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龍頭官宣漲價!還有哪些芯片也在漲?

經過去年長時間的調整,半導體行業隨着市場經濟逐漸恢復,元器件的的出貨有望穩定,近來有部分芯片漲價的消息傳出,產業景氣度有望緩慢上調。

MLCC龍頭:Q2漲價

科創板日報消息,三環集團近日發佈二季度漲價函,表示Q2各月份套單實際交易價格全面上調,所有簽約夥伴自4月份新提交的套單審批時同步同比例調整並執行

三環MLCC漲價引發市場關注,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戴潔認為當前MLCC通用品的庫存調整漸近尾聲,MLCC出貨量/價格的跌幅逐步企穩,行業觸底信號明確。中金科技進一步分析指出,MLCC是典型的寡頭壟斷行業,國產龍頭髮起漲價預示需求企穩回暖。

圖源:CINNO

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被譽為「電子工業大米」,具備體積小、體積與容量比高、易於SMT等優點,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5G通訊、汽車電子、家電等領域。MLCC具備眾多優良特性,是用量最多的被動元件之一。

TDDI:部分漲價10%左右

半導體IC設計廠商表示, 3月初以來主流市場的HD畫質TDDI芯片報價已上漲10%,這是IC設計廠歷經去年下半年以來修正潮後,首見報價調漲,讓半導體產業景氣初露曙光。

IC設計廠商人士指出,這次HD版本的TDDI芯片漲價,主要因有廠商基於利潤考量,控制TDDI產能,挪去支持其他品牌大廠產品,與部分電源管理IC的生產,頓時讓手機應用HD版本TDDI的供應總量減少,短期供不應求,造成漲價。至於其他驅動IC方面,離漲價還有點遠,但不再降價應該是市場共識。

IC設計廠人士坦言,HD版本TDDI供不應求應會延續至4月,等5月產能供應恢復正常,價格可能回復正常。廠商人士指出,「即使HD版本價格上漲10%,也只是不虧錢,先前降價競爭已陷入「賣一顆賠一顆」情況。

HD版本與FULL HD版本TDDI相比,前者規格雖然較低,但銷售量大,應用於主流機種,後者主攻高端市場,面臨AMOLED相關驅動IC的替代競爭。

IGBT:代工價漲價10%

IGBT在電動車和光伏兩大領域的需求之下,近期陷入緊缺。茂迪董事長葉正賢直言,漲價搶貨已不是新鮮事,不是價格多高的問題,而是根本買不到,他認為這波缺貨潮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目前IGBT主要由歐日大廠主導,以英飛凌市佔率超過32%居冠,日本富士電機安森美半導體東芝意法半導體等也是主要供貨商,相關公司多半是整合組件廠(IDM),並釋出委外訂單至中國台灣。其中,漢磊掌握IGBT芯片組件龍頭英飛凌大單,今年初調漲IGBT產線代工價一成左右,晶圓代工報價普遍回調之際,漢磊逆勢漲價,凸顯市況有回升的動力。

尖端DRAM關鍵材料:一年漲價300%

除了部分芯片有小幅漲價以外,近來也有原材料瘋狂漲價的情況,其中鉿的漲價幅度就頗大。

據悉,雖然DRAM的價格不斷走低,但尖端DRAM製造中使用的前端關鍵材料鉿,卻因供需極度失衡,導致價格持續上漲。

從需求來看,半導體、飛機、工業燃氣輪機葉片、核反應堆等多領域都需要用到鉿。

但從供給端看,增加鉿供給量並不容易。

首先這一金屬並不是直接從作為原料的礦石中生產的,而是生產鋯時的副產品,在這一過程中,鋯鉿比例僅為50:1。其次,法國和美國幾乎壟斷了鉿市場,其他國家則因國際環境問題而中斷生產,導致供給不足。

有半導體行業負責人表示,從2021年到2022年底,半導體用鉿的價格已上漲100%,且仍在維持非常陡峭的上漲趨勢。

路透社等外媒更指出,從去年初至今年初,全球鉿價已從1200-1400美元/公斤飆升至4500-4800美元/公斤——若以此計算,短短一年時間,漲幅最高或達300%。

為了降低漲價影響,傳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存儲芯片大廠在生產最先進DRAM時,也着手增加鉿的用量。而這兩家公司每年的鉿採購量都有100多噸。但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原材料漲價幅度相當大,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未來也難免受到影響。」

註:本文綜合科創板日報、集微網,台媒經濟日報,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之用,如有任何問題,敬請聯繫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