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從克里米亞危機到北約爭議

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誠邀您點擊「關注」按鈕,方便我們持續為您推送和分享此類文章,並與您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交流。您的支持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也是我們堅持報道的動力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源於歷史包袱

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可以追溯到蘇聯解體,兩國各自獨立的時期。最近的事件爆發源於烏克蘭表達了加入北約歐盟的意願。蘇聯解體後的20年間,北約擴張至前蘇聯共和國,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等國。除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俄羅斯與歐洲北約國家之間已經沒有任何屏障。2014年12月,烏克蘭修訂法律放棄了不結盟地位,並將加入北約確定為外交政策目標。這些舉措引發了矛盾的導火索


個人觀點認為,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擁有絕對的主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加入某個聯盟,而其他國家理論上沒有權力干涉。然而,俄羅斯強烈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擔心北約導彈可能部署在烏克蘭境內。他們將此比喻為鄰居在家門口擺放大炮的情況。

然而,加入或不加入北約可能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一直懷有敵意。大家可能還記得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當時俄羅斯以「克里米亞危機」為名,通過資助和武裝分裂勢力,製造社會混亂,並舉行全民公決吞併克里米亞。這一系列事件是為了奪回克里米亞,其中包括黑海艦隊和主要海軍基地,它們在蘇聯時期被賦予了烏克蘭俄羅斯稱吞併行為是滿足「人民意願」的結果。

可以看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源於烏克蘭想加入北約和歐盟,還涉及歷史上的領土爭端和重要軍事基地的歸屬問題。這些歷史包袱使得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一直存在,並且難以解決。
在俄羅斯的壓力下,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的保護傘,並且這樣做並無過錯。然而,
俄羅斯擔心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是否會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導彈或導彈防禦系統

烏克蘭的立場

這是關於國家主權問題,是沒有迴旋餘地的,要的是完整的國家領土!!換句話說,烏克蘭要麼是有主權的,要麼它沒有主權的,沒有中間路選擇!!這也關乎尊嚴問題!!!

俄羅斯的立場

可以被認為是追求國家利益和安全的一種表現。俄羅斯希望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並恢復其作為全球大國的地位。普京作為俄羅斯領導人對於維護俄羅斯的領土完整和地緣安全非常重視。

關於烏克蘭,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其傳統的影響範圍之一,並且與它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聯繫。普京認為,烏克蘭的加入北約和被西方國家影響可能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威脅。因此,俄羅斯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政治和軍事手段,來確保烏克蘭與自己保持緊密的關係,並防止其與西方國家結盟。

然而,這一立場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爭議。很多國家認為俄羅斯干涉了烏克蘭的內政,並違反了國際法國際秩序。烏克蘭內部也存在對俄羅斯影響的爭議,一部分人支持與俄羅斯保持接近關係,而另一部分人則更傾向於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聯繫。

總體而言,俄羅斯的立場是以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和地緣安全為出發點的,並試圖通過影響烏克蘭的走向來實現其目標。然而,這一立場與其他國家存在分歧,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辯論。

美國的立場

拜登總統明確表示,他的政府出於各種原因不考慮向烏克蘭派遣軍隊,其中一個原因是,烏克蘭不是北約聯盟的成員,也不適用於北約集體防禦條款的承諾。但是依然會從後支持烏克蘭軍隊!作為替代方案,拜登表示,他將加強美國在與俄羅斯接壤的北約國家的軍事存在

如果真的發生入侵,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威脅要實施一系列制裁,其力度將遠遠超過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實施的制裁。普京警告,實施新的制裁可能導致與華盛頓的關係「徹底破裂」。到時美蘇,不是不是,美俄將進入新一輪的冷戰,但是這次卻拉上了歐洲!

歐洲立場

歐洲面臨著一些困境,這場衝突暴露了歐盟的脆弱性以及其在國際關係中外交政策力量的失敗。歐洲與俄羅斯之間有着重要的貿易關係,而歐洲主要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

北溪2號即將開始運營,這是一個通過波羅的海俄羅斯天然氣直接輸送到德國的項目,它採用雙管道,每條管道超過12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管道。一旦建成,每年可輸送約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可以滿足整個歐洲的天然氣需求。因此,在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中,歐洲遭受的損失將遠遠超過美國。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依賴使得普京在過去的爭端中能夠利用這一弱點,對歐洲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