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識分子李一
編輯:知識分子李一
還記得那位靠賣書養貓、家裡收養了上百隻流浪小貓,最終卻倒在肝癌晚期的「狸奴書生」嗎?他的故事至今讓人動容。
他是一個善良而又熟悉的人,在他曾經的賬號裏面,給大家留下了滿屏的書香和滿屏的貓咪身影。
他已經離開快三年了,而當初的視頻,卻還是歷歷在目。之後的視頻,都是他妻子在更新,看到一張他的照片,他坐在陽光下,懷裡抱着幾隻貓,笑得像個孩子。
他去世之後,他的妻子和家裡的貓怎麼樣了呢?那些貓咪有的被好心人領養,有的仍在等待新家。
「狸奴書生」,愛貓人的溫暖記憶
「狸奴書生」的真名叫吳雪峰,他原是個普通書店老闆,在北京,靠賣書維持生活,平日與文字為伴,過着簡單的日子。
第一次收養流浪貓,是一隻瘦弱的小貓闖進了他的攤位,髒兮兮地縮在角落,毛髮打結,眼神里寫滿警惕和不安。
他看着這隻貓,心頭一軟,立刻去買了食物喂它,這只是偶然,可沒想到,這一救,就是一生。
起初只有一隻,後來是十隻、幾十隻,慢慢擴展到上百隻。
他跑醫院、發帖子、拉群求助,把貓一個個治好,再努力為它們找家,貓咪生病,他總是不遺餘力,哪怕是最燒錢、最難治的貓傳腹,他也一隻都不放棄。
當貓越來越多,小小的書店已經捉襟見肘,他意識到,再不想辦法,可能就沒法繼續撐下去。
於是他開始做直播,推一些貓糧、貓砂,通宵熬夜只為了能多賣幾單。那時候的直播間,只有十來個人在看,他仍然坐得筆直,輕聲細語地講貓的日常。
他戴着眼鏡,坐在堆滿書的房間里,身旁趴着貓,說話不快不慢,溫柔到讓人屏住呼吸。
沒有熱鬧背景,也沒有吆喝叫賣,和那些吵鬧的主播格格不入。
那時候的他身體還很好,經常邊摸貓邊聊最近讀的書,偶爾分享和某隻貓相遇的故事,靜靜地,卻格外動人。
如果有貓走了,他會挑一個天氣好的日子,找一塊合適的地方安葬,像送親人最後一程一樣,鄭重又溫柔。
從不接受捐款,是他一直堅守的底線。
與病魔鬥爭
他的直播間沒有熱鬧的特效,也沒有浮誇的劇本,只有書、貓、眼鏡和他,構成了一個乾淨又溫暖的角落。
直到他被確診肝癌晚期,消息傳出時,不少人不敢相信,一個一直撐起百隻貓生命的男人,竟然病得這麼重。
可哪怕是在被確診的前一晚,他還是出現在了直播間里,眼神疲憊,聲音沙啞,一隻手輕輕抱着身邊那隻貓,另一隻手撐着身體,儘力維持鎮定。
從治療到離世,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他的妻子發佈了訃告,死後,他的妻子也決定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機構,希望哪怕在生命盡頭,也能為人類做最後一次貢獻。
而他最牽掛的貓咪們,交由妻子繼續照料。
他曾在直播時說過一句話,現在想起來特別感人:
我有三個願望,一願小貓小狗快樂成長;二願年老的貓狗能慢慢老去;三願風華正茂的小朋友們每天都能折騰、蹦躂。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背後卻是無數個深夜的堅持,是一次次病房門口的焦灼等待,是和死亡做對抗的勇氣與柔軟。
信息來源:抖音賬號——書生與貓時光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轉眼,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妻子花姐接過他的接力棒,繼續照顧着這些毛孩子,或許能力有限,但她沒有放棄。
與書生多年相伴,她最懂他對這些貓咪的情感,也最清楚這份守護意味着什麼。
花姐接管了書生的社交賬號,把貓咪們的生活點滴繼續記錄下來。視頻內容簡單,貓咪打盹、曬太陽、吃飯、打鬧,就像書生還在身邊。
她還開始嘗試帶貨直播,賣貓糧、賣小物,希望用這些收入給貓咪們換來一頓飯、一次治療,雖然鏡頭前她總是努力笑着,真實的生活卻遠比看上去艱難。
貓咪的數量超過一百,每天光是貓糧就是天文數字,更別提貓砂、疫苗、看病的錢。
直播間人不多,小店生意冷清,賣出去的幾單東西,扣掉成本後所剩無幾。
有人建議她送養,減輕負擔,但真正願意接納這些貓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這些貓大多年紀偏大,有些身體有病,有些被虐過後對人類充滿恐懼,她看着這些貓,總能想起書生生前為它們奔波的樣子,在她眼裡,它們不是負擔,而是記憶、牽掛,是書生留下的寶貝。
但是,只要她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把這些貓照顧下去。
我們能為貓咪做些什麼?
「狸奴書生」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可他曾經呵護的那群貓咪還活着,安靜地等待着人們的關注與溫暖,感動着剩下的人們。
對它們來說,書生的離去並不意味着愛意終結,那些熟悉的陪伴和熟悉的氣味,仍留存在它們的記憶里。
貓咪們就像書生留下的信物,是他善意的延續。它們沒有語言,卻懂得依賴,它們不曾開口,卻懂得等待。
有很多好心的網友,有一個穩定的家,也有一份溫柔的耐心,也會選擇帶走一隻,讓它不再顛沛流離,從此改變了這條生命的全部軌跡。
每隻流浪貓都不是無緣無故出現在街頭,它們也曾被人寵愛,也許只是一次搬家、一次遺棄,就從此流落街頭,無人照拂。
有人經過時視而不見,有人好心喂上一口飯,它們的命運便隨之一轉。
寫在最後
救助流浪貓有多難,只有真正堅持下來的人才知道,而養貓也有癮。
有位養貓十一年的網友說,每當貓咪生病就是一場經濟拉鋸戰,幾百、幾千地花,個人收入有限,養一邊還得四處找人領養,每天都像走鋼絲。
也有人已經堅持了二十年,幾年前查出癌症,醫生說活不久了,但她咬着牙沒倒下,她說自己不能死,家裡那麼多貓還等着她活下去。
或許是這份執念感動了老天,如今抗癌九年,終於挺過來了,能繼續陪着那些毛孩子過日子。
這些救助人,沒有光環,也沒話筒,只是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撐起了這些小生命的一片天。
幫助流浪動物,不一定非得轟轟烈烈。一次領養、一點關注、一份理解,都是善意的回應。
當我們在街頭遇見它們時,留下一小碗清水、一撮貓糧,也可能是它們一天里最溫暖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