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加拿大育空金礦里發現的一頭猛獁象屍體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它實在是很特別。
冰河時期的大型食草動物猛獁象,被認為在4000年前滅絕,但是由於其生活在極寒冰凍的特殊時期,所以有很多屍體在永久凍土中被保存到現在。在俄羅斯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凍土層中,更是冰封着巨量的猛獁象屍體,當地人一度以挖掘猛獁象作為謀生手段,猛獁象牙在很多地方非常暢銷。
育空地區位於加拿大西北部,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接壤,其中差不多10%的土地都位於北極圈內,可謂是極寒之地。這裡的凍土可以像冰箱一樣將史前生物的遺體冰凍起來,完美地儲存數萬年,因此育空地區一直以保存冰河期動物遺骸而著名,只要這些生物生前沒有遭受太大的破壞,出土之後就能向我們展示其外形。
據報道,這頭猛獁象出土的地方,是當地的一座金礦,當時有礦工正在這裡進行挖掘工作,意外發現了這具遺骸。隨後,有專家來到這裡,將這具猛獁象「木乃伊」挖掘了出來。看到這頭猛獁象的時候,專家們也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它的遺骸保存得太好了。
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頭比較完整的猛獁象遺骸,上一具是發現於2007年西伯利亞的一頭小猛獁象,那一頭猛獁象比這一次發現的還要小一點。不得不說,這些永久凍土下確實隱藏了許多史前動物的遺骸,可以讓我們見識到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對於今天的人類來說,猛獁象和其他的史前生物一樣神秘。幸運的是,和恐龍不同,猛獁象中還有一部分被保留下了比較完整的屍體。猛獁象又叫長毛象,因為渾身長着長長的毛髮,所以由此得名。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皮糙肉厚,在寒冷的地區生活不怕凍,憑藉其蓬鬆的防水毛皮和厚厚的絕緣脂肪層,它們可抵禦低至零下50攝氏度的極寒。它們的耳朵和尾巴相對較小,以儘可能減少散發體溫,其頸部的大量脂肪沉積可作為額外的熱量和脂肪儲備,用於特別寒冷的冬天。
猛獁象可以說是如今大象的老祖先,與人類的祖先猿猴生活在同一個年代,而人類的祖先常常以猛獁象為食,還用猛獁象的骨頭製成各種工具。實際上,猛獁象滅絕的時間並不長,最後滅絕的猛獁象距今只有大約4000年。也就是說,根據目前的考古數據來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時候,猛獁象可能都還沒有滅絕。
從猛獁象生存的時期來看,正是人類從猿變成人的進化時代,因此猛獁象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伴侶。但這種伴侶關係隨着人類獵殺能力的提升,完全解體了成為獵殺和被獵殺的關係,人們為了食物和禦寒,後來還為了象牙,獵殺猛獁象的數量越來越大。
猛獁象遺骸,因為保存地相當好,甚至可以說是栩栩如生,因此也非常珍貴。因此稀少,就成了這具猛獁象遺骸珍稀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攜帶了很多古生物信息。
猛獁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象之一,在更新世曾廣泛分佈在包括我國東北在內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原本它們是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王者,但它們卻遇到了人類。猛獁象生長周期長,懷孕周期可達22個月,甚至更久,一胎只生一個娃,種群依賴於穩定的外界條件。
但是人類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人類從非洲擴散到全球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猛獁象相遇,並獵殺猛獁象,導致猛獁象的生殖與死亡的平衡被打破,最終導致物種不可避免的減少和滅絕。
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永久凍土層下,有科學家預測可能埋藏着1500萬頭猛獁象遺骸,由於長期處於極低溫狀態,猛獁象的大部分身體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數十具猛獁象遺骸,在一些猛獁象骸骨上,還黏附着軟組織甚至完整的肌腱。
2014年在雅庫特地區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猛獁象大腦,為此俄羅斯於2018年斥資590萬美元建設了一個克隆中心,計劃通過克隆技術復活猛獁象。一些科學家認為,理論上,復活猛獁象是可行的,但過程很複雜和艱難。
日本近畿大學的宮本圭團隊的一項實驗似乎走在了前面,他們將從猛獁象遺骸中提取的細胞核植入了老鼠的卵子中,實現了再生,也就是獲得了具有活性的猛獁象胚胎。這項研究成果發佈在2019年3月11日英國科學雜誌《科學報告》的電子版上,採用的標本是一具在西伯利亞永凍層沉睡了2.8萬年的猛獁象,從其體內提取出骨髓和肌肉組織,將遺傳信息與非洲象進行了比較,確認了猛獁象特有的DNA和蛋白質,再從中提取出細胞核植入到老鼠的卵子里。
這並不是在胡言亂語,因為早在幾年前,俄羅斯科研人員就已經成功獲得了猛獁象完整的DNA組,只要人類願意,的確可以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猛獁象,只不過成本非常巨大。但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可能出現免疫排斥反應等很多原因導致死亡。孕期長達22個月,只要稍有差池,就要從頭再來,又是幾年過去了。而且亞洲象也屬於瀕危物種,要在其身上試驗批准程序繁雜,這種事情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看似是一件大好事,但事實上不一定是什麼好事,這意味着受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地球表面變得越來越熱,才導致北極永久凍土正在快速融化,尤其是到了北半球的夏季,出現大規模融化的情況。因為猛獁象是一種被自然氣候所淘汰的物種,我們不能逆天而行,讓滅絕物種「復活」,如果猛獁象真的回來了,這必然會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要知道猛獁象可是天生的「大胃王」,一天要吃掉數噸食物。
基於此,也有許多科學家和社會人士認為,與其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復活猛獁象,還不如用這些資源和代價去加大對當前生態的保護和修復,因為這種復活未必會給人類當前生活和未來帶來什麼好處,在現有物種都在加速滅絕的狀態下,即便復活了猛獁象,又能保證其不再滅絕嗎。
而在古代文明歷史裏,對屍體進行防腐保存是全世界都有的行為,比如古埃及的木乃伊又或者是古代中國的墓葬里。通常古人會使用脫水防腐或者用水銀防腐等方式,儘可能地讓屍體保存得更加久遠,但是幾千年後我們發掘出土時,還是幾乎只剩一些殘渣,但是這隻猛獁象卻保留完整。
按理說,動物死亡之後,遺骸會很快腐敗,即便有殘留,也只有骨骼、牙齒等難以分解的物質保存下來,肌肉和皮膚很難被保存。
通過碳十四檢測發現,發現的這頭猛獁象幼崽死於3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因為身體保存得比較好,可以推測的是它應該是陷入到沼澤之中,死亡後不久當地氣溫迅速降低,將其埋藏在永凍層中3萬多年。因為永凍層的氣溫實在是太低了,微生物繁殖和活動,以至於它保存得如此完美,仍舊能夠看出它的身體結構和狀態。
專家介紹,育空地區一直以保存冰河期的化石著名,這是因為當地氣候寒冷,冰河期動物死後有可能很快被冰封,而不是暴露於空氣或土壤中被風化或啃食、分解,這是它們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關鍵原因。即便如此,這一次發現這麼完整的猛獁象屍體,還是令人感到驚喜和意外。
除了育空地區之外,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也保存了大量的冰河期動物屍體。比如2020年8月的時候,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出土了一具披毛犀的屍體,也得到了極好的保存。
當我們終於發現了保存完好的猛獁象,提取到了來自萬年前的DNA片段,這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沒辦法保證它是「乾淨的」,它可能會受到來自真菌、細菌、植物、動物等外來DNA的污染,而且由於猛獁象已經滅絕,我們無法擁有參考的數據,所以我們不能夠確定我們得到的DNA是正常的,乾淨的無污染的,就連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無法對照正確的數據進行核實。
目前科學家在育空地區永久凍土中發現了3萬年前遠古生物DNA分子,其中包括猛獁DNA。古生物學家分離並重建了DNA,顯示了更新世-全新世過渡時期不同時間點動植物群落的波動,這是一個1.4萬年前至1.1萬年前不穩定氣候時期,當時猛獁、乳齒象和劍齒虎等幾種大型物種消失了。同時,分析還表明,在不穩定氣候時期之前,猛獁和育空馬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猛獁象是人類首次在永凍層發現史前生物嗎?時隔多個世紀,猛獁象的遺骸被挖掘出來,又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