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緯創泰州工廠關閉:數百名員工現場辦理補繳登記手續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忻奇琪

4月26日,緯創位於江蘇泰州的工廠正式迎來閉廠。

一大早,工廠門口擠滿數百號人,都是前來辦理離職補償的員工在排隊拿號。

緯創股份是全球第三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大廠,也是蘋果的三大代工廠之一,曾手握蘋果、戴爾聯想等知名企業訂單,泰州廠(以下簡稱緯創泰州)於2009年開建,為蘋果提供LCD面板生產,總投資近10億美元,一時風光無限。

閉廠前夜,時代周報記者現場探訪緯創泰州廠區,偶遇一對年輕的工友情侶坐在宿舍區門口,他們購買了一張彩票,但並未中獎。

泰州廠4月3日啟動處理措施,這對情侶是第三批被遣散員工。在工廠給出的兩個選擇之間——轉崗至車程一個半小時的崑山廠或拿N+1離職賠償走人,他們選擇了後者,離開工作3年的地方,回到北方老家。

4月26日,現場還有300人來辦理最後的公積金補繳等相關登記手續,每個人匆匆進入會議室後,用幾分鐘的填報來結束與這家公司最後的緣分。

14年間,上萬名員工相聚在這裡,又陸續離開這座的工廠。最終,人去樓空。

空蕩蕩的人行天橋

N+1離職補償,全額補繳社保公積金

緯創泰州年報社保繳納人數顯示,泰州廠2016年為巔峰期,參與社保繳納人數17615人,到了2021年,社保繳納人數大幅下滑至1474人。14年間,員工人數從上萬人跌至千人左右。

儘管如此,閉廠消息仍然有些突然。

今年3月6日,緯創泰州公眾號「緯創人泰幸福」還在開展春季抽獎活動,拿出1888元的現金紅包、手機、空氣炸鍋、小米恆溫水壺等總價值5萬元以上的獎品犒勞員工。

抽獎後,閉廠消息傳來。最終,緯創給出N+1的離職補償方案。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離職員工均已拿到按N+1個月補償。但由於公司之前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公積金,引發離職員工要求公司按全額補繳的訴求。

外地打工人小沈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4月13日拿到N+1離職後,他從工友那裡得知公司對未離職員工補繳了公積金,這才知道自己此前未足額而是按最低工資標準來繳納社保,於是返回廠區想找公司協商補繳。

4月26日閉廠當日,小沈等多名員工再次來到工廠。他告訴記者,現場約有300人左右,大家從早上八點半開始排隊拿號,公司早已準備好補繳等相關登記手續,每個人進入會議室後只有幾分鐘就完成填報簽字。目前的方案中公司答應補繳社保公積金,並承諾兩周內會完成打款。

現場辦理補繳手續

告別已然是定局。

縱觀過去幾年,緯創的調整早有預兆。

或將進一步退出蘋果產業鏈

儘管緯創被打上「蘋果的代工廠」標籤,但實際上緯創是從2017年才正式抱上蘋果大腿,成為繼鴻海富士康)、和碩之後,蘋果第三大組裝夥伴。

拿下蘋果後,緯創同時積極進行產業升級,開發多類產品線,業績短暫達到一個小高潮。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僅3C類產品占營收90.58%,超過上一年總營收6599億新台幣,達到7500億新台幣,總營收突破8300億新台幣。

緯創泰州作為iPhone LCD面板的LCM代工商生產基地,也有輝煌的過去。

但近年由於蘋果產品的迭代和供應鏈的調整,部分果鏈公司很是受傷。

歌爾股份曾在2022年1月因丟失部分蘋果訂單,市值一日之內蒸發79億元。公司公告稱丟失蘋果訂單對2022年度營業收入影響預估約33億元。

瑞聲科技也是果鏈代工廠,在2010年拿下瑞聲科技蘋果零件訂單。2011年當時的瑞聲科技首席財務官莫祖權(Richard Mok)曾對媒體表示,蘋果是瑞聲科技的最大客戶,瑞聲科技有超過25%的營收來自於蘋果的業務。

之後瑞聲科技股價步步走高,2017年市值巔峰時期高達2000億超過同為代工廠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但近年由於蘋果訂單減少,瑞聲科技市值暴跌90%,僅剩200億。

蘋果公司的一舉一動對於果鏈代工廠來說可謂「生死攸關」。緯創的幸運在於並未將所有營收期望押注在蘋果身上。

2017年拿下蘋果之前,緯創的客戶已包括了IBM、聯想、戴爾、宏基等,且生產多為高端線,所以果鏈的重創讓緯創很受傷,但目前看還不致命。

4月26日有最新消息傳出,蘋果iPhone15系列供應商包含和碩、立訊精密,兩者約取得iPhone15約27%的組裝份額,但消息並未提及緯創。

而在不久前,印度《經濟時報》消息,印度塔塔集團擬以最高約6.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緯創位於印度南部的生產設施,該工廠是緯創在印度的唯一蘋果代工廠。若交易達成,意味着緯創或將進一步退出蘋果位於印度的產業鏈。

起伏不停的環境中,緯創和代工廠們將走向何方,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