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七個多月後,俄烏局勢呈現越來越惡劣的趨勢,這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武器級別已經越來越高,俄羅斯不能容忍了,並直接對美國發出了「若提供遠程導彈,相當於直接參戰」的警告,後果當然是不言自明。這也意味着,俄羅斯與北約開戰的概率,已經增大了;二是烏克蘭「四地」公投入俄後,美國鼓勵基輔打擊這四個地區,但俄羅斯表示「對於新加入領土,將不惜動用核武保護」,這樣的表態背後,恐將發生「化學反應」。
由此也不難發現,無論是美俄開戰,還是因「新領土」出現軍事碰撞,都有可能導致核戰爭的發生。為消除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向西方出了一個「主意」,呼籲北約對俄「先動手」。對此,克宮不僅予以了喝斥,還特別點了北約兩國的名字。
據來自環球網的報道,澤連斯基希望北約對俄「先發制人」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予以回應,指責澤連斯基這樣的行為,是「企圖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導致「不可預見的災難性後果」。佩斯科夫提醒國家社會,關注澤連斯基講話後西方的反應,「特別是美國和英國需要重點關注」,因為「正是這兩個國家實際控制着基輔的行動」。
不得不說,澤連斯基如今是什麼主意都敢出,只是這樣做的後果,恐怕真不是烏克蘭能夠擔當得起的。而出這樣的「主意」,定會讓烏克蘭在國際社會明顯失分。從佩斯科夫的回應中,我們不難發現三點。
一是澤連斯基這樣喊話,有可能是在為美英之後的行動做鋪墊。就在最近,美國不僅向烏克蘭提供了中程導彈防空系統,還給烏方送去了「海馬斯」火箭炮,這「一攻一守」兩件利器,將大為提高烏軍實力。此外,俄方警告過的「遠程導彈」,基輔也在催促美方儘快提供,拜登總統對此並沒有否認,只是還在「猶豫中」。
另外,烏方還希望北約國家向其提供主戰坦克。如果遠程導彈和主戰坦克給了基輔,北約與俄羅斯之間開戰將不可避免;若不提供這樣的裝備,烏克蘭恐怕撐不了多久,這也是美國所不願看見的。如此,還真不能排除北約有對俄羅斯「先發制人」的計劃,反正遲早要「下場」,澤連斯基也願意背這個「拱火」的責任。
二是俄方第一次明確對外表示,是美國和英國在「控制烏克蘭」,這有兩個信號。
第一個表明無論打多大規模的戰爭,美英這兩個北約國家才是俄羅斯的主要目標;第二個也是向德國和法國這些美國在歐洲的盟友表明,俄羅斯能理解兩國之前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某些動作,但如果俄羅斯與北約開戰,希望法德不要站到前面為美英「擋子彈」,同樣的信號也傳達給了北約其他的歐洲國家。
三是俄方直接指明了後果,如果按澤連斯基所說的那樣做,將出現「不可預測的災難性後果」。這句話,就是說給美國和英國聽的,直白一點講,就是「不就是要打核戰爭嗎,俄羅斯已經準備好了,美國和英國你們想好了嗎?做好了重回『石器時代』的準備沒有?「
當然,俄方這個表態,不僅是要讓華盛頓和倫敦聽見,更是要讓美英兩國的民眾聽見,讓他們想一想,在烏克蘭問題上,若本國政府將民眾的身家性命都賭上,他們能不能答應?客觀講,美英兩國民眾恐怕不會答應,而且,他們還會將怒火直接指向烏克蘭,指向出這個「主意」的澤連斯基——烏克蘭自己賭國運,憑什麼還要拉自己國家下水?而有了這樣的民意後,華盛頓和倫敦又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