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2022年06月30日03:19:02 國際 1181

北約,一個狼子野心的國際組織。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8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首腦會議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市政議會大廈舉行,是六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討價還價,確定邀請波蘭匈牙利捷克同北約開始就入盟問題進行談判,並最終使三國能在1999年4月即北約成立50周年之際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

北約馬德里首腦會議的決定,標誌着北約醞釀了3年多的東擴計劃正式啟動,冷戰結束以來歐洲安全格局也從此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而北約之所以急於東擴,根本原因在於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格局結束後,東歐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直系繼承者,依然有着龐大的國土面積和恐怖的核武器,因此為了遏制俄羅斯,北約開始在東進問題上蠢蠢欲動。

面對北約一路向東並不斷壓縮俄羅斯在東歐戰略迴旋空間的背景下,俄羅斯葉利欽政府同北約進行了前後共6輪歷時4個多月的艱苦談判,並最終在1997年5月17日在巴黎同北約16國首腦及北約秘書長正式簽署了《俄羅斯與北約相互關係、合作和安全的基本文件》。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因為蘇聯解體後元氣大傷的俄羅斯根本無力阻止北約的東擴,因此這份基本文件作為雙方妥協的產物,雖然讓俄羅斯人知道了北約不在。新加入的東歐國家國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和修建軍事設施,但卻在北約東擴問題上大開綠燈,從此北約的東擴一發不可收拾。

1999年3月,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正式加入北約;2004年3月,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7國成為北約新成員;2009年4月,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加入。

在經過前後三輪東擴後,北約成員國擴大到28個,是真正的兵強馬壯,俄羅斯在東歐的戰略迴旋空間則不斷被壓縮。

面對一邊倒的優勢,北約並未對俄羅斯網開一面,反而變本加厲,將觸手伸向烏克蘭格魯吉亞,後因先後爆發的南奧塞梯事件和烏克蘭政治內亂而擱淺。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對於俄羅斯而言,北約咄咄逼人的東擴早已突破了俄羅斯的底線,是對俄羅斯國土安全的嚴重威脅。因此俄羅斯一再強調,北約應該退回到1997年俄羅斯與北約簽署基本文件時的狀態,畢竟作為一個所謂的防禦性組織,北約乾的竟是些煽風點火的挑事勾當。俄羅斯認為,如果北約還知道要點兒臉,就識相地回到1997年的起點。

面對俄羅斯的反對,北約一再表示自己根本不要臉,並不失時機地鼓動其它還未「上車」的東歐國家儘快做出選擇。

於是在北約的「號召」下,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典芬蘭也決心「棄暗投明」,堅決要求加入北約的大軍。而在經過土耳其的攪局自己美國的「艱難斡旋」後,土耳其翻臉如翻書,主動掃清了兩國加盟的障礙,隨後北約正式對兩國發出邀請,兩國上車只是時間問題。

對於國際社會而言,這樣的消息無異於億萬富翁去垃圾桶撿吃的。畢竟地球人都知道,包括瑞典和芬蘭在內的7個永久中立國,雖然沒有把「永久中立」幾個字刻在臉上,但卻早已獲得了國際社會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廣泛承認。這意味着只有它們安分守己,就不會成為大國博弈的陣地和炮灰。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但它們卻主動放棄了左右逢源的幸福生活,堅決與北約一條道走到黑,怎麼看都感覺不可思議。

而兩國和北約的越走越近,也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惡劣後果,尤其是重現了1939年的緊張對峙局面。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和蘇聯在莫斯科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秘密劃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隨後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則出兵波蘭東部,將波蘭第4次瓜分。

瓜分波蘭後,納粹德國揮師向西橫掃西歐,為進攻蘇聯消除後顧之憂。而蘇聯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蘇德戰爭,在佔領波蘭東部後,於1939年11月發動蘇芬戰爭,在付出極其慘烈的代價後得到了大片芬蘭土地,大大擴展了列寧格勒的戰略縱深。

隨後蘇聯紅軍在1940年3月開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隨後強行將三國併入蘇聯版圖;6月,蘇聯又從羅馬尼亞手中強取比薩拉比亞,最終將國土平均向西推進300~400公里,構建了規模龐大的「巴普洛夫防線」。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而今,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和羅馬尼亞紛紛成為北約成員,俄羅斯再度回到了那個劍拔弩張的時代。只是,局勢同樣一觸即發,但俄羅斯卻不復蘇聯時代的咄咄逼人,只能在北約的不斷東擴中疲於奔命。

在東歐僅剩下白俄羅斯,烏克蘭又烏煙瘴氣的情況下,無路可退的俄羅斯必然要奮起反擊。那麼,在俄羅斯的猛烈反擊下,北約會元氣大傷進而分崩離析,重蹈1991年7月華沙條約組織消亡的覆轍嗎?靜夜史認為有可能,可能性為0.0000001%。

這似乎不可思議,卻又合情合理。雖然芬蘭和瑞典加盟後,北約東擴已經在事實上走到了盡頭,但北約的使命還遠未完成。

作為冷戰時代的產物,北約之所以在冷戰結束後沒有隨風而去,而是越活越精神,根本原因在於北約的領袖美國還很威風,而且北約的使命中,除了對抗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更有挾制西歐各國的考慮。

說白了,北約不僅是美國刺向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的利刃,更是套在西歐各國脖子上的沉重枷鎖。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雖然經過冷戰的你死我活,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煙消雲散,但俄羅斯依然是西方國家膽戰心驚的心腹大患。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統馭西歐各國的需求隨着時間推移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強。

對於美國而言,歐洲作為大航海時代以來國際政治舞台的中心,更是美國登峰造極的踏板。所以從美國大國崛起以來,始終在為入主歐洲並稱霸世界而努力。通過一戰的投機和二戰的謀篇布局,美國成功地將西歐各國踩在腳底,實現了從暴發戶到人上人的戲劇性蛻變。

在美國看來,雖然西歐各國早已一夜回到解放前,且在美國和蘇聯的努力下,第三世界紛紛獨立,失去殖民地的西歐各國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但西歐作為美國在大西洋彼岸的陣地,是美國對抗俄羅斯的重要支撐。

所以北約的成立,首先就是挾制西歐各國,然後形成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合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的興亡盛衰影響着北約的生死,西歐各國更決定了北約的歷史走向。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為對抗美國的控制,西歐各國從德法和解開始,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一體化,並在冷戰結束後追隨北約不斷東擴,最終實現了更高程度的整合。

但從1947年「馬歇爾計劃」開始,西歐各國已經被迫納入了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根本沒有真正的經濟主權,想要有所作為只能求助外援。所以默克爾時代,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一度和諧,並讓美國上了很多火。

所以,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是對俄羅斯明目張胆的挑釁,目的就是逼迫歐盟站隊,也就是唯美國馬首是瞻。

事實上早在1999年,北約就通過轟炸南聯盟,讓橫空出世不久的歐元遭遇寒冬,烏克蘭危機更是讓歐盟痛不欲生,可以說美國完全掌握了歐盟的命運。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於是,朔爾茨時代的德國也基本和俄羅斯反目成仇了。而且因為俄羅斯的憤怒,尤其是俄烏交兵帶來的震動,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典和芬蘭都作出了和北約沆瀣一氣的決定。

和波羅的海三國、波蘭以及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一樣,瑞典和芬蘭之所以想要緊步後塵,除了當下懼怕成為下一個烏克蘭,更重要的是不堪回首的歷史原因。

當年的沙俄帝國為融入歐洲,曾經進行了一系列努力。但被蒙古統治的往事以及東正教立國的跑偏,讓俄羅斯始終是西歐各國眼中的「白皮韃靼人」。在融入無望的情況下,俄羅斯選擇打入歐洲,並不斷謀求將東歐各國收入囊中。

而俄羅斯雖然體量大,但依然鍾情於「賭國運」,致使俄羅斯的西部疆土大張大合、伸縮劇烈,東歐各國也慘遭東西方勢力拉鋸之苦。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所以,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它們一心要和俄羅斯劃清界限。雖然不敢保證關鍵時刻美國兩肋插刀,但堅信「打狗還要看主人」,自己的選擇很英明。

可以說,因為美國作為北約的核心依然生龍活虎,因此北約依然相當精神。因為控制西歐的需求還很旺盛,北約更沒有理由主動去世。

當前的北約,在瑞典和芬蘭躍躍欲試的情況下,最可怕的後果就是俄羅斯的雷霆之怒,畢竟俄羅斯說干就乾的性格,開闢第二戰場也未可知。

而且從俄烏對抗的過程來看,雖然沒有雷霆出擊的殺伐果斷,讓瑞典和芬蘭有了不拿俄羅斯當大國的僥倖。但因為戰爭越打越富,俄羅斯並不介意讓北約疲於奔命。

另外,因為核武器的恐怖制衡,第三次世界大戰基本無從打起,所以北約也沒有覆滅的可能性。但美國和歐洲畢竟不一心,在俄羅斯怒而反擊的情況下,也許北約還在,美國還在,但那些心存僥倖的東歐乃至西歐各國可能不會那麼僥倖。

北約的盡頭是北歐?瑞典芬蘭受邀加盟,會敲響北約解體的喪鐘嗎? - 天天要聞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