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犬傷高發,鄭州這場處置培訓會引爆300多人學習熱情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魏浩 龔振

6月25日,由大河報社聯合省內外動物傷害救治專家舉辦的鄭州市狂犬病防控及犬傷處置培訓會,不僅吸引了50多人現場學習,更讓260多名線上學員收穫滿滿。

當天上午,省會鄭州20多個犬傷暴露處置門診的負責人,齊聚培訓會現場。會上,來自省內外知名的狂犬病暴露處置專家,針對動物傷害診療過程中的痛點、熱點、難點問題,被動免疫製劑應用,以及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標準化建設等行業熱點,進行學術講座與交流。

現場專家講解問題切中實際,學員學習熱情高漲,直至培訓結束後,仍有學員就犬傷暴露後特殊病例的處理方法等問題,踴躍提問。與會人員稱,此次培訓會的內容實用,且可操作性強,「希望這種活動多多舉辦,多為基層人員創造學習的機會。」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近年來國內寵物數量快速增長。據艾瑞諮詢數據,截止2020年,我國城鎮犬貓數量已經超過1億隻,其中,犬的數量為5222萬隻,貓的數量為4862萬隻。

寵物數量的快速上升,在帶動我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也讓狂犬病呈上升趨勢。專家稱,我國2018年發病數422例,死亡410例,死亡率約97.16%。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則顯示,全世界每年有5萬5千多人死於狂犬病。

近期隨着氣溫升高,貓狗煩躁傷人,各家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也進入了一年裡最忙的季節。

據介紹,狂犬病的臨床表現有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

按照暴露性質和嚴重程度,狂犬病暴露可分為三個等級,對於狂犬病病毒III級暴露者,有出血損傷或接觸了動物唾液、血液等分泌物,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並接種狂犬病疫苗;對於頭、面、頸部的二級暴露,以及暴露於蝙蝠,則按照三級暴露進行處置。

據了解,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被動免疫製劑,是用基因重組技術製備的新一代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具有安全、高效、痛感低等特點。

大河報社相關負責人表示,媒體聯合動物傷害救治專家搭建起的學術平台,旨在為涉及到動物致傷診治醫務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培訓的機會,共同提升動物致傷的臨床診治規範化水平,使省內不同地區以及城鄉之間,在動物致傷診療方面達到一個應有的同質化水平,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