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心裏都有疑問,若全面放開疫情管控,國內會是怎樣一個情況?
在這方面,台灣省是個極佳的參照系,兩岸人民一脈相承,無論人種還是體質,兩岸人民都是完全一樣,因此今年初至今,台灣省放開後的各項統計數據具有較強的參考意義。
截止2022年,台灣人口總數約為2300萬人,下圖是島內統計的今年1-11月各項疫情數據,非常有代表性。
在這張統計圖上,島內各年齡階段的輕重症人數、死亡人數一覽無餘。
如圖所示,今年1-11月島內感染人數共計822萬例,佔台灣人口總數的35.7%,即放開後一年內,台灣感染人數約為三分之一。
在這822萬例中,輕症及無癥狀人數約為819萬人,佔總感染病例的99.55%,剩餘中症及重症人數合計為37093人。
需要說明的是,島內採用的是WHO的輕症判斷標準,住院吸氧的情況算輕症,所以島內的中症其實就是我們這邊的重症,重症算是我們這邊的危重症,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
台灣省的統計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統計了各年齡階段的重症和死亡人數。
從圖上我特意標識出的紅框內容可以看到,重症人數為15759人,然後其中有13442人死亡,這兩個數字相差不大,可見一旦進入重症範疇,基本上就是半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這與世界各國的情況是一樣的,重症病例死亡率較高。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死亡病例呈現出兩頭多,中間少的情況,即越是高齡和低齡人群,死亡幾率越高,而高齡人群的死亡幾率又比低齡人群要高。
按圖上顯示數據,我大概統計了一下,低於20歲的病例重症人數為304人,如以台島2300萬人口算,20歲以下人群的重症比例為十萬分之一點三,即10萬人里有1.3人會成為重症。
然後低於10歲人群的總人口重症比剛好為十萬分之一。
50歲以上人群的重症人數最多,為14809人,佔台島總人口比例為萬分六點四。
綜合所有重症人數,島內重症病例佔總人口比例約為千分之一,這個數據和日本、韓國兩國的情況差不多,這充分表明,黃種人感染奧密克戎的重症率差不多就在千分之一左右。
以上就是對台灣省疫情數據的分析,將感染人數、重症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分別乘以60-70倍,很可能就是國內放開後的情況。
寫這篇文章,本人不帶任何立場,只是通過台灣省的客觀數據來大致推演我們放開後的景象。
個人認為,無論將來防疫政策如何變化,每個人都應對放開後的前景做到心裏有數,特別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可以通過台灣省的數據對比,來評估自己家人感染後的重症幾率,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生死攸關,不可能不關心。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大家最終作何選擇,在下無法越俎代庖,只能將客觀數據放在這兒,由大夥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