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這一個月來網絡發生的事情,總是感覺不太尋常,關於疫情防控輿論熱點話題,總是一茬接一茬的無窮無盡,先是「李少莉事件」,再到後來的鄭州疫情防控問題、劉紅英的爆火以及石家莊的「躺平」,無不受到網友們的冷嘲熱諷,開始的時候我總以為是疫情來的太久了,這只不過是群眾釋放心中壓抑的一種方式而已,可後來越想越迷糊越想越不對勁。
李少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防控說明會上,因為「點讀」受到輿論的質疑,又有細心的網友爆料其戴的一對梵克雅寶品牌的耳環價值三萬多,便一下引爆了網絡,甚至都驚動了國外媒體,其火爆程度不言而喻。自此網友們開始深扒李少莉的過往,有人質疑其升遷太快,有人質疑其收入來源不正,有人嫌她打扮太過精緻,甚至將她的家人統統「人肉」了一遍,由於造成的影響過大,當地紀檢部門對其展開了調查,可一個月過去了,始終沒有關於她任何違法亂紀的消息,這說明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誤解她了,相比李少莉的精緻受輿論指責,後來的呼和浩特疫情防控發言人卻因為素顏朝天而倍受嘲諷。
如果李少莉的事情引起巨大反響這有情可原,可接下來劉紅英因為錯過女兒「成人禮」而傷心哽咽,遭受到輿論的群起攻之就有點耐人尋味了。憑心而論,將這樣的事情拿出來跟群眾博取同情,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但事情的本質對於平常時期來講,萬不可能火爆到那樣的程度,甚至接替「李少莉事件」坐上了熱搜的頭把交椅。
鄭州疫情的無差別防控確實缺乏人性化,自此網絡上出現了大量要求「全面放開」的聲音,可石家莊的「躺平」又受到了輿論們的口誅筆伐,一時間輿論風向變得漂浮不定,網友們的口味也變得眾口難調了起來,似乎有人在影響着輿論的動向,有人在主導着煽動暴力情緒。
北京市東城區的退休老頭一句「起風了」,似乎點醒了很多的人,原來「境外勢力」和「顏色革命」這兩個建國初期經常出現的名詞並未隨着那個時代遠去,而是時時刻刻的伴隨在你我身邊,他們不希望我們抗疫成功,他們希望我們自己內部先亂起來,從而達到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太贊同這樣的說法,這退休老頭的視頻一出,立馬遭到了很多人的冷言嘲諷,比如說這退休老頭「陰謀論」、「被迫害妄想症」以及「找背鍋俠替罪羊」等等,類似的作品在網絡平台真可謂是一呼百應,光圖片顯示的作品點贊支持的就有四萬人次之多,可見麻痹大意之人何其之多,地球對面的「山姆」,可是把如何打壓分裂我們說在明面並且提在日程上的。
如果實在不相信「陰謀論」,你可以去看敘利亞,你可以看下伊拉克,順便問一下俄烏是如何離心離德的,還有朝韓是如何劍撥弩張的,當然,你還可以評價一下「香港暴徒」是怎麼回事。
相比這些人的麻痹大意,有些人就顯得比較神經質了,近日看到一篇關於瀏陽市街道辦廖主任入室打人事件的作品,其內容明顯表示廖主任事件背後的推手是「境外勢力」,製造國家幹部打人事件,為了抹黑國家形象、否定國家抗疫政策等等。
關於這篇作品的表達的意思就有點搞笑了,這起事件很明顯就是一囂張跋扈的街道辦主任的「本色出演」而已,這確實摸黑了國家形象,但跟「國外勢力」有本質上的區別,若非要把這起事件跟「國外勢力」關聯起來的話,那就是事件的挑起者危某,受到了某些聲音的煽動,心裏憤憤不平,然後去砸壞了其小區物業的一把鎖而已。
然而,危某的做法只牽扯到民事糾紛,依法賠償便是,再嚴重點就是妨礙正常的抗疫秩序,這一點依法追求也完全可以啊,重點是依法追究,而不是「依法打人」,國家沒有賦予任何官員打人的權利。
廖主任攜3名巡防隊員入室毆打危某,行為何其惡劣,對其追究刑事責任,量刑處罰毫不為過,可從瀏陽市紀檢委通報的處理結果卻只是開除黨籍政務降級。
由此可以看出,廖主任打人事件是跟「境外勢力」扯不上關係的,這完全是一起囂張的「法外狂徒」依靠權利之便,攜聯防隊員入室大人的刑事案件,由於三位聯防隊員並未出手,所以還夠不上「犯罪團伙」的稱謂,但廖主任的刑事處罰絕不能免,追其知法犯法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