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臀野牛滅絕了?四肢白色,臀部有白斑,遇到危險就跺腳示警

雲南西雙版納是個神奇的地方,山高林密,原始森林裏孕育着許多珍禽異獸,有龐大的亞洲象,有美麗的綠孔雀,還棲息着兩種穿着「白襪子」的野牛。

一說到穿着「白襪子」野牛,大家都知道那是白肢野牛,生活在熱帶雨林里,近年來時不時會出現在大眾視野。

其實,雲南西雙版納還有另一種四肢下半部皆是白色的野牛,名字叫白臀野牛,又叫爪哇野牛,民間形象地叫它白屁股野牛。

這種野牛不僅四肢白色,臀部也有一大塊明顯的白斑,真是「牛如其名」。只不過白臀野牛極其罕見,在雲南已經多年沒發現過它們的蹤影了,是否已經區域性滅絕了呢?

01四肢皆是白色,臀部有圓盤狀白斑,同伴之間靠白斑辨別彼此

白臀野牛是牛科牛屬動物,與白肢野牛是近親,全身肌肉健碩,體型比白肢野牛小一點,但也是個龐然大物。

據了解,白臀野牛體長190-225厘米,肩高155-165厘米,體重在600-800千克之間。

雄性白臀野牛全身黑棕色,而雌性卻是黃棕色的。雄性牛角基部由角質塊相連,間距較寬,向上彎曲;雌性牛角相對較小,短而彎曲,向內指向頂端。

無論雌雄,四肢下半部分皆是白色,就像穿着講究的「白襪子」,走到哪兒都那麼搶眼。所以說,白臀野牛與白肢野牛不僅外形相似,而且都穿「白襪子」。

白臀野牛有一個最獨特的特點,臀部有一大塊白斑了,呈現圓盤狀,黑色的尾巴從中間垂下。

白臀野牛在密林里遊盪,臀部的白斑最為顯眼,哪怕在黑暗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臀部白斑就是一種身份象徵。

同伴之間,通過白斑來辨別彼此,還可以傳達信息。每當在森林裏前行,前面領頭的白臀野牛身上明晃晃的一大塊白斑,可以讓後面的同伴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相當於給同伴指明了方向,輕易不會走散。

02食量大,從不挑食,見到可口的植物,直接吞入口中

白臀野牛分佈在南亞和東南亞,印尼爪哇、婆羅洲、蘇門答臘,向北至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和我國南端。

棲息在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常常在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遊盪、覓食、休息、活動,林中的水潭,可供白臀野牛飲水、洗浴。

龐大的身軀,需要大量的食物供給營養,白臀野牛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去覓食。晨昏時期是覓食高峰期,慢悠悠地在森林中遊盪,一邊走一邊吃,看到可口的植物,嘴巴一張,舌頭一卷,直接將枝葉吞入口中。

鮮草、竹葉、竹筍,以及多種樹葉、果實都是白臀野牛愛吃的植物,它們不太挑食。森林裏植被茂盛,白臀野牛貌似走到哪兒都能吃到足夠的食物,填飽肚子。

通常在中午的時間休息,找個陰涼的地方,三三兩兩地站着,進行食物反芻。有時候也會到林中水潭洗個澡,打個滾,讓自己渾身都舒舒服服的。

03睡覺時由母牛放哨,遇到危險就跺腳示警,讓大家快跑

白臀野牛一般由3-5頭組成小群生活,有的會組成20頭以上的大群。一個牛群里有母牛和小牛,還有亞成年個體,以及一頭公牛。還有的牛群里,全都是公牛,只在繁殖期去找母牛群。

過着集體生活,一起覓食,一起睡覺。睡覺時,會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圍成一個圈,把幼崽守護在中間。

每當睡覺時,總要有一頭牛負責放哨,通常都由成母牛放哨。站在不遠處,四處眺望,如果發現有危險,就立刻跺腳示警,示意大家快跑啊!

負責放哨的母牛一跺腳,其他的白臀野牛警醒,立刻有秩序地朝一個方向逃跑。集群而居,不僅能互幫互助,而且還能有效地避免遭到老虎攻擊。

逃跑過程中,大家都會緊跟着領頭的牛,只看領頭牛臀部的白斑,就知道它跑向了哪裡。否則,茂密的森林裏,有灌木、樹葉掩映,很容易跟丟。

04雲南白臀野牛滅絕了嗎?記錄資料極少,已幾十年沒發現其蹤跡

201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白臀野牛評估為瀕危,全球數量估計在5000-8000頭之間。

同時,白臀野牛也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文獻記錄里,雲南西雙版納有白臀野牛分佈,但沒有活體影像。

1958年《科學通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西雙版納深山裡有兩種野牛,一種是白肢野牛,另一種就是白臀野牛。

2015年《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中記錄有白臀野牛;2016年發佈的《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將白臀野牛評為極危物種。

不管怎麼說,白臀野牛在我國的確切分佈範圍及其生態生物學特徵,仍然是知之甚少。

雖然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對象中有白臀野牛。然而,在雲南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現過白臀野牛了,這是不爭的事實。有專家懷疑,白臀野牛在雲南野外滅絕了!

也有人認為,近年來自然環境改善,罕見的白肢野牛時常出沒。那麼,在廣袤的森林裏也許還棲息着白臀野牛,只不過數量極其稀少,人們沒能發現其蹤跡。

結語

總之,在雲南還生存着白臀野牛的可能性很小。想要讓雲南西雙版納的森林裏重現白臀野牛,或許只能從國外引進,野化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