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2022年09月27日15:16:49 國際 1102

北溪1號和2號管道同一天發生嚴重事故,是意外的巧合,還是一些外部勢力的有意為之?

俄羅斯方面日前表示,通往歐洲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管道,都在同一天出現了壓力急劇下降的現象。其中,「北溪-2號」的管道壓力,從此前的300巴,降低到了7巴,也就是接近7個標準大氣壓的水平。除此之外,相關機構已經在丹麥附近海域檢測到了泄露的管道氣體。截至目前,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調查中。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北溪-1號」與「北溪-2號」管道路線圖)

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由於西方的制裁,俄羅斯目前關閉了「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天然氣管道,但停氣並不代表管道內沒有天然氣,反而是因為這些管道位於水下,需要定時注入一定量的天然氣,從而避免它們被海水的水壓破壞。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但說實話,不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其實都不願意看北溪管道出現事故。普京用能源來反制西方的這招雖然夠「狠」,但同時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北溪-1號」徹底停運後,俄羅斯政府不僅少了每年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收入,而且還要每天再花1000多萬美元來焚燒處理多餘的天然氣。

所以普京此前就曾表示,只要西方能解除對「北溪-2號」的制裁,那麼俄羅斯就可以繼續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此外,俄羅斯政府也在多個外交場合中表達了類似的態度。可以說,如果沒有政治層面上的阻礙,俄羅斯肯定是希望北溪管道儘快通氣的,畢竟油氣出口是俄羅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而對於歐洲來說,情況就更加嚴峻了,如果北溪管道出現了問題,那麼俄歐和解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沒有了,歐洲將在徹底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情況下面對這個冬天。「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對能源價格最敏感的群體,歐洲普通百姓已經對現在的情況非常不滿,而且這種不滿隨着溫度的下降正在逐漸上升。

9月25日,大批德國民眾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要求歐盟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儘快讓「北溪-1號」和「北溪-2號」管道重新啟動。抗議者表示,現在歐洲的能源價格不合理,而只有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目前正處於陰冷的雨季,首都柏林的溫度已經下降到了10度。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話題回到北溪管道泄漏問題上來。有俄媒猜測,兩條北溪天然氣管道目前都處於停止工作的狀態,不太可能是因為自身故障而導致的泄露;而且兩條北溪管道,在同一天出現了壓力急劇下降的問題,時間上也未免太過於巧合。而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所謂的巧合,有的只是必然」,因此俄媒推測,兩條北溪管道很可能是遭到了人為破壞。

到底是誰破壞的,我們目前尚且看不到什麼證據,只能等事故調查結果出來。但我們不妨仔細想想:誰最願意看到北溪管道停止工作?誰最願意看到俄歐徹底決裂?而誰又能從中獲得最多的利益?美國?烏克蘭波蘭?答案顯然不言自明。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這裡跟大家分享兩組數據。第一,國際能源署今年6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向歐洲供應的天然氣量首次超過俄羅斯,而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目前已經躍居世界首位。

第二,美國一位能源專家表示,在美國裝滿一整艘船液化天然氣現在只需要6000萬美元,而歐洲平均的收購價格則高達2.75億美元,計算下來,美國公司每批液化天然氣貨運單可以賺得超過1.5億美元。

俄歐兩條天然氣管道,同一天突發事故,若是人為破壞,又會是誰? - 天天要聞

冬天就要來了,許多歐洲老百姓原本指望着俄烏衝突在冬天前就結束,這樣西方就能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重新讓俄羅斯的天然氣輸送到歐洲,讓能源價格趨於穩定。

而從現在看來,不僅俄烏衝突有進一步升級的趨勢,在冬天前不太可能結束,而且俄歐的決裂似乎也已經不可逆轉,這次北溪天然氣管道事故,恐怕只是壓倒駱駝的其中一根稻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媒:美國背離了「初心」 - 天天要聞

美媒:美國背離了「初心」

亞太日報 彭子佳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又建了一堵牆,他認為所有人都會為此買單。據BBC報道,他決定對幾乎所有進入美國的產品徵收至少 10% 的關稅,這堵牆本質上是為了把工作和就業留在美國,而不是把移民擋在外面。特朗普政府推出的 「對等關稅」 政策的核心邏輯是將貿易逆差等同於 「不公平貿易」,通過對順差國加征 10%-50...
特朗普暗示美股崩盤是自己「故意」的,喊話美國人民「挺住」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暗示美股崩盤是自己「故意」的,喊話美國人民「挺住」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亂拳開打,引發市場震蕩,美國股市連日暴跌。作為回應,特朗普4日轉發其支持者發佈的一段視頻,暗示股市崩盤是他「故意」為之,5日特朗普又發文喊話讓美國人民「挺住」(hang tough)。美股崩了,特朗普是「故意」的?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當地時間4日,特朗普將一則被親特朗普賬號轉...
美國關稅重挫越南,討好換來46%高稅,中越合作迎轉機 - 天天要聞

美國關稅重挫越南,討好換來46%高稅,中越合作迎轉機

前言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越南遭遇46%高稅率,成為最慘受害者之一。明明此前剛砸下400億美元大單討好美國,卻依然難逃厄運。河內被迫迅速調整策略,向老鄰居中國示好,甚至在鐵路建設和C919引進上做出重大讓步。美國翻臉無情,越南如何突破困局?中
「燈耀鹽都 食安相伴」——西南四省十地啟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跨省共治行動 - 天天要聞

「燈耀鹽都 食安相伴」——西南四省十地啟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跨省共治行動

3月21日,夜幕下的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流光溢彩,由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主辦,自貢市市場監管局、大安區市場監管局承辦的2025年西南「四省十地」食品安全「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來自川滇黔渝四省十地市場監管部門代表、市民群眾及媒體記者近萬人參與
1200多噸黃金存在美國不放心 德國議員:「點清楚,往回搬」 - 天天要聞

1200多噸黃金存在美國不放心 德國議員:「點清楚,往回搬」

數十年來,德國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地區的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保險庫內存了1200多噸黃金儲備,按照當前價格總值上千億歐元。據德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媒體近期報道,眼見本屆美國政府經濟政策陰晴不定、對包括歐洲盟友在內的貿易夥伴打出「關稅亂拳」,德國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