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作為我國特有的保護動物,也被稱為「國寶」,近些年中國向海外其他國家,租借大熊貓的行動,更是被稱為「大熊貓外交」,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中國同其他國家雙邊關係的發展。不過正是因為大熊貓本身的稀有,曾有朋友提出疑問,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並且掌控了中國大半領土,但卻為何沒有將目標放在大熊貓身上?
事實上,二戰時期日本部隊的行動是極端且無比殘忍的。囂張的日軍,不僅對中國進行「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甚至還敢闖進外國的教堂以及諸多國際組織中,不把任何人放眼裡。而如今的大熊貓在被租借到日本之後,也擁有着很高的人氣,它可愛呆萌的外表,讓很多日本民眾願意排隊很長時間,只是為了看一眼熊貓。既然大熊貓那麼招人喜歡,為啥侵華時期,日軍沒有對大熊貓下手呢?
有相關人士強調,如今大熊貓受歡迎主要是,當今社會不斷發展帶來的結果,而在上世紀早期並非如此。而且由於熊貓本身的生活環境比較特殊,處於比較偏僻的叢林當中,這也使得當初的日本侵華士兵很難發現熊貓蹤跡並對其進行捕捉。
除此之外,作為大熊貓主要生活地區的四川,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作戰風格是強悍的,能打是出了名的,也讓日軍很畏懼。再加上四川的地理環境十分複雜,日軍在這裡並沒能獲得明顯的優勢,反而出現了嚴重的損失。正是在這樣龐大的作戰壓力下,日軍士兵很難有更多的精力去尋找大熊貓。
然而歷史上,不幸的是,日本還曾捕捉一些大熊貓,數量不詳。殘忍的日軍將其用作各種實驗對象,後續的遭遇很凄慘,都慘死日軍手中。除此之外,隨着大熊貓的消息對外公布,很多西方國家,也關注到了這種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隨後更是派人前來對大熊貓進行獵殺。據悉四川涼山地區曾出現數百人組成的獵殺隊,這夥人來自英國。但好在被民國軍隊成功阻止。
大熊貓的待遇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初中國的孱弱,才導致被各方欺負,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血的教訓。同時也給我們後輩提了醒。需要時刻提高警惕加強防範,儘可能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捍衛和平。近些年美國等國家曾數次向中國進行挑釁,但如今的中國,已經強大起來,有了實力應對其威懾,這也充分體現國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