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
近年來,中美關係時好時壞,在多種國際形勢的影響下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態度也一直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然而隨着政府換屆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不少美國昔日的「盟友」都轉過身向中方拋出了「橄欖枝」。
印德風向轉變
據環球網消息,不久前,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印度外長蘇傑生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場活動中提及中印關係時表示,與中國的關係「恢復正常」,是當下印度外交政策的重點。除此之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了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貝爾伯克表示,德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高度重視保持雙方高層交往和各領域交流合作。中國是全球性重要力量,德方讚賞中方制定富有雄心的減排目標,為應對氣變發揮典範作用,願同中方加強綠色轉型、創新發展等合作,在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等領域展現引領,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德國前任總理默克爾在任期間,一直堅持友好外交政策,對中國的態度也是較為和善。隨着默克爾的下台,德國內部在看待中國問題上開始出現多種不同的聲音。貝爾伯克的表態從側面反映出了德國並非「一意孤行」,德中雙方合作的可能性更高。另外,對於印度來說中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大「對手」,中印邊境問題也一直都是困擾雙方的嚴峻挑戰。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中印減緩摩擦是對雙方都有益的做法。
中澳會晤
據環球網消息,近期王毅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黃英賢表示,澳大利亞願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同中國發展趨於穩定、互惠互利、富有成效的關係。澳中貿易使雙方受益,希維護開放的國際貿易體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出席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ACBC)堪培拉聯誼日活動並發表演講,強調中國希望與澳大利亞一道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並着重提出將中澳自貿協定「提升到更高水平」的可能性。他說,澳大利亞工商界在使澳中關係「重回正軌」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在親美同盟國中,澳大利亞可以說是最為積極的一方,為了迎合美國澳大利亞不惜與中方「決裂」。面對澳大利亞的「盲目」跟隨,中國有針對性的制裁了澳大利亞,這導致澳大利亞平白無故的失去了中國這塊巨大「市場」。如今澳大利亞轉變風向選擇與中方開展合作,很顯然也是吃盡了苦頭。有了澳大利亞這個例子在前,其他國家在選擇「站隊」之時也得考慮是否值得,畢竟不是哪一個國家都能像澳大利亞一樣甘願讓出中國這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