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升高與高血脂有着重要關係,還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着重要關聯性,因此,在查出膽固醇偏高後,有的人就很是在意,會顯得小心翼翼。
小心一點是對的,卻不代表要過度恐慌,有些問題及時了解清楚,會更加有益健康,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傷。
有人問:膽固醇偏高,是不是要吃藥了?
為了更好地穩定好血脂水平,膽固醇偏高之後,要不要吃藥,需要結合患者的情況去進行全面分析,不能只是看膽固醇的水平。
這就需要因情況而定了,基本上需要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看2個指標——低密度脂蛋白、體重
對於膽固醇高的人群來說,關注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還是比較重要的,它對血管的影響較大,如果超出合理範圍比較大,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性也是會增加。
正常來說,膽固醇偏高的人,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最好不要高於3.4mmol/L,當然,在看指標的同時,還需要看另一方面,兩者結合起來,會更加有利於血脂控制,對心血管也會比較有益。
一般只是膽固醇高,甘油三脂不高,也不存在其他問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只是比正常範圍高出一丟丟,大多建議在生活方面先進行調理,不用吃藥也是可以的。
不過,一定要按時的複查,才能了解到干預後的效果,一旦發現效果不是很好,也能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案。
不管怎麼說,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於正常值很多,都是應該要及時用藥,具體如何用藥,也是需要根據患者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另外,對於體重超標的人群來說,在膽固醇偏高之後,也是應該關注一下自己的BMI值,如果超出合理範圍很多,也算是個不穩定因素,如果不能及時用藥,可能也會使得血脂水平產生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體重的人,更是要多關注。
體重超標的人,體內的脂肪含量比較多,可能還會存在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就可能會讓血脂產生比較大的波動,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另一方面,看人群:5類人群需及時用藥。
1. 年齡大的人(50歲以上)
年齡大的人出現膽固醇偏高的現象,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性增高了很多,血管功能會隨着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退化。
在膽固醇偏高之後,如果不能及時干預,很可能會讓血管損傷程度變大,帶給心血管的壓力也就可能會增加,就有可能加速動脈硬化,引發一系列問題。
2. 長期有吸煙、喝酒的經歷
吸煙和喝酒時間比較長的人,在查出膽固醇偏高時,也是應該及時地用藥,否則容易在煙草和酒精的刺激下,讓膽固醇以及其它水平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在用藥干預之下,最好能戒煙和戒酒,如果實在戒不了,也是應該限制攝入量,避免過多攝入,對降低膽固醇產生不利影響。
3. 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
本身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又或者是兩者都患有的情況下,查出膽固醇偏高後,不及時地用藥干預,很可能會加速斑塊形成,一旦血栓形成,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是會隨之增加。
4. 患有冠心病
本身患有冠心病的人,如果出現膽固醇偏高,也是需要及時用藥,當然,也是需要結合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若是升高的比較明顯,就更加不能放任不管,越早用藥干預越好。
5. 有過心腦血管疾病經歷
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事件的人,有膽固醇偏高的問題時,更加不能大意,最好能及時地用藥進行干預,此類人群屬於高危人群,不及時用藥,可能會再一次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膽固醇,除了用藥,生活方面,還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飲食上要盡量清淡、合理,一些含有高膽固醇的食物就需要盡量少吃了,還有含油脂高的食物,甜食、腌制加工食物,都應該忌口,不然容易增加血管負擔,增加疾病風險性。
其次,保證良好睡眠,減少熬夜,好的睡眠能夠幫助維持良好的代謝能力,如果代謝發生問題,也是可能會增加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從而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最後,適當地增加運動量,堅持做運動,不僅能改善代謝能力,還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血管彈性也會更好,對輔助降低膽固醇以及血壓和血糖,都是有益,也是能降低疾病風險。
膽固醇偏高,如何進行干預,需要看個人的整體情況,不要只是看到膽固醇水平高,就產生恐慌,或者說不去在意,如果不想給身體增添額外的問題,還是應該多方面的去考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