着歷次俄土戰爭以及沙俄軍隊的直接攻擊,克里米亞汗國最終覆滅,沙俄勢力覆蓋到了黑海。

1783年,克里米亞正式併入了沙俄;到19世紀50年代還爆發有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二戰時期,克里米亞也是重要戰場。不過在歷次戰後,克里米亞一直歸屬於俄羅斯,歷經多次變亂後,當地人口主要也是俄羅斯人。

不過事情在1954年發生變化,當時為了紀念俄烏合併300周年,同時還有一些其他因素,該地被赫魯曉夫劃入了烏克蘭。

在當時的環境下,這屬於是蘇聯內部的行政區域劃分,問題倒不至於太過嚴重。不過到蘇聯解體加盟共和國各奔東西後,問題就出來了。

1990年代圍繞克里米亞的歸屬以及俄黑海艦隊的駐地問題,俄烏之間的矛盾甚多,甚至一度劍拔弩張,克里米亞也有諸多激進動作。不過在當時的現實環境下,最終形成克里米亞歸烏,俄黑海艦隊則租用基地的妥協結果。

但是在俄國內,對這一結果並不接受。對於當年克里米亞入烏法律程序的質疑,以及期盼有朝一日能拿回克里米亞的思潮一直存在。另外克里米亞本身由於歷史、現實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傾向莫斯科之意。

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 天天要聞

到2014年,俄羅斯控制了克里米亞後,將其併入俄聯邦。烏克蘭對此當然是極力反對,同時也採取了包括斷水在內的各項措施,以封鎖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當地與北方向的赫爾松州之間雖未像頓巴斯那樣發生激烈戰事,但也處於嚴峻的軍事對峙狀態。

為了強化對克里米亞的控制,俄羅斯需要部署大量的軍力;同時為了維繫克里米亞的經濟,堅定當地民眾的入俄信心並給予應有的回報,俄羅斯也需要輸入大量投資、援助和補給品。

然而,在烏克蘭的斷水、斷交舉措下,克里米亞只能通過海路與東側的俄本土溝通,這顯然是大為不利的。

因此早在2014年3月19日,克里米亞剛剛公投入俄的第二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即表示,將要在半島和俄本土之間修一座橋樑。

我們看地圖其實就知道了,克里米亞和俄本土之間有刻赤海峽,溝通着亞速海和黑海。

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 天天要聞

刻赤海峽長41公里,寬4到45公里,深5到15米,以往通過輪渡來和船舶來溝通兩岸。在這裡如果能修建一座大橋,顯然也很合理。

但是合理歸合理,這座橋樑的建造卻磨難重重。

實際上早在帝俄時期,就曾有在刻赤海峽建造大橋的設想,但沒有如願。到蘇聯時期,大橋還真的開建了,不過最先造橋的不是蘇聯人,而是德國人。

1942年,隨着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德軍最終控制了克里米亞。

隨後德軍有在高加索方向作戰的需求,因此在軍備部長、建築師阿爾伯特•斯佩爾的構想下開始建造跨海大橋

自1943年春季開始,德國人先是在海峽上建造了一條補給物資的索道,隨後正式開建大橋。不過到秋季時,隨着蘇軍反攻的步伐臨近,德國人又被迫摧毀完工的部分。

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 天天要聞

蘇軍收復刻赤海峽後,自然也有運輸兵力和物資的需求,遂在德國人造橋的基礎上重新建設,於1944年11月建成了一座4.5公里長的鐵路橋,以跨越海峽的最狹窄部分。

1945年2月,蘇聯代表團參加雅爾塔會議時,即經過此橋。但是好景不長,由於缺乏對大橋橋墩的保護,2月18日時因橋墩被浮冰連續撞壞,大橋損壞嚴重,不得不被迫關閉。

一年之後,蘇聯放棄了修復該橋的打算,將橋樑全部拆除。

為了方便兩岸之間的聯繫,到1953年時又在原橋址上建造了渡口,通過輪渡來溝通兩岸。相較於大橋而言,渡輪顯然是不大方便,而且運量偏少的。

此後多年以來關於重修克里米亞大橋的設想有很多,但一直都未能得到落實,直到蘇聯解體。

不過蘇聯解體後,溝通刻赤半島和塔曼半島的方案仍被不斷提出,1994年時甚至還有海底隧道的設想,當然對於當時經濟極為疲敝的俄烏兩國來說,這種方案並不具備可行性。

一直到2010年時,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跟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才簽署協議,同意修建克里米亞大橋。

但是亞努科維奇的位置並沒有坐穩,大橋也根本沒有開工。

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之後,出於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考量,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建造大橋,並將其提升到了「歷史使命」的高度。

從2015年開始,俄羅斯相關施工單位克服政治制裁和諸多惡劣的自然條件,開始建造克里米亞大橋。

耗資37億美元的克里米亞大橋,為何對俄羅斯極為重要? - 天天要聞

大橋選在了原先橋址的南側,通過海峽內的圖茲拉島將西側克里米亞的刻赤半島與東側俄本土的塔曼半島相聯。大橋分為雙向四車道的公路橋和雙軌的鐵路橋,工程量十分浩大。

到2018年5月15日,全長18.1公里的公路橋部分完工,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駕駛大卡車通過該橋慶祝通車,其通行能力可達15000輛/日;到2019年12月23日,全長16.9公里的鐵路橋部分通車,克里米亞大橋全面啟用。

在為期數年的建造中,克里米亞大橋耗資2279億盧布(約合當時的37億美元),可謂造價不菲。當然大橋完工後,所能發揮的各項作用也是極大的。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縣委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會議 - 天天要聞

縣委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會議

5月8日,縣委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全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關問題、提出嚴格紀律要求,研究部署下步重點任務。縣委書記江利國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飛虎主持會議,縣領導於群、孫曉偉、魏雷、丁朝陽、汪濤、鄭妍娜、王永金等參加會議。會議指出,學習教育...
不滿特朗普壓迫,烏克蘭也要去美元化?烏央行:考慮向歐元靠攏 - 天天要聞

不滿特朗普壓迫,烏克蘭也要去美元化?烏央行:考慮向歐元靠攏

烏克蘭,也要去美元化了?近日,烏克蘭央行行長皮什尼表示,受種種因素影響,烏克蘭正考慮用歐元代替美元作為該國的參考貨幣。格里夫納和美元所謂的參考貨幣,是指用於跨國業務分析的基準貨幣,通常用來作為匯率計算的基準。烏克蘭的法幣是格里夫納,按照當前
中央氣象台5月8日18時繼續發佈大風藍色預警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5月8日18時繼續發佈大風藍色預警

來源:中央氣象台 中央氣象台5月8日18時繼續發佈大風藍色預警:預計,5月8日20時至9日20時,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青海、甘肅東部、寧夏、陝西中部和北部、山西、河北南部和西北部、北京、遼寧北部、吉林中部、河南北部、江蘇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
黨建引領+繡花功夫!金山這個街區用「民生賬本」織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 天天要聞

黨建引領+繡花功夫!金山這個街區用「民生賬本」織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在金山區石化街道,一條1.4公里的象州街區正悄然成為基層治理的「樣板間」。545家商鋪與居民共生共融,咖啡香與市井煙火交織,外賣騎手與銀髮老人共享空間。近年來,象州街區以黨建為引領,將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用精細化服務破解難題,打造出有溫度、有活力的治理新場景。清晨,36歲的外賣騎手王敏走進街...
中方呼籲為朝鮮半島問題恢復對話營造良好氛圍 - 天天要聞

中方呼籲為朝鮮半島問題恢復對話營造良好氛圍

當地時間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關於朝鮮半島問題的發言中表示,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包括安理會應努力為恢復對話營造良好氛圍,而不是一味突出制裁施壓。△耿爽(資料圖)耿爽說,當前朝鮮半島局勢依然複雜緊張,充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美國紐瓦克國際機場持續發生混亂狀況 空管人員曾多次警告 - 天天要聞

美國紐瓦克國際機場持續發生混亂狀況 空管人員曾多次警告

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國際機場近期因空管人員短缺、設備故障等問題持續引發混亂狀況。據美國媒體7日報道,早在去年,該機場空管人員就曾多次就相關問題發出警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日報道,早在去年,紐瓦克國際機場空管人員就已經反覆就設備和人員問題提
商務部:我國對中美對話磋商解決經貿問題保持開放態度,希望美方拿出談判誠意|快訊 - 天天要聞

商務部:我國對中美對話磋商解決經貿問題保持開放態度,希望美方拿出談判誠意|快訊

文/張智近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在瑞士與美方就關稅問題展開會談。5月8日,在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我國對中美對話磋商解決經貿問題保持開放態度。希望美國正視單邊個人主義給自身和世界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正視國際經貿規則的公平正義和各界理性聲音,拿出談判的誠意。要在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