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比白天更精彩,因為有Ta陪伴

如果你有一項為之深深沉迷的愛好,那麼,工作之外的時刻也許才是真正的快樂源泉。他們,在與愛寵的互動間彼此依靠,也相互慰藉;他,用鏡頭追逐浩瀚的銀河,沉浸於自然的無窮魅力。如此夏夜,清涼沁入心脾。

王晶和她的臭妮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郭夢桐 攝

手握犬繩,感受寵物依偎的溫暖

「遛狗是養寵人每天要做的事情,是種責任,風雨無阻」。夏夜微風緩緩襲來,街頭沒了白天的喧囂。遠離小區,把遛狗繩撒到最長,寵主們享受着暫時的「放縱」。

狗子中有的是集全家寵愛於一身的「紳士」高顏值犬,有的是被人遺棄的「靦腆」流浪犬。遛狗對於養寵人來說有不同層次的含義,壓力大的人趁機放空自己,孤獨的人藉此獲得陪伴……

解壓和放鬆的難得時光

入夜後,200多人的遛狗寵主群里開始「炸鍋」,形形色色的寵主帶着自家狗子們開始出街。小區里的老人和孩子多,寵主們為了避免引起爭端,牽着狗子往馬路上走。

通體雪白的薩摩耶辛巴辨識度很高,「太漂亮了,你看這尾巴粗的。」有寵主說,以前在一起遛狗的時候,辛巴的顏值總能招來一群異性的愛慕,讓其他寵主羨慕不已。在主人朱興權看來,小辛巴還是一隻紳士狗,碰到異性打架時它會路見不平,幫「女孩子」還擊。

朱興權(化名)是一名司機,加班是家常便飯。下班後,他就做一些休閑運動,和朋友一起踢毽子,同時兼顧遛狗。

「早上起不來,晚上嫌累,上了一天班,沒想到回家也不輕鬆」,雖然忙碌一天後的疲憊有時會讓他在遛狗之前產生掙扎,但當真的帶着狗下樓之後,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離家三四公里有一處公園,一人一狗步行至公園,朱興權和一些朋友開始鍛煉身體,辛巴就乖乖地坐在旁邊等候。「這時候就感覺一整天的疲憊都沒有了」。

朱興權的愛人早已退休,6年前孩子去上大學,兩人就商量養了辛巴。「第一次見到它的笑容,我倆就決定是它了,看見它什麼煩心事兒都沒了」。有時夫妻倆會一起去遛狗,在他們眼裡,這是一段解壓和放鬆的難得時光。

是日常也是責任

晚上9點,臭妮邁着噠噠的步子跟隨王晶出了門,遠離小區的孩子和老人,王晶牽着臭妮往人少的馬路上去遛。臭妮的隨行比起其他狗狗做得更好,不緊不慢地跟在她的右側,腳步的速度追隨着主人。

遛寵人的活動時間都十分相似,碰巧遇到了平日的兩個「玩伴」,互相打過招呼後,其他兩隻一言不合就開始「吵架」,臭妮淡定地坐在一旁,彷彿一切不存在。

「原來才30斤,現在胖了十斤了,不容易啊」,王晶邊走邊摸了摸臭妮。從1歲半被救助到現在已經4歲,臭妮有了很大的改變,順亮的毛髮、通體乾淨的皮膚、透徹明亮的眼睛,唯一變化不大的是孤寂的性格。

臭妮的名字是王晶起的,第一次見到它,是從小區的垃圾堆旁展開救助時,它的身上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身邊還有五個嗷嗷待哺的寶寶,「它餓得骨瘦如柴,但她把孩子們餵養得挺胖」,這是王晶對它的初印象。

王晶收養的寵物不止臭妮一隻,作為一名資深愛寵人士,她收養了很多流浪狗狗,之前一條阿拉斯加因為狗瘟導致後腿神經受損,王晶請師傅為它做了一把輪椅,成了街上最靚的一條「崽」,目前這些流浪狗狗都養在她開辦的寵物俱樂部。

與流浪動物相處,是她日常的一部分,這既是職業也是一種責任使然。「我們和寵物之間是一種雙向救贖,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到它們一個個從各種病痛中走出來,別提多開心了。」王晶說自己很少留下救助過的狗狗,臭妮是個例外。「從沒把它當流浪狗看,在我們養寵人心裏,所有的寵物都是我們割捨不掉的家庭成員」。

似乎心有靈犀,王晶和臭妮一起走累了,蹲下來訓練了兩次握手。經歷過許多的殘酷,儘管對人還有戒心,它還是把爪子輕輕地搭上了王晶的手。路燈下的影子交融,她們彼此依偎着往遠處走去。(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郭夢桐)

張前進鏡頭裡的銀河

追逐星空,鏡頭記錄美好的瞬間

夜幕降臨,忙碌的一天即將結束。但對於星空攝影師張前進來說,他的精彩才剛剛開始。8年前,偶然間接觸到星空攝影的張前進,一下就被鏡頭下浩瀚的銀河所征服。

張前進以自己的視角將濟南的星空記錄下來,作品也入選了2020年、2021年中國最美星空畫卷,讓更多人看到了濟南的星空。

深夜徒步荒野 捕捉美麗瞬間

在由中國星空視覺聯盟發起的2020年、2021年中國最美星空畫卷中,連續兩年出現了濟南攝影師張前進的作品。張前進2020年的上榜作品「石猿銀河」,拍攝地正是濟南南部山區西營街道杜家坡村。

「入選的作品是2020年6月20日拍攝的。」張前進介紹,之所以取名「石猿銀河」,是因為杜家坡村2019年剛被發現的巨石,外形酷似北京猿人。

「在了解到杜家坡有這麼一塊奇石後,一直想着去拍攝。還特意去踩過點,但是「石猿」的位置不好找,最後還是找了當地的村民,在他們的熱情幫忙帶路下才找到的。」

那個滿天星斗的夜晚,張前進看好天氣狀況後,帶着攝影設備從市區駕車1個多小時,趕到濟南的南部山區。張前進周身噴好防蚊液,踏進足有半人多高的草叢當中,朝着「石猿」的方向徒步走了半小時,22點左右才到達目的地。在草蟲的鳴叫聲中,他支起三腳架,最終定格下「石猿」凝望銀河的美麗瞬間。

記錄濟南星空 他有種使命感

2016年,喜歡攝影的張前進偶然間接觸到了星空攝影,他的鏡頭經常對準家鄉濟南的星空。「因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能自由地外出拍攝,但這卻讓我反而想更好地記錄下濟南的星空。」

「想要完美地拍攝出銀河、星空,很多因素會影響作品質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氣。星空攝影對天氣和空氣質量的要求十分嚴格,」拍攝時,經常會碰到起雲、下雨的情況,有時候為了拍好一張照片,張前進會連續等待幾個小時,直到天氣狀況理想。每當濃雲消散,露出繁星點點,張前進看着自己拍攝的銀河星空照片,成就感便油然湧上心頭。

「星空攝影是我記錄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在拍攝作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自己短暫抽離忙碌的工作,也是自己內心和宇宙溝通的一種途徑。當我抬起頭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發現宇宙的浩瀚,也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張前進說。

生態環境向好 所以「拍不夠」

除了星空攝影外,張前進平日也會拍攝濟南其他地方的美景。「現在最重要的,是想把濟南現在的美好事物保留下來。」張前進介紹,他熱愛攝影已有十餘年的時間,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用相機記錄下濟南不斷變好的瞬間。

在張前進的相機里,除了夏日裏南部山區夜晚璀璨的星河,還有春日裏在大明湖畔嬉戲的夜鷺,春日裏曲水亭畔剛抽芽的嫩柳。這些生機勃勃的作品,蘊含著張前進對濟南景色的熱愛和對攝影的熱衷,也的的確確體現出濟南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好。

「現在濟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外出拍攝星空的時候經常在南山遇到刺蝟和松鼠。溫和的氣候,也讓珍稀野生鳥類這幾年越來越多地選擇留在濟南。」張前進說,「作為一個濟南人,感到很幸福。濟南有泉水、發展好,能拍攝星空,還有這麼多美好的景色,與其他發展比較快的大城市相比,是很難得的。」今後的日子中他會繼續堅持攝影愛好,在快門按下的瞬間,記錄下濟南的最美星空和美好瞬間。(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陳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