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開始品嘗制裁俄苦果,德企巨頭面臨倒閉,最終將目光投向中國

2022年07月01日00:17:09 國際 1480

據《觀察者》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30號發佈的報道稱,德國化學品巨頭巴斯夫公司,很可能因為被迫關掉他們在國內的一處化工生產基地,因為工廠所需要的電力以及產品原料,都需要源源不斷地天然氣供應。依照目前公開的數據,巴斯夫公司在歐洲地區消耗的天然氣總量中,有6成被用在電力和蒸汽發生,有4成被用於產品原料,因此天然氣能否穩定供應,以及天然氣的價格波動,都將直接影響巴斯夫公司的正常運轉,由於俄羅斯與西方陷入空前對立的狀態,導致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出現了嚴重的短缺。

雖然外界普遍認為,2022年的冬天對於歐洲而言非常難捱,但是在巴斯夫公司看來,寒冬已經降臨了。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公司不僅僅是德國的化學品巨頭,此次關停的化工生產基地,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化工廠之一。

德國開始品嘗制裁俄苦果,德企巨頭面臨倒閉,最終將目光投向中國 - 天天要聞

因此一旦真的關掉工廠,不僅會讓數萬名員工失去生計來源,同樣也威脅到德國經濟,身為「歐洲經濟發動機」的德國一旦受損,勢必會產生連帶效應,讓本就處於通膨危機的歐洲雪上加霜。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巴斯夫公司正在目光轉向中國,該公司曾於2018年在湛江投資建設了一體化生產基地,這座基地作為巴斯夫公司成立至今最大的投資項目,將成為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而基地內的首座生產裝置,即將在今年正式投入運營。

諷刺的是,當德國企業開始為了求生存而在全球布局時,德國政府卻揚言要「調整對華政策」,並且一再鼓吹「要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可現實情況是,中歐已經早已經深度融合,所謂的「脫鉤論」既然沒能被美國實現,也同樣不可能在歐洲奏效。

德國開始品嘗制裁俄苦果,德企巨頭面臨倒閉,最終將目光投向中國 - 天天要聞

默克爾卸任之後,德國政府的外交決策就立刻出現了轉變,不僅放棄了默克爾時期的務實精神,還一股腦的投身於美國掀起的反俄抗中浪潮。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身為德國總理的朔爾茨,依然保持着最後的清醒,避免中德關係在短時間內大幅倒退。

但眼下的俄烏衝突,毫無疑問是給德國政府敲響的警鐘,長久以來,歐盟就自詡是世界一極,試圖與中美俄分庭抗禮。但是冷戰結束至今,歐盟變得越來越像是美國的附庸和隨從,身為歐洲火車頭的德國,過去在默克爾的帶領下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一個個難關,可是俄烏衝突的全面爆發,正在逼迫德國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外交戰略。其實無論是通膨危機,還是能源短缺,對於德國而言都不是無法跨越的障礙,真正的問題在於,德國是否擁有避免重蹈覆轍的政治智慧。

德國開始品嘗制裁俄苦果,德企巨頭面臨倒閉,最終將目光投向中國 - 天天要聞

中德兩國過去幾十年的貿易往來,已經證明兩國完全實現互利共贏,德國長期以來堅持的務實精神,也為自己創造了穩定的發展空間。朔爾茨政府理應意識到,任何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都不可能允許別國以「絕對安全」為理由,損害自己的核心利益,俄羅斯如此,中國也是如此。俄烏衝突已經證明,西方奉行的對俄政策無助於和平與穩定,若德國繼續沿着美國畫下的道路,在經貿領域與中國站在對立面,中國將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合法利益採取行動。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