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禹宣強調,台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左)的背後是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右),但蔡卻忘了她背後的黃雀是民意。(台灣「中時新聞網」資料照)
民進黨當局今年超征4500億(新台幣,下同)稅收,連民進黨民意代表都主張「還稅於民」,但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日的元旦談話,卻明示要將稅收用來填補財務空洞。台灣媒體人張禹宣強調,蔡英文不甩眾家民意代表的提議,卻沒料到自家英系民意代表大肆反撲,不願替其背書買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2024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至,自家民意代表得面對選票的檢視與負責,此時的脫勾不但象徵「改朝換代」的開始,台灣地區立法機構淪為「橡皮圖章」的時代將徹底過去,蔡英文背後的民意才是真正的黃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張禹宣表示,「還稅於民」的爭議持續炎上,整起事件的始末點發生於12/10,台當局財政部門由蘇建榮所公布的報告,預估今年稅收將超征4500億元,第一時間定調「不會發放」。隨後蘇貞昌行政團隊,卻率續放出正在「跨部門研擬」,甚至在新聞媒體上力主「N倍券」的構想,不料第一時間積怨已久的「正國會」與「英派」,卻跳出來串連,用「發放現金」的構想,對蘇貞昌投下「倒閣」的不信任票,拒絕背書狠狠洗臉。
張禹宣提到,蔡英文也趁勢而為,宣布針對「經濟議題」召開台灣安全會議,將本屬於台灣地區行政機構職權的稅收問題,一把抓在手心,蔡英文不惜逾權也要力壓「憲政」體制的劃分。只有一個目的,向蘇貞昌宣告「權力是我給的,隨時我都能收回」,並且公布稅收將用來填補稅收財務的空洞,不甩眾家民意代表的提議。但蔡英文卻忘了,台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的背後是台灣地區領導人,但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背後,卻是「民意」。
張禹宣指出,當蔡英文專權武斷之時,千料萬料就沒料到,自家「英系」民意代表卻在大肆反撲,開第一槍呼籲「注意老百姓的失落」,甚至抨擊離民意太遠,不願替其背書買單。甚至有不具名綠營民代喊話,不惜要「逼宮」蔡英文,讓蔡英文替自己的決策負責,直接面對民意。
張禹宣強調,種種跡象不但證實「蔡英文王朝」的權力鬆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2024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至,蔡英文不須再次接受民意檢驗,但自家民意代表得面對選票的檢視與負責,此時的脫勾不但象徵「改朝換代」的開始,更意味着民進黨過去,由行政團隊強勢主導,讓台灣地區立法機構淪為橡皮圖章的時代將徹底過去,不管蘇貞昌也好、蔡英文也罷都註定成為過去式,民意才是真正的「黃雀」。(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