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有什麼樣的行為,就在你的一念之間,主人的情緒決定狗子的行為

狗子從看家狗的與主人保持一定距離,到走入廳堂與主人共處一室,成為人類的寵物,狗子與主人之間,似乎沒有了距離。二者在現實和心理上,都變得親密無間。狗子由於對主人高度依賴和忠誠的天性,在成為主人的寵物後,狗子早已經形成看主人眼色行事的習慣。它們利用自己敏銳的洞察力,會更加容易地捕捉主人的情緒,以及揣摩主人的心理。這同樣是它們的重要本性和正常生存之道。畢竟狗子最不希望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主人不高興。

在這裡,我們必須指出的是,主人對狗子的影響力之大,遠高於人類對其他生命的影響。假如,在主人家裡同時養貓的情況下,主人對貓的影響力,就非常的小了。因為貓咪獨來獨往的特性,和它們天生敏感傲嬌的性格,使其頭腦中,沒有對主人唯命是從的自覺。主人對它們的照顧或是關愛,在貓咪看來是天經地義的。在貓咪的眼裡,主人的情緒好壞,與它又有什麼關係呢?因此,人們餵養狗與貓的目的,會有相當大的反差。而狗子則把捕捉主人的情緒,看成是一咱天命,這取決於它們的群居性和等級性。這是深入狗子骨子裡的基因,自身難以改變。

人們把狗子當成寵物,以它們來溝通感情,陪伴孤獨和打發無聊,從現實上講,同樣是出於人類的本身需要。在這裡,無論狗主人自己,給這種行為披上多麼美麗的光環,但事物的本質是不容改變的。那些唯狗至上論或愛心崇高論,都是以狗為工具的,用來粉飾個人心理的行為。這是當今一些人的心理訴求,就是給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性,找出的類似師出有名的東西。而在這種心理下,狗子則成了其釋放愛心的工具,同時也很容易在現實中,進行道德綁架,似乎誰不愛狗,誰的素質就會低下,同時也缺乏愛心。什麼時候人們以對待狗的好壞,來作為判定人類素質的標準了?不用說其他人了,連狗都感到莫名其妙。

雖然現實中,相當一部分養狗人,對狗子真心關愛,對它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其本人的養狗行為,對他人和社會卻是一種傷害和負擔。其原因就是對愛犬的愛心是真實的,對他人或社會卻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希望我們的養狗行為,儘可能多地被他人和社會所接受,這主要還是要看我們的努力,同時也不要因為我們的行為影響,使狗子成為更多人的公敵。上述這些,都是有關文明養狗方面的東西,我們有必要反思一下,這對我們的愛犬也是非常有益的。但今天的主題,是主人的情緒決定狗子的行為,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我們知道,狗子天生就是觀察和根據主人情緒,來判斷主人心理的高手。狗子在觀察主人方面的細緻入微,遠比人類要高明,而且它們堅持十數年如一日,沒人能夠做到吧?與主人相處時間久了的狗子,主人甚至都不用給它正式的指令,它都會把主人的意圖執行地很到位。因為它深諳主人的心理,而其中的決定因素,是主人意圖的至高無上和不可違背。而這些理念,早已經深入到狗子的骨子裡,成了了它們行為習慣的一種本能反應。因此,作為它的主人,我們要對得起狗子的這種一往情深和沒有代價的情感。

也正因為如此,主人的情緒變化,會極大地影響到它們的心理。使它們激動和興奮,使它們惶恐和不安,使它們無辜和委屈,使它們無奈或哭泣。而它們在這種種的心理下,又會因它們的直性思維,直接在行為上反應出來。比如,主人因事極度高興,狗子則興奮地圍在你身邊,與你分享快樂;主人情緒消沉甚至哭泣,懂事的狗子會安靜地陪在你身邊,也有可能用頭拱和用舌舔,對你施加安慰;你怒火中燒時,狗子會躲得遠遠的,生怕會殃及池魚等,也就是說,你的任何情緒變化,都會使狗子有相應的反應。相信大家對此會有所體會的。

因此,狗子與我們在一起時,我們要儘可能地創造出一種親切和諧的環境氛圍,使狗子能夠長期有一個穩定的心理。就如同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孩子,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正常,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從而養成了不良習慣,直到危害他人或社會。同樣的道理,如果狗子長期生活於極度惶恐的環境下,長期的戰戰兢兢的心理,給它們帶來無法想像的心理壓力,它們沒有快樂和幸福感。那這樣的養狗行為,你認為有必要嗎?那是對一種生命的心理摧殘。

所以說,狗子會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形成什麼樣的性格,以及它們的主要行為,完全取決於主人的態度。我們不要在不經意間,讓我們的情緒喜怒無常,使我們在無意間,傷害到它們的心理。如果你真心愛護狗子,就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情緒,狗子則可以長期生活在和諧健康的氛圍中。因為狗子而改變了自己的性情,這也算是好事吧。但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同樣是你必須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