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太陽打西邊出來,《紐時》盛讚俄軍戰術及裝備!

文/司馬南


一隊烏克蘭士兵離開裝甲運兵車僅幾分鐘,即被俄軍炮火覆蓋,十多名前往加固戰壕工事的士兵因此受困數小時。一名士兵在任務報告里回憶稱,「從沒看過這麼多火力,且從如此多的位置發動攻擊」。


當時這場今年3月發生於烏東巴赫穆特的遭遇戰,烏軍1人喪生、9人受傷。任務報告稱,俄軍「戰技與裝備均屬高水準」。



紐約時報》認為,俄羅斯頭一年大部分時間戰術毫無章法,但這場伏擊相較一年前,俄軍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在耐性與紀律等方面表現進步鮮明


紐時在前線採訪烏克蘭官兵,訪談17人,包括1名俄軍戰俘、多名軍官、援烏作戰外籍傭兵及西方官員,另外對若干文件和影片也進行了檢索,他們得出結論說,俄軍正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改進打法頗有成效,越來越難以對付。



《紐約時報》舉例說,俄軍裝甲縱隊已不會再一頭撞進對方火力陷阱,部隊也已糾正使用無人機的試探性攻擊。


大約發現這樣實事求是誇讚俄軍,涉嫌政治不正確,《紐約時報》亦稱烏軍進步,說烏克蘭軍隊在大反攻時,展現了優良勁旅的特性,擁有更新通訊技術和美歐武器加持,烏軍如虎添翼。


之所以反攻受阻,乃是因為俄軍改進防禦,火力協同與空中支援與開戰之初截然不同。不是我們無能,而是俄軍太狡猾。西方官員表示,俄軍進步成為更強大對手,角色轉為防守一方,更是相對有利。



在具體打法上,俄軍越來越依賴被稱為「滯空攻擊彈藥」的自殺無人機與空投滑翔炸彈,這種打法頻頻奏效。


烏克蘭無人機部隊指揮官格拉夫說:俄軍嘗試找出我方的連級、旅級的後方指揮所,並從遠距摧毀,儘可能打亂烏部隊通信。俄軍調整戰術和彈藥,包括使用滑翔炸彈,這可從更遠的距離外攻擊烏軍而不會危及自身。


西方媒體曾謠傳俄方能拿下巴赫穆特,很大程度是因華格納集團用囚犯打人海戰術,《紐約時報》糾正說,實地作戰官兵所見情況並非如此。



在巴赫穆特作戰的外籍傭兵表示,戰場上的囚犯並不多,俄職業傭兵很能協調地面部隊和炮火攻擊烏軍陣地,然後迅速利用小隊從側翼包抄。烏克蘭士兵說,俄羅斯戰壕已證明比烏軍建得更好。在3月份的烏軍任務報告里稱,俄軍掩體類似越戰期間「越共的蜘蛛式洞窟」,而且「深到令無人機難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