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唐河縣郭灘鎮第二中心小學曲小紅教師事迹

不忘初心,甘做引路人

——記唐河縣郭灘鎮第二中心小學教師曲小紅

帶領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誓

懷揣少時的夢想,從錦瑟年華到不惑之年,22年時光中,這位80後女教師,用一腔赤誠固守三尺講台,把自己的青春無悔奉獻給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用愛和責任教育並影響着學生,甘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她,就是唐河縣郭灘鎮第二中心小學教師曲小紅。

認真輔導學生

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曲小紅,女,漢族,本科學歷,河南省唐河縣人,1982年7月出生,2000年7月畢業於南陽市第三師範學校,同年8月在唐河縣郭灘鎮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她懷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踏上了鄉村教育的歷程,她嘔心泣血,勤奮工作,她愛生如子、兢兢業業,課堂上一縷縷師生情結,生活上一幕幕母子關愛,學生與她結下了深厚感情。她以校為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一干就是22年,她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矢忠教育,努力拚搏

做一名人民教師,是她從小就嚮往的職業。因為愛教育,所以她時刻像一名饑渴的旅人,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學習如痴如醉,任何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對她來說都是靈丹妙藥。從教期間,她從沒停止過學習的步伐,緊跟時代的發展,開拓創新。她撰寫的教案年年被評為優秀教案,被作為範本供同事借鑒;她的作業、試卷批改更是精細認真,作業批改記錄和試卷分析直指問題,剖析透徹,使用性極強。

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作為班主任的她兼任數學和科學兩門學科的教學工作。為了讓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德育的作用,每節課前她都要認真細緻地備課,預設多種課堂效果,在數學課堂上採用小遊戲、小競賽、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她注重數學規律的應用,把艱澀的數學道理講得深入淺出,便於學生理解。她的學生普遍感覺聽了她的課,數學變得容易了,很輕鬆就可以考到優異的成績。面對學困生,她針對學生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除了親自進行輔導外,還充分發揮班級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啟動「小老師」一對一結對幫扶,達到了學生間的教學相長。

耐心給學生講解

播撒愛心,鑄就師魂

曲小紅老師非常喜歡高爾基說的一句話:「只有愛孩子,才會教育孩子。」她打心眼裡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她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做一名讓家長放心、學生開心的老師。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她對學生說:「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大姐姐。在學校有事,我幫你們解決。」隨着年齡的增長,現在她對學生說「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在學校的媽媽,是你們在學校的依靠,你們有任何事情都可以來找我。」每年冬至來臨,無論多忙,她都會親手包上一大鍋餃子,端到教室,親手餵給每個學生。餃子雖少,每個孩子只能吃上兩三個,但是在吃與喂的過程中,濃濃的愛縈繞全班,她和學生的心貼到了最近。她說:「看到孩子們搶着把餃子湯都分喝了,我的心很甜。」曾經有一名叫張岩的學生給她寫信說:「班媽,您包的餃子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這句質樸無華的話說出了學生的心聲,也更堅定了她把冬至節和學生一起吃餃子的事情堅持下去的決心。

她努力去做好一群群孩子的班媽,讓每個孩子在學校也能感覺到家的溫暖。每接手一屆新生,她都會在短時間內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再根據學生的特點實施教育。她特別關注家庭情況特殊的孩子,經常和他們聊天、輔導,放大他們身上的優點,適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幫助這些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願意親近老師,重燃學習的信心。

十幾年前她班曾經有這樣一位學生,這孩子母親智障、父親年邁,那時還沒有扶貧政策,家長無法正常提供孩子的生活費,她了解情況後每周固定給這孩子20元錢,並鼓勵她不要畏懼生活的磨難,只要努力,未來會更加美好。去年她班有父亡母嫁的女孩,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下,年邁的爺爺只能保證孩子的溫飽,對她的學習束手無策。女孩敏感自卑,不願意和老師、同學接觸,數學基礎薄弱。她就和這女孩談心,鼓勵她敞開胸懷和大家交流,讚揚她的每一點進步。慢慢地女孩的笑容多起來,在她和小老師的輔導下,女孩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了初中。

今年她班有一位同學也是精準扶貧家庭的孩子,這孩子滿月起母親就離家出走,幾歲的時候父親失去聯繫,作為家中頂樑柱的爺爺也在年內因癌症去世,他的奶奶體弱多病出行不便。她了解情況後,經常給孩子送衣服、鞋襪,鼓勵他多識字、學計算,做積極向上的人。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真心付出換來的是一批批孩子同樣深摯的愛。

聆聽學生心聲

小組合作,智慧管理

在教學工作中,她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教學規律,勇於創新,注重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她在傳統的小組分組管理模式中加入自己的創新,推行小組間的量化積分競爭機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熱情,在教學中以課堂統一學習為主,同時實行「小小組」強化互助,針對學困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實施「小老師」一對一結對幫扶,以優帶差,實現學生間的教學相長以達到共同進步。「集體發力」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各科成績突飛猛進,受到家長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她的小組管理方法也得到了各位教育同仁的認可,2021年春期,她受邀到源潭等鄉鎮進行班級管理的交流;2022年春期唐河縣五小和郭灘鎮第二中心小學進行校際交流時,教師們專門聽取了她的班級管理方法,給予了一致好評。

「班媽」給每位孩子喂餃子

親情陪伴,共同成長

曲小紅老師常說「教育事業就是愛心事業」,學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與夥伴,她與學生朝夕相處,分享快樂。

每天早上她提前到操場陪同學生一起跑步;三餐飯後和學生一起進班輔導;晚上到宿舍檢查學生就寢情況,手把手教學生鋪床疊被,教學生學習整理內務,提醒他們注意就寢安全;學生未按時到校,她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繫;學生在校生病,她親自陪同就診。幾年前有個學生深夜下床去廁所時不小心蹬空,腿被劃傷,她一邊送學生去醫院,一邊和家長聯繫。這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年邁的爺爺說第二天早上才能來醫院。醫生縫針時她抱着流淚的學生安慰鼓勵,又在病床前陪着他輸液到天亮,讓天明後趕來的家長感動不已。

今年春期因為疫情封校管理期間,她陪伴孩子們定期洗頭,協助學生做好個人衛生;為了緩解孩子們的想家情緒和思想壓力,她陪同他們定期進行核酸檢測,陪伴他們在教室中觀看勵志電影;和孩子們談心,鼓勵孩子們坦然面對目前的形勢,積極配合完成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並與家長溝通,及時解決孩子們換洗衣服和更換被褥的問題,順利進行各項數據的統計,安然度過對抗疫情的日子。

給留守學生洗頭髮吹頭髮

德育引領,率先垂範

20多年來,她的精力全撲在了深愛的教育工作上。她的家就在郭灘鎮上,但是為了方便學生隨時能在學校找到她,多年來她一直帶着丈夫和孩子在學校居住。家中大小事務由丈夫承包,唯一的女兒幾乎處於散養狀態;每逢父母生病,大多數時候是丈夫替她照顧。

2019年,她的父親因惡性腫瘤住院。9個多月時間內,她父親經歷多次化療,都是她的丈夫在病床前替她伺候陪護。她只在周末趕去照顧父親,每次去還帶着教案在病床前抽空整理六年級的數學類型題,為學生的檢測做準備。父親彌留之際,看着他一天天飲食困難、疼痛纏身,瘦得像紙片人一樣,她心如刀絞。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年邁的父母非常依賴她。父親盼望着她回家,每次只要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就要問是不是她回來了,每次她快要離開的時候,父親都會情緒低落。

儘管如此,通情達理的父親總是不停催促她趕回學校,不願意讓她因為他耽誤一節課。她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幕是:一個周日下午,她從醫院出來準備坐公交車回學校,在醫專一附院對面等公交車時,一轉頭看到已經極度衰弱的父親在她老公的攙扶下站在醫院門口目送她。那一瞬間,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最大的遺憾就是在父親最後的日子裏,她沒有陪在父親身邊。父親去世後,她把母親接到了學校,她說:「母親在身邊,我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更安心工作了。」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把全部心思放在教學工作上,力爭提高每一名孩子的成績,鼓勵、陪伴,一分分進步,一點點提高。周而復始的繁重工作,她的身體嚴重透支,多年來深受腰椎間盤疾病困擾,即便是腰疼得直不起來,冷汗浸濕衣衫,她仍藉助黑板的支撐,堅持上好每一節課。長年的用嗓過度,前年臨近寒假前她被醫生診斷為疑似聲帶白斑,勒令立馬住院治療。後經專家會診是嚴重的聲帶小結,她立刻出院回校工作,放假後才返回醫院繼續治療。她說再多的病痛和疲勞在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時,都轉化成前進的動力,讓她以飽滿的激情迎來新的一天。

指導學生整理內務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華秋實,二十餘年的傾情投入,二十餘年的辛勤耕耘,曲小紅老師以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無私奉獻,贏得學生的敬仰,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她先後多次被評為市、縣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唐河縣師德標兵」、「唐河縣師德先進個人」、「縣級骨幹教師」、「唐河縣最美鄉村教師」等,個人事迹也被刊登在《知音》雜誌上,今年更是被選為「南陽最美教師」候選人。

她熱愛教育事業,能夠給家鄉的教育工作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她感到無比自豪。20餘載的教學生涯,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沒有絲毫減退,反而更加濃烈。追求永無止境,奮鬥仍在繼續。愛在左,責任在右。她說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在清貧而執着的歲月中,在艱苦而又平凡的崗位上,真正以校為家,愛生如子。紅顏老去,青絲漸白,但是初心不變,始終保持對教學工作的一腔熱血,努力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