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6.2%可轉3.7%可省幾十萬?這裡又暗藏何種玄機?

金融幫消息:最近,各大社交平台關於轉貸的廣告越來越多。對於5-6%房貸利率人來說,可以「轉」成4字頭甚至是3字頭,乍一聽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說不心動絕對是假的。誰都希望自己的房貸利率能夠低一點,再低一點。畢竟房貸的期限最少10年最長也要30年。每個月少一點,到最後也會是一筆天文數字。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今年8月份,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1年期LPR為3.65%,5年期LPR由4.45%下降至4.3%。1年期下調5個基點,5年期下調15個基點,比預期還多了5個基點,超出預期。隨後多家銀行開始執行首套房最低4.25%的房貸利率,創下歷史新低。對比以往6%以上的高利率,不少網友自嘲「大冤種」、被割韭菜。

根據上圖為例,貸款100萬,按揭30年,4.25%利率照比6.25%,總本息減少60萬元,月還款減少1666.67元。如貸款200萬。月還款額減少1666.67*2=3333.34元,總本息減少120萬元。

在此巨大差異的背景下,特別是高位站崗的購房者,紛紛尋找能降低利率的辦法,同時也被降低利率轉貸的廣告所吸引。

「轉貸」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近期,很多粉絲通過後台留言諮詢個人住房貸款「轉貸降息」的事情。出於職業的敏感性,我們查看目前個人住房貸款的相關政策,又做了一番調查。因此「金融幫」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台出現很多轉貸的廣告,以「降息成功」,「房貸利率5.8、6.2轉3.8」,「100萬節省23萬」,「每月少還2000多」,「有房產就行」等廣告詞層次不窮。而醒目的標題更是直戳購房者最弱軟的心弦,直指購房者的錢袋子,着實誘人!

首先,購房者絕大多數對政策的了解是不夠清晰。當大家看到各種吸引眼球的廣告信息時,潛意識裡都以為是利率降了,可以向銀行從新申請新利率的還款方案,然而並不是這樣。

根據目前相關規定,凡是「首房首貸」,後面繳存了公積金,達到符合的條件後,就可以把商業個人住房貸款申請轉成公積金貸款(商轉公),公積金貸款的利率3.35%左右。除了上面有條件「商轉公」之外,利率直接由6.2%轉到3.8%,目前沒有這項政策出台,

經過「金融幫」調查發現,所謂的「房貸利率5、6開頭轉成3開頭」,實際上是一種打擦邊球的作法,偷換概念轉成經營貸。結清房貸後辦理解押,然後再到銀行重新抵押申請經營性貸款。由於相關的政策支持經營貸利率較低,這一來一去就起到了降低房貸利率的目的。細算算利率確實能降低很多,算下來也確實能省很多很多錢。

通過各銀行梳理,經營貸普聯利率4%以下,還款方式照比房貸更多樣化更靈活,資金使用率更高。以「先息後本」「隨借隨還」「一次性還本付息」「按期付息還本」等為代表。總而言就是提前還掉按揭,再轉成利率低於4%的經營貸。這麼低的利率,這麼靈活的還款方式,所以深受大家的關注。

針對上述情況是否可操作?有無風險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經營貸的必備條件:一、房子得有房產證(購房合同不行);二、房本是在未抵押、未執行查封的狀態(可進行自由交易);三、自己或者直系親屬名下要有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四、徵信要良好,有的銀行對負債率也有要求。

根據上面所說的情況,大家應該明白不夠條件的照樣不能轉。如果你剛好夠條件,那麼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如果你僥倖辦理成功,並不是萬事大吉,雖然省錢了,利息變低了,但同樣也會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現有:法律風險,抽貸、斷貸風險,後期利率上浮等風險。

「金融幫」提醒大家:不夠條件的千萬別硬往上湊,費時費事費錢擔風險。夠條件的也要三思而後行,雖然能省錢,能省很多錢,但是要承擔的風險不比硬湊的風險小多少。兩者無論是哪種,一旦出現風險問題都足夠喝一壺,絕非危言聳聽。

一、法律風險

為止「金融幫」諮詢了銀行專業人士:經營用途貸款、個人信用貸、個人消費貸、信用卡等資金流入房地產,是明文規定的禁止行為也是違規行為。通過這種方式「轉貸」,已經構成變相將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目前銀行對於資金的流向重點關注重點審查,尤其對剛解壓的房產,貸前會很仔細的審查其資金來源,貸後也會審查其資金流向。

去年3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住建部三部門曾聯合印發《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同時對於硬湊條件的這一類,法律風險係數會更高,因為你要註冊新的執照,這裏面涉及到稅務、記賬、對公流水、工商檢查等,這些都有可能出現問題。而一旦發現有虛假經營或者其他問題,不僅僅是面臨提前收回貸款那麼簡單,更有可能涉及到騙貸的刑事責任。

二、抽貸、斷貸風險

抽貸:硬湊條件這一類就不多說了,銀行發現相關問題,肯定會要立即收回貸款,讓你提前還貸。同時如銀行審查到你的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也會立即收回貸款。這就是抽貸的風險。

斷貸 :「金融幫」通過各銀行梳理,經營貸實際授信最多10年。而授信期限不是貸款期限,大部分都需要每2-3年就要續貸一次,甚至有每年續貸一次。續貸一次就意味着還一次本息並且查詢一次徵信,如果這期間你的徵信出現問題或者無法拿出資金來過橋,就有斷貸的風險。

友情提示:如果你因為上述問題被抽貸、斷貸了,如果銀行收不回貸款會有什麼後果?看看市面上那麼多法拍房就明白了。在一個,不要想着銀行能睜隻眼閉隻眼,近年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因將個人貸、經營貸流入房地產市場被監管重罰的案例並不少見。

三、後期利率上浮等風險

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自簽訂合同起,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很穩定。但抵押貸、經營貸的利率,有這隨時上調的可能。同時如信貸資金被審查出來流入房地產市場,不僅僅會被銀行提前收回結清所有的貸款,更有可能要求支付違約金並利息翻倍這點也是很大的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