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自然界物種們總是讓人們眼前一黑,從飲食到交配,呈現出千奇百怪的特徵。
和狗狗來個對視
就連被人類從自然界中馴化的狗子,也有着令人奇怪的交配行為,它們交配之後背靠背閉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難道不是很危險嗎?
人類的寵兒
根據研究,狗子的祖先是灰狼,早在1.6萬年前就已經被人們馴化,成為人類的「得力幹將」。
專家猜測,在原始部落時期,灰狼與人類很有可能是兩支水火不容的群體。
兩者在肉類的食譜上,有着諸多相似性,這就導致了在捕獵的過程當中,出現互相搶奪的情況。
雙方都是群居屬性,打架誰也不讓着誰。
雖然和哈士奇很像,但這確實是灰狼
後來終究是聰明的人類佔據上風,將一批灰狼「打」服了,而人們發現灰狼敏銳的嗅覺和觀察能力是無法企及的。
這個時候,有人就想將灰狼們馴化,把它們當作捕獵的助手。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灰狼們也逐漸適應了和人類一起的生活,因為灰狼們發現,跟着人類有湯喝有肉吃,於是從開始的敵對變得親昵。
如此一來,一批灰狼被馴化之後,基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並且遺傳下來。
狼被一步步馴化
由於馴化的灰狼種類不同,生活條件有所差異,再加上地理環境的影響,馴化之後的狗子便衍生出了不同的種族。
在考古發現當中,世界上所有的狗子,都發源於中國長江的中下游地區。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狗子被人類馴化的時間可能更早,也許在10萬年前就已經成為人類的「夥伴」。
不論如何,狗子的前身都是來自自然界,那麼奇異的交配行為是否也是無法改掉的先天習慣呢?
閉鎖交配行為
其實恰恰相反,狗子的閉鎖行為是進入到人類社會之後才出現的。
而且閉鎖還是交配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
犬科動物與貓科動物類似,整個交配的過程看似很長,其實都是「快槍手」。
正所謂時間不夠,數量來湊,看上去半個小時甚至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實則犬科動物們在當中進行了十幾次交配。
這種多次交配的行為,是為了充分保障精細胞能夠與卵細胞結合。
另外,狗子每一次產出的精細胞數量稀少,多次累積下來,才有可能達到其他動物的一次的數量。
5~8為狗狗的精細胞
狗子還在自己的器官上進化出了獨特的功能。
器官的末端有兩個類似於氣囊的東西,在交配進行到幾分鐘之後,氣囊便開始膨脹,當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候,兩隻狗狗基本上是貼合在了一起,除非完成交配,否則無法輕易分開。
這也是狗子們最脆弱的時候,有着器官相連,一旦面對天敵,它們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在狗子交配的時候,出於好奇心想要將它們分開,很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兩隻狗子雙雙殞命。
那麼,為什麼狗子採用這種閉鎖的方式,難道其他方式不好嗎?
閉鎖原因
狗子之所以採用閉鎖,第一點是因為狗子的器官韌性十足,在「上線」之後,仍舊能夠做出大幅度的動作。
第二就是,閉鎖行為能夠讓雄性狗子當中的精細胞充分輸送到雌性狗狗體內。
狗子是四肢行走動物,身體不像是人類一般靈活,它們的活動姿勢有限,閉鎖的方式對於狗子來說算是最優解了。
第三就要談到灰狼被馴化進入到人類社會的時候。
很難相信狼居然可以被馴化
在自然界當中,灰狼為了應對外界的千變萬化,通常是選擇在嬉戲當中進行交配。
一方面是為了逗弄對方開心,好讓雌性灰狼快速排卵完成交配,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周圍的動物,示意自己還能行動,不要妄圖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
在自然界當中,就算是灰狼也每時每刻面臨著各種威脅,為了應對時刻都有可能發生的「變數」,灰狼們不敢採用閉鎖的方式。
這對於家養的狗狗來說就不同了,它們在人類場所當中,深受庇護,它們有能力採用任何方式來交配。
狗子們不用擔心交配的過程被打擾,自然而然的樂在其中。
久而久之,狗子就進化出了與灰狼時期完全不同的交配方式,這是自然界當中的動物們羨慕不來的。
值得一提的時候,雌性狗子並沒有明確的排卵期,這也增加了受孕的不確定性,只有充分的「交流」之後,才能讓雄性狗子在心理和生理上放心。
這個時候,有小夥伴可能會比較好奇,為什麼自然界當中的動物們都有明確的排卵期,而狗子卻沒有呢?
狗子排卵期消失了
狗子們的排卵期為何消失,就要從自然界動物們為何會出現明確排卵期說起了。
卵細胞
自然界存在優勝劣汰的法則,每個物種之間為了延續下去用盡了一切手段,而明確的排卵期能夠提到物種繁衍的機會。
因為在這個時期,雌性動物排卵的概率很高,身體當中散發的交配慾望吸引着雄性進行交配。
所以,只要在這一時期進行充分的交配,雌性受孕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受精卵發育
許多動物選擇在春季排卵,是因為考慮到寶寶的撫養,春季溫度合適寶寶生長,而且還有充足的食物。
狗子生活在人類社會當中,與人類「同吃同喝」,不用擔心食物的同時,還不考慮天敵的因素。
狗狗在玩耍打鬧
也就是說,狗子想在哪個季節產子都沒有關係,而溫度的影響並不大,於是狗子就乾脆將自己的排卵期隱藏了下來。
同樣的道理,人類在形成群體之後,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證,自然就不需要明確的排卵期了。
人類文明與狗
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狗子的參與,雖然現在的狗子更多的是用於觀賞的寵物,可是古達的狗子真真切切地起到了作用。
在遠古時期,狗子就追隨者部落的獵人們,通過敏銳的嗅覺尋找獵物的蹤跡,有時候人類將獵物打傷,但不幸讓獵物逃脫,就是靠着狗子敏銳的嗅覺尋找蹤跡。
長毛獵犬
狗子敏銳的感知能力,也讓原始部落的人們規避了不少風險,當夜晚降臨的時候,人類引以為豪的視野不再起作用,狗子就替代了人類的雙眼。
狗子發現周圍有大型肉食動物靠近的時候,就會狂吠不止,以此來提醒主人危機來臨。
到封建社會之後,狗子還進入到尋常人家當中,是看家護院的最優選擇。
封建社會在官府辦案,查找犯人的時候,也會通過狗子的嗅覺,來查出案發現場的蛛絲馬跡。
狗狗在幾千年前就有編製了
甚至狗子們還被訓練為「戰士」,用於戰爭當中
此後,狗子當中又分化出來許多名貴的品種,逐漸成為富人們的寵物。
時日至今,不論是家養的寵物,還是軍用的馴犬,狗子已經成為人類最忠誠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