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光陰」廣東第7支職業足球隊來自籃球城!東莞足球的前世今生

11月29日,中冠聯賽五華賽區進行了決賽,最終廣東良和堂以1比0擊敗四川華昆榮膺冠軍,他們也成為全國首支衝上明年中乙聯賽的業餘球隊。廣東良和堂是一支東莞球隊,也是目前廣東省內第7支職業足球隊。東莞,是當今著名的籃球城市,但其實也是廣東足球地理坐標上不能忽視的地方。

珠三角地區歷來有足球傳統,除了廣州、佛山這些龍頭地區之外,即使東莞也非絕對的「足球沙漠」。 比如解放前,東莞就曾誕生過「鐵腿」孫錦順、黃美順兩名國腳,他們都代表中國參加過1936年的奧運會足球賽。 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後,東莞曾經做過廣東宏遠隊的主場,而宏遠也是東莞的本地企業,所以東莞從不缺乏足球基因。

孫錦順(前排右2)、黃美順(中排中間)代表中國隊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

2003年,作為東莞市南城區體委主任的覃東租借了一支小球隊,球員來自五湖四海。覃東最早在佛山隊踢過甲B,後來也做過生意、教練和經紀人,他的夢想還是搞職業足球。當時,他帶這支小球隊的目標是要為東莞備戰2010年的省運會男足賽,進而變成職業球隊。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群當時只有10歲的小球員經過7年專業訓練,在2010年惠州舉行的第13屆廣東省省運會男足決賽上,以2比0擊敗了廣東省內的霸主廣州隊,代表東莞市創造了省運會歷史上首次問鼎足球冠軍的新歷史。這支「東莞南城隊」當時在日本青訓優秀教練倉田安治的率領下,培養出了楊超聲、廖力生葉楚貴、王睿、方鏡淇、張興博、廖均健、胡威威等後來成為各級國字號球隊的優秀球員。2011年的城運會,麥超率領的廣州隊居然以東莞南城隊的球員為班底組建,最終拿到了亞軍。

這支擁有如此巨大發展潛力的年輕球隊,從2011年開始報名參加乙級聯賽。當時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東莞南城令人意外地在南區突圍,在全國總決賽1/4決賽中淘汰了當時沖甲大熱撫順罕王隊。雖然在隨後的半決賽中不敵重慶FC,無法實現沖甲之夢,但他們打到季軍的表現已讓外界感到十分驚訝。 不過,對於覃東來說,2012年要繼續打中乙必須籌到更多的贊助費用。「東莞始終沒有職業足球的氛圍,當時新世紀出資贊助500萬元,這筆錢已經足夠他們養一支女籃隊伍了,但養一支中乙男足,還是有着不少困難。」覃東回憶說。無奈之下,覃東只能節衣縮食讓球隊堅持打完了該賽季的中乙預賽階段比賽。 為了維持生存,覃東在這個賽季的中途甚至就早早地把廖均健賣到了廣東日之泉。到賽季末,他還把方鏡淇、李偉新、胡威威、廖力生、楊超聲、王睿、張興博被7人打包賣給了廣州恆大;隨後廣州富力也帶走了張晨龍和向嘉弛。

然而,南城隊在2012賽季結束過後依然沒能找到贊助,也沒有得到東莞當地政府的任何支持。於是,覃東不得不拉上隊伍的剩餘人馬前往梅州,成立了梅縣客傢俱樂部。覃東當時選擇梅州,是梅州政府在政策方面有着不錯的支持。梅縣客傢俱樂部最終把主場將落戶梅縣曾憲梓體育場,訓練基地設在雁洋鎮。為了進一步提升球隊實力,俱樂部還吸收一些梅縣籍的優秀運動員,同時與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合作,引進其預備隊的球員補充隊伍。 這一個賽季,對於覃東來說是可以得到安慰的,球隊的發展相對比較穩定,最終雖然沒有沖甲成功,但畢竟安定了下來。2014賽季,梅縣客傢俱樂部得到廣東俊誠汽車集團冠名贊助,聘請了日籍足球教練津越智雄,從富力引進了兩名有中超經歷的梅縣籍球員黃隆李靈威,並從廣州恆大租借了部分球員。雖然如此雄心勃勃,但梅縣客家卻連中乙的決賽階段都打不進,沖甲依然功虧一簣。 在這樣的背景下,梅縣客傢俱樂部開始失去了政府的青睞。覃東在2014年年底繼續四處為了球隊的前途而奔忙。覃東回憶說:「當時我已經遊走了省內多個城市,包括東莞、佛山、惠州、深圳,但是都沒能得到任何支持的回應,最終我打算把球隊拉去海口。因為當時認識了一位企業家是海南臨高人,他在廣州做生意。對於想要出手幫助梅縣隊的原因,他表示希望能為家鄉的足球做點實事。海南還沒有參加過足球的職業聯賽,中國足球的版圖也缺少海南,我希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帶動海南足球的發展。」 但正當覃東準備把梅縣客傢俱樂部拉去海口的時候,梅州當地政府喊停了這次行動。2015年3月,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整體收購梅縣客家足球俱樂部。完成收購後,俱樂部的名稱不變,隨之聘請了原深圳健力寶隊球員、曾擔任深圳紅鑽隊助理教練的王宏偉擔任主教練。俱樂部除了加大在引援方面投入外,還進一步挖掘梅州本土球員。但可惜的是,一個賽季之後,梅縣鐵漢止步中乙1/8決賽,依然無緣中甲。

直到2017賽季,梅縣鐵漢終於衝上了中甲,但2019賽季之後卻因為陷入財務危機而解散。這支擁有「東莞基因」的足球俱樂部從此消失於中國職業足球的歷史長河裡。

東莞南城從職業足壇退場之後,東莞的足球血脈只有在青少年足球培訓方面得到接續。2015年,是中國足球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的一年,職業聯賽蓬勃發展,民間青訓亦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即便是在東莞,也有不少民間青訓俱樂部相繼成立。其中,甲A聯賽射手王胡志軍就是東莞民間青訓的一名「尋夢人」。「胡椒」在東莞青訓默默耕耘多年,曾在2008年帶領東莞聯華征戰香港甲級聯賽,之後俱樂部買殼給成都謝菲聯,所以胡志軍從2010年開始投身青訓,2018年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胡志軍足球俱樂部」,目前已向廣州恆大、廣州富力、上海上港等中超俱樂部梯隊輸送了多名優秀苗子。

而財力雄厚的東莞麻涌鎮則在政府牽頭下開始狠抓青訓,利用當地的中小學資源,逐步搭建起多支青少年足球梯隊,在省內和國內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2016年以來,麻涌青少年足球隊陸續向國家隊輸送了多名優秀人才。 2016年10月,廣東融易創新投資集團為未來5年共注資650萬,與麻涌鎮U15、U12、U8等3支青少年足球隊共建合作,組建「東莞麻涌融易足球隊」。 同時,深圳市足球俱樂部與東莞麻涌鎮體育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麻涌U17足球隊550萬轉會深足,從此走向職業化道路。

2019年,東莞麻涌奪得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業餘俱樂部U18組冠軍。此時的麻涌,已經不滿足於做青訓小作坊為職業俱樂部輸血的模式,決定正式更名為廣東良和堂足球俱樂部,展開了重返職業聯賽的征程。 俱樂部由東莞市知名企業中天、光大、良和堂、泰和聯合持股,旨在為振興東莞足球保留新生代力量,立下「一年沖乙、三年沖甲」的目標。 2020年8月,廣東良和堂奪得廣東省超級聯賽冠軍之後,獲得了征戰下半年重新開賽的中冠聯賽資格。 今年中冠聯賽受疫情影響,全國只有16隊報名參加,分成四個小組角逐。其中五華賽區有兩個小組、梅縣賽區有兩個小組,兩個賽區的前兩名都可以獲得參加明年中乙聯賽的資格。

在前中國國奧男足助理教練王賀龍帶領下,球隊創造了本屆中冠5戰全勝的紀錄,獲得五華賽區的冠軍。因廣東良和堂的積分已遠超梅縣賽區的冠軍隊,因此穩獲2020中冠聯賽總冠軍。這個成績也令廣東打破了中冠聯賽創辦三年以來江蘇省對冠軍的壟斷(2018泰州遠大、2019南京楓帆),為廣東職業足球爭取了榮譽。

此前,廣東共有廣州恆大、廣州富力、深圳佳兆業、梅州客家、深圳壆崗、廣東輝駿女足6支職業球隊。隨着廣東良和堂沖乙,廣東的職業足球隊增添到7支,這也是東莞在2012年之後重新出現職業足球球隊。 對於廣東良和堂隊中多名年輕球員來說,如今沖乙的成績是對他們多年堅守的回報。出生於2001年的吳劍飛、吳志輝、吾拉合提、藏哈爾等,自8、9歲起就來到東莞,先後輾轉松山湖、麻涌,歷經艱辛,從未放棄足球夢想,未來他們或許將代表東莞足球繼續衝刺更高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