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友採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旨在打壓俄羅斯,幫助烏克蘭度過危機,但可惜,他們低估了俄羅斯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據美國「Airforcemag」網站消息,東方諮詢集團高級研究員理乍得·康諾利表示,儘管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制裁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一定程度打擊,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因此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但俄羅斯仍有能力為俄軍在烏克蘭的作戰提供保障。
康諾利指出,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制裁對俄羅斯的打擊十分有限,尤其是能源方面,俄羅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能力沒有受到太大限制,印度和土耳其等國家消化了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不願意購買的能源份額,俄羅斯因此獲得充足資金,打持久戰,俄羅斯不太可能會輸。
康諾利還指出,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希望通過制裁削弱俄羅斯國防工業能力,但這不太可能,因為俄羅斯工業通常會儲備大量零部件,制裁併不會對俄羅斯國防工業體系造成巨大衝擊。另外,俄羅斯在烏克蘭損害或丟失的設備大多數為蘇聯時期製造,俄國內工業部門完全有能力自主生產製造。而以俄羅斯的製造能力,更換損壞的戰機和現代地面設備不會花太長時間。
事實上,俄羅斯國防部數據顯示,俄軍今年前四個月的軍費開支比去年底原定的數額翻了一番,如果俄軍的軍費開支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都保持在這個水平線,俄羅斯的軍費有可能創下紀錄。此外,保守數據顯示,俄羅斯在過去十年中只損失了大約 250 輛現代坦克和 16 架現代飛機,但俄羅斯在過去十年中接收了大約 400 架新戰鬥機,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要想削弱俄羅斯軍事力量似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光常規武器,俄羅斯建造核武器的能力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小。康諾利表示,俄羅斯建造核動力潛艇、彈道導彈等能力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俄羅斯需要面對另一個問題——大量的導彈消耗。估計俄軍在烏克蘭使用了3000枚遠程精準制導導彈,為跟上導彈消耗,俄羅斯相關行業已作出相應調整。俄一家導彈工廠已增加500名工人,並全天候輪班加快生產速度。如果消息屬實,俄羅斯製造生產能力並沒有受到太大限制,相反,俄羅斯強大的適應能力得到進一步體現,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打壓成為了俄羅斯擺脫對外依賴的動力。
不僅如此,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打壓反而成為了衝擊自身經濟的主要因素。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近日表示,對俄羅斯機構和個人實施超過千次的制裁後,美國擔心對俄羅斯制裁「用力過猛」。阿德耶莫發表此番表態之際,美國正遭受通貨膨脹衝擊,美國政府最新數據顯示,5月美國通脹率上升速度加快,升至8.6%,是自1981年以來最大增幅,許多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如雞蛋價格上漲32.2%、水果和蔬菜上漲8.2%……一些西方國家,如法國、德國和英國也深受通貨膨脹困擾,甚至爆發過一系列示威遊行。
不難看出,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沒有起到很好效果,反而讓自身陷入窘境,沒讓俄羅斯叫苦,反而讓俄羅斯的適應能力在這次危機中得到進一步強化,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如意算盤算是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