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吃海鮮可能導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當下正是吃海鮮的好時節,大快朵頤,好不快哉,但在大家享受海鮮大餐的同時,莫忘警惕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周到君從「金山疾控」了解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可能會對人體產生較大傷害,趕快來了解下吧~↓

臨床表現有哪些?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般急性起病,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陣發性絞痛、腹瀉、嘔吐,洗肉水樣便,有時膿血便,腹瀉每日5~6次,體溫一般為37.7~39.5℃。重症者可出現脫水、意識不清、血壓下降等。

科普小知識

副溶血性弧菌又稱致病性嗜鹽菌。廣泛生存於近岸海水和魚貝類食物中,溫熱地帶較多。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為海產品,以墨魚、蝦、貝類最多見,其次為鹽漬食品和肉類、家禽和鹹菜。

我們該怎麼辦呢?

1、注意加工環境衛生,防止生熟食物交叉污染。

2、海鮮應當充分加熱,煮熟煮透以後再吃。

3、食用前可加醋調味殺菌。

4、日常做菜,應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則,盡量不剩飯菜,剩菜食用前應充分加熱。

最後,周到君想再強調一遍:海鮮雖好,吃的時候可一定注意食品安全啊!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小知識,看完之後,以後生活中可要提高警惕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