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語言通用單詞記憶法:重點關注元音



特別提醒: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利用英語學習數理化,考入理想的大學。重點衝刺科大少年班(基本條件:16周歲前參加高考)和國外著名大學。


請家長朋友牢記:現代英語60%以上的單詞有拉丁語希臘語根源。在科學上,90%以上的單詞源自拉丁語和希臘語。


從根本上說,真正解決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單詞問題的最基本任務是認識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常用構詞部件(相當於漢語中的偏旁部首)。


請家長朋友一定要讓孩子盡量多聽母語者的發音,特別是母語者演唱的歌曲。


想通過英語學習科技知識,越早認識希臘字母越好。


在繼續本課程之前,請先閱讀《小學生同步玩轉英語拉丁語希臘語發音》。


特別提醒:本教程在電腦大屏幕上觀看效果最佳。


早晨鍛煉,看到一群人在跳舞,音樂唱到「扎西德勒」。


可以很明顯地聽出來,「德」對應的讀音是[te],「勒」對應的讀音是[le]。


扎西德勒(藏文: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威利:bkra shis bde legs)是西藏文化圈常用的問候語,在中國四省藏區、不丹、印度錫金邦及尼泊爾部份地區使用。漢語將之音譯作「扎西德勒」。


藏語的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實際上是由བཀྲ་ཤིས་ ་和བདེ་ལེགས組成。


詞源:བཀྲ་ཤིས (bkra shis, 「good fortune, benediction」) +‎ བདེ་ལེགས (bde legs, 「bliss and happiness」)。


如果我們認識國際音標,就可以很輕鬆地學會讀藏語的བཀྲ་ཤིས་བདེ་ལེགས་(拉薩音國際音標:/ʈ͡ʂə˥˥.ɕi˥˩.te˩˧.le˥˩/)。


我們重點學習བདེ་ལེགས的發音,在古西藏語中讀/*bde.leks/,拉薩音中讀/te˩˧.le˥˩/。


忽略聲調,藏語的བདེ་ལེགས拉薩音讀音和拉丁語的tele,國際音標[tele]是一樣的。


請家長朋友牢記:漢語拼音的p、t、k對應古典拉丁語的ph、th、ch,古希臘語的φ、θ、χ,國際音標[pʰ]、[tʰ]、[kʰ]。


拉丁語的h和國際音標右上方的小h表「送氣」。


漢語拼音的b、d、g對應國際音標[p]、[t]、[k],拉丁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的p、t、k,希臘語的π、τ、κ。


在英語中,至少有6個輔音字母讀音中含有[e](美式為[ɛ],對應漢語拼音的ê)。

通過用耳朵聽和查詢國際音標,我們可以了解:藏語的བདེ་ལེགས的讀音和漢語中的「德勒」讀音的區別是挺大的。


前一陣子,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有很多人喊「烏拉」。


它實際上是俄語Ура(國際音標[ʊˈra])的音譯。


俄語的y讀[ʊ],而p讀[r],對應拉丁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的r,希臘語ρ。


就像把拉丁語的Roma翻譯成「羅馬luoma」,漢語把俄語的ра[ra]翻譯成「拉la」。


實際上,俄語的ра[ra]對應拉丁語的ra,希臘語的ρα。


「Ура!」是蘇聯和俄羅斯軍人在閱兵時發出的戰吼聲音,用來表示必勝信心,此外它也有喜悅、高興之意。


除了俄語,其他語言中也有類似的發音和含義,例如德語的hurrah、英語的hurrahhuazah、huah、huzzah以及法語的hurrah。


根據《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章程》,如果上級指揮官向士兵表示祝賀以及上級向部隊士兵頒發戰旗時,士兵要發出三聲「烏拉」作為回應。


人類學家傑克·魏澤福認為,英文的huzzah是來自蒙古語中的Huree,並由蒙古軍人使用,13世紀蒙古帝國擴張時Huree傳播到全世界。它和「阿們」以及「哈利路亞」一樣是一種讚美詞,在人們演講或祈禱結束時會說出這個詞。


在很多抗日影視劇中,日本人經常會說「八嘎雅鹿」,其實是日語「馬鹿野郎(ばかやろう)(ba ka ya ro u)」的音譯。


「八嘎」實際上是日語「馬鹿」的音譯。據說是源自《史記》中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


日語中把連馬和鹿都分不清的愚者叫做「馬鹿(國際音標[ba̠ka̠])」,意思是「笨蛋」、「傻子」。


日語中,詞中的p、t、k通常讀漢語拼音的b、d、g。


所以這裡的[ka]音譯成「嘎」。


事實上,日語中的「ばか」一詞是由梵文中表示「無知」「迷妄」含義的「莫迦(ばくか)」(ba ku ka)、「募何(ぼか)」(bo ka)音變而來。日本的鎌倉末期使用。


【詞源】Probably originally a transcription of Sanskrit मोह (moha, 「folly」), used as a slang term among monks.


印地語中,मोह讀/moːɦ/,古典梵語中讀/ˈmoː.ɦɐ/,吠陀梵語/mɐ́w.ɦɐ/。


日語中的「野郎(やろう,國際音標[ja̠ɾo̞ː])」,意思是「野孩子,野種」。


日語的男子名中常用「~郞」:


郎ろう • (-rō)

suffixes certain male names

鷲郎 ― Washirō

太郎 ― Tarō

一郎 ― Ichirō

二郎 ― Jirō

次郎 ― Jirō

三郎 ― Saburō

桃太郎 ― Momotarō

小三郎 ― Kosaburō

源三郎 ― Genzaburō

四郎 ― Shirō

総一郎 ― Sōichirō

小四郎 ― Koshirō

五郎 ― Gorō

小五郎 ― Kogorō

六郎 ― Rokurō

七郎 ― Shichirō

八郎 ― Hachirō

九郎 ― Kurō

十郎 ― Jūrō


在中國歷史上,對漢語影響最大的外語應該是梵語。


由於佛教的引進,漢語中有大量的梵語音譯詞。

英語中的x實際上源自拉丁語,讀[ks]。


拉丁語的x通常是詞根尾部的c或g加表「主格」的後綴-s的產物。俄語中通常寫成кс。


【英語】Marxism[ˈmɑːksizəm]n. 馬克思主義

拆解:Marx+ism。


【俄語】марксизм(國際音標[mɐrkˈsʲizm]) маркс`изма- -ленин`изма〔陽〕馬克思列寧主義.


拆解:маркс(Marx)+изм(ism)。

只要您願意,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掌握8個俄語字母。


【俄語】ленинизм(國際音標[lʲɪnʲɪˈnʲizm]) 〔陽〕列寧主義

拆解:ленин+изм(ism)。


詞源:Ле́нин (Lénin,列寧,國際音標[ˈlʲenʲɪn]) +‎ -и́зм (-ízm,-ism)。


註:-ист(-ist)表「~者」,-изм(-ism)表「~主義」。


俄語的Ле́нин和漢語的「列寧」讀音比較接近,認識國際音標就可以更準確地學習俄語發音。


「杜馬」源於俄文的Дума;而Дума又來源於俄文動詞думать,意為「考慮」或「思考」。


如果我們了解,俄語的ду讀[du],ма對應拉丁語和漢語拼音的ma,就很容易掌握俄語單詞дума。

俄羅斯聯邦會議國家杜馬(俄語: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собр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簡稱國家杜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是俄羅斯的下議院,為俄羅斯聯邦會議兩個組成機構之一,有450個議席。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常設立法機構,主要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參加議員的資格為最少21歲以上的公民,任期五年。


【俄語】дума(國際音標[ˈdumə]) 名詞 杜馬 〔陰〕⑴思想,思索,思維. погруз`иться в ~у陷入沉思. пов`ерить (кому) сво`и ~ы 向…吐露自己的思想. ⑵烏克蘭的一種民歌


詞源:Inherited from Proto-Slavic *duma (「thought, care, council」), from Germanic, possibly Proto-Germanic *dōmaz (「judicial decision, act, thought」), Gothic (dōms, 「judgment, act, thought」), (dōmjan, 「to judge」), (dōm, 「council, thought」). Also compare modern German -tum, English -dom, deem.



俄語詞根дум-和英語單詞deem,後綴-dom同源。


【英語】kingdom['kɪŋdəm]n. 王國; 王權; 君主身份; 天國

拆解:king+dom。


-dom: From Middle English -dom, from Old English -dōm (「-dom: state, condition, power, dominion, authority, property, right, office, quality」, suffix), from Proto-Germanic *-dōmaz.


【英語】freedom['frɪːdəm]n. 自由, 特權, 坦率

拆解:free+dom。


【俄語】думать(國際音標[ˈdumətʲ]) 動詞 想、想念、考慮、認為、以為、懷疑


拆解:дум+ать。


詞源:Inherited from Proto-Slavic *dumati, a loan from Proto-Germanic *dōmijaną (「to judge, think」) (whence English deem).


【英語】deem [diːm]vt. 認為;想;判斷;以為

He deemed it his duty to help.他認為助人是他的責任。


詞源:From Middle English dẹ̄men (「to judge; to criticize, condemn; to impose a penalty on, sentence; to direct, order; to believe, think, deem」), from Old English dēman (「to decide, decree, deem, determine, judge; to condemn, doom, sentence; to consider, examine, reckon, think; to prove; to compute, estimate; to declare, tell; to glorify, praise」), from Proto-Germanic *dōmijaną (「to judge, think」), from Proto-Indo-European *dʰeh₁- (「to set, 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