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麼可以在沙漠中生存呢?


沙漠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片極為貧瘠的土地,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缺水,除了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因為有着特異的儲水功能而可以在其中自由行走以外,那裡簡直容不下任何生命。可是,當我們仔細地對沙漠進行一番搜尋後,卻能夠發現,雖然這裡沒有茂密的森林,但植物種類並不稀少,而在這個看似死水一潭的地方,居然還生活着許許多多的動物。那麼,這些動物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又是如何生存繁衍的呢?


讓我們走進非洲著名的那米比沙漠,去看看頑強適應沙漠環境的動物們吧。動物要在沙漠這種地方生存,必須具備兩個最為起碼的功能。一是行走功能,因為鬆散的沙地隨時可能把動物掩埋起來;二是儲水功能,離開了水,任何生物都會是死路一條。蹼趾壁虎在這兩方面都可以算是一個典型,它的四肢前端擴展為巨大的蹼,支撐着它的身體在沙漠中行走自如;當夜幕降臨霧氣籠罩在沙漠中時,蹼趾壁虎的身體和眼睛便使出最大的能耐來聚集霧滴,而它長長的舌頭還可以非常靈巧地把眼睛中的水汽舔進來,如同汽車上的刮水器一般。


在運動方式上,蝮蛇也人鄉隨俗,沙漠中的它並不像其他環境中的同類那樣波浪狀地向前運動。為了防止被沙粒隨時吞沒,蝮蛇盡量把身體左右彎曲起來,以增加與沙地的接觸面積,並且養成了斜向運動的習慣。在儲水功能方面,甲殼類中的抬尾芥蟲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種類,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水滴,每當起霧之際,抬尾芥蟲就爬上沙山的頂端,把背朝向從大西洋方向飄來的霧,高高地翹起它的尾巴,使身體斜向傾斜,霧氣碰到冰冷的蟲體時就會凝結成水滴,水滴沿着背部滑向口器,抬尾芥蟲就能如願地享受到從遠方飄來的甘露。


當然,沙漠中的動物遠不止這些,它們各有各的生存方法,各有各的奇異功能。有些專門依賴於沙漠植物生活,有些平時深藏於沙洞之中,一旦雨露降臨,立即爬上地面使出渾身解數,補充水分,繁衍後代。所以,沙漠其實並不是生命的禁區,如同極地、深海一樣,在這些特殊的環境中,生物自有它們特殊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