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瀕危物種四川山鷓鴣種群數量20年間增加60%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

近年來,四川省林草系統全面加強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一批珍貴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6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四川省林學會在近期組織開展的四川山鷓鴣保護關鍵技術評估表明,經過20多年的持續努力,四川山鷓鴣的種群數量增長近60%,適宜棲息地面積增加了23%,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四川山鷓鴣雄鳥。付義強 攝

四川山鷓鴣(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國西南山地的特有鳥類,屬全球性瀕危(EN)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分佈於四川省中南部山區森林中,在雲南省東北部地區也有少量分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數十年間,四川山鷓鴣賴以生存的天然闊葉林曾遭到大面積採伐,被快速生長的人工針葉林或茶園替代,棲息地喪失嚴重。

據了解,1997年,原四川省林業廳和世界雉類協會合作,首次對四川山鷓鴣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同年,在全國第一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中,四川全省共有四川山鷓鴣780~1170隻。

1998年和1999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四川山鷓鴣殘存的棲息地開始受到嚴格保護和恢復。

四川山鷓鴣的典型棲息地。付義強 攝於四川宜賓老君山

2000年,在原四川省林業廳、世界雉類協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共同推動下,國內首個以四川山鷓鴣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地——四川老君山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

此後,我國又在四川山鷓鴣集中分佈地新建了一批自然保護區,四川山鷓鴣棲息地的保護網絡得到系統構建,為四川山鷓鴣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恢復創造了條件。

四川山鷓鴣雌鳥。付義強 攝

在加快自然保護地網絡構建的同時,原省林業廳牽頭組建了「四川山鷓鴣自然保護地聯盟」,並根據四川山鷓鴣生活史特徵,制定了針對性巡護方案,開展同步巡護與監測,形成了跨區域保護格局;組織基層自然保護區與科研院校廣泛合作;持續深化與相關國際保護組織的合作,對四川山鷓鴣種群及棲息地保護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經過20多年的努力,四川山鷓鴣保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實現了四川山鷓鴣種群數量和適宜棲息地面積的「雙增長」目標,扭轉了四川山鷓鴣種群下降趨勢。2018年-2019年,新一輪的四川山鷓鴣專項調查和評估表明,省內的四川山鷓鴣數量已恢復到1487~1611隻,種群數量增長近6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