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3國全球頂尖技術盤點,韓國半導體,日本精密機床,中國呢?

科技永遠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至理名言在如今看起來仍舊不過時。可以說當今的國際市場,誰掌握了最頂尖的科技,就等於掌握了市場。韓國在半導體方面佔據優勢,日本精密機床、發動機領域獨步全球,而中國在諸多領域也佔據自身的優勢,亞洲三國在科技領域可謂是各具特點。

那麼韓國、日本賴以成名的科技產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又具體在哪些方面佔據全球領先地位呢?

一、韓國半導體發展之路

韓國半導體是韓國第一企業三星的王牌,更是三星手機暢銷全球的根本原因,但是曾經的三星根本算不上科技強國,甚至連半導體為何物都不知道。

美國為了名義上保護韓國,便在韓國進行駐軍,美韓兩國的關係越走越近。上世紀70年代,美國科技企業受限於成本,要對本國的製造業工廠進行業務轉移,而「聽話」的韓國成為了最合適的選址。

依靠着美國先進的科技,韓國人解決了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甚至幫助韓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達到了發達國家的行列。而隨着芯片事業的崛起,韓國成為半導體公司代工廠的最佳選址,三星更是脫穎而出,成為全球與台積電並肩的芯片製造強國。

而日本的發展軌跡與韓國有着相似之處。

二、日本機床事業的崛起

日本在二戰戰敗後,同樣被美國駐軍,美國在進行製造業外遷的過程中,除了選擇韓國作為選址外,還選擇了一個地方建造代工廠,這個地方便是日本。

不同於韓國大量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製造業,日本更加強調工匠精神,於是他們憑藉一絲不苟的精神在精密儀器製造方面屢屢突破,甚至成為了國際上一流的機床製造國家。

機床的高精細化生產,就意味着這個國家可以進行高精度的工業生產。於是日本瞅准了燃油車製造領域,研製出了比肩德國汽車的高性能發動機,更是誕生了類似於豐田、本田等優秀的日本車企,汽車售往全球,成為日本的招牌產業。

那麼作為亞洲三國中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最雄厚的中國,又具備哪些不可替代的優勢呢?

三、中國具備哪些工業優勢?

中國是全球智能手機需求最大的市場,這與中國完善的網絡建設脫不開關係。雖然我們在2G、3G時代都處於國際末尾,但隨着4G、5G技術的建設以及5G基站的鋪設,中國早已經在通信網絡領域實現了對於西方國家的超越,成為世界上5G建設最完善的國家。

其中發揮重大作用的企業便是華為,華為的5G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領先水平,就算是在被限制的時間內,甚至都獲得了過去3年歐洲5G專利申請第一名,其實力可見一斑。

中國第二個賴以成名的科技,便是中國的超級鋼技術領先全球。中國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中國基站的速度以及質量在國際上都享有不錯的聲譽,這與中國成熟完善的超級鋼製造生產技術不無關係。

中國第三個領先亞洲國家的技術便是新能源電池。要說這兩年來全球最火爆的市場,那麼非新能源汽車莫屬。中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發展迅速,與中國新能源電池領域取得的突破聯繫密切。比亞迪三電系統全球領先,寧德時代鋰電池能力強勁,這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助力。

而中國燃油車此前與日本燃油車有着鴻溝般的差距,原因便是中國機床技術有限,很難研製出高性能的發動機,這導致中國燃油車只能購買他國高價的發動機,且難以自研突破。但是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中國可以通過新能源從而實現對於日本車的超越,從而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佔據全球領先地位。

結語

韓國有半導體產業,日本有高精度機床,中國也有自身發達的新能源汽車、5G專利,亞洲三國都具備難以替代的工業優勢,但是中國完整的產業鏈以及低廉的勞動成本是日韓兩國不曾具備的優勢,因此未來中國可能憑此在國際業務競爭中佔據優勢。

對於亞洲三國在各自工業中的優勢產業,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大家覺得未來亞洲三國誰的工業體系會最為龐大?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