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不經意地走在一些低矮的小樹林里,或者行走在翠綠茂密的草叢中,可能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偶遇,碰到一種渾身翠綠的顏色,幾乎和身邊的樹葉或者草地渾然一體的蛇類,如果你不曾打擾它,可能你都不會注意到它,這就是我國境內常見的一種毒蛇,被譽為樹蔭下的幽靈殺手,冷血美人的竹葉青蛇。
通體碧綠的色彩,三角形的頭部,捲曲的身軀環繞在樹枝上,吐着信子,悠然着享受着午後的陽光和清新的森林氣息。這種蛇類,在我們的南方省份很是常見,甚至是一些城市的公園裡都有它們的身影。
白唇竹葉青
世界分類和分佈
竹葉青蛇只是我們對這類蛇的一種統稱而已,實際上它們分類眾多,分佈廣泛。它們都屬於蝰蛇科竹葉青屬下的物種,主要分佈於東亞,東南亞以及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目前世界上對竹葉青屬蛇類的分類一直都有爭議,共有50多種左右。近年來這類蛇的研究熱點比較多,新的命名和分類論文不斷地湧現。
根據棲息形態分為樹棲,半樹棲和地棲,而不同的棲息環境也造就了它們不同的顏色形態。比如樹棲類的竹葉青蛇基本都是綠色居多,而地棲類的根據棲息地的環境進化出不少形態各樣的顏色,比如台灣竹葉青為褐色的,一些海島型的竹葉青顏色更加絢麗。這也不難理解,動物的顏色形態一般都是自然進化選擇的結果,是長期適應大自然生存的結果。
我國的種類分佈和爭議
說起我國境內的竹葉青蛇,目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分類。綜合各種文獻資料來看,有說廣義的分類為15種,狹義的分類有說6種,也有說7種的,至於多少種,我也講不清楚。
圖片來自相關文獻(國外學者對我國種類的定義)
根據研究學者發佈的我國境內的竹葉青蛇分佈來看,有分佈維度最高的兩種是西藏竹葉青和墨脫竹葉青,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省份的白唇竹葉青和福建竹葉青,分佈於雲南四川等地的雲南竹葉青,分佈於我國台灣省境內的台灣竹葉青以及最近幾年最新發現的分佈於四川境內的四川竹葉青。當然還有一些有爭議的種類,如岡氏竹葉青。
圖片來自相關文獻(國內學者的定義)
台灣竹葉青由於台灣島的離島效應,早已出現了趨異進化特徵,根據近幾年線粒體基因分類學的研究顯示,台灣竹葉青應該脫離竹葉青屬,獨立為一屬,其特徵也相對我國境內的其他品種差異較大,個體體型相對較小一些。
分佈最廣的福建竹葉青和白唇竹葉青在形態上非常相似,明顯的差別是白唇竹葉青的背部和腹部之間有一條白線,延伸到其嘴巴下側,看起來唇部是白色的,故名之;而福建竹葉青眼睛橘紅色,體側有一條紅白相間的紋路。
雲南竹葉青
西藏竹葉青和墨脫竹葉青由於分佈在高原地區,分佈地域局限,個體不常見,形態上和其他的種類有些許區別。也許就是因為這些物種在形態上的差異太不明顯,造就了分類學上爭議點較多的原因。有些亞種本來形態就差異很小,需要更多的身體結構證據來支持分類學的定義。
四川竹葉青
作為蝰蛇科下的種類,它們的頭部形態都基本相似,呈現三角形的,體型都差不多大,習慣捲曲着軀體,遇到威脅時傾起頭部,吐着信子,發出「嘶嘶嘶」的聲音。根據分佈區廣泛程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碰到的不是福建竹葉青就是白唇竹葉青這兩種了,而白唇竹葉青相對來說分佈的海拔地區相對低一些。竹葉青屬的蛇類都是劇毒蛇類,具有出血毒,在我國兩廣地區傷人率第一位。但它們的毒性相對來說較弱,排毒量也不高,除非咬到頭頸部,死亡率只有約5%。但也不能因此小覷它們,白唇竹葉青還是我國境內的十大毒蛇之一的。
台灣竹葉青
竹葉青蛇屬於伏擊形的捕獵殺手,一些鼠類,蜥蜴或者鳥類都是它們的食譜菜單上。由於本身顏色和周圍的樹木形成一體,偽裝程度很高,讓很多的獵物很難發現它們,而它們的管牙毒牙分泌的毒液能幾分鐘內就可以麻痹獵物,是一種讓人膽寒的冷血殺手。
尾聲
我國境內的竹葉青蛇雖然種類不多,但是能研究的也就那麼幾種,分佈於高原地區的蛇類研究由於地域的不便或者條件的限制,對它們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最近幾年對於竹葉青蛇屬的遺傳分類學是一個熱點。不管怎麼說,它們都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受到應有的保護和給予生存空間。
福建竹葉青
如果在野外的環境中行走,路過一些低矮的樹林下時,要時刻注意頭上和身邊的樹枝,要時刻警惕,確保安全。當然並不是通體綠色的蛇類都是有毒的,也有一種無毒的翠青蛇,長得跟竹葉青類似的體色,只是它們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形態也會讓人感到害怕。總而言之,如果碰到長得青綠色的蛇類,請務必遠離之。
【備註:西藏竹葉青和墨脫竹葉青沒找到相關的圖片,網絡上的圖片不一定是真實的】
(歡迎點贊,轉發,討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