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蘇大強」,無錫最有錢!半年人均GDP突破9萬元,全國第一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餘思毅

近日,2022年上半年各個城市GDP陸續公布。據時代數據梳理,在人均GDP的統計中,無錫以9萬元排前20強城市之首。有網友曾戲稱:「江蘇都是散裝的,其中無錫人最有錢。」

據無錫統計局,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PD)6714.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6%。分區域來看,縣級市江陰宜興、市轄區新吳區作出了極大貢獻。

其中,江陰貢獻了2031.46億元,幾乎佔了1/3。論面積,江陰占無錫21.3%,論人口,江陰占無錫23.82%,上半年人均GDP11.40萬元。宜興則貢獻了1047.15億元。此外,與無錫高新區實行「區政合一」管理體制的新吳區貢獻了1087.26億元。

眾所周知,江蘇的縣域經濟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據2022賽迪百強縣榜單,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6席,分別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宜興。

「無錫的江陰和宜興都是百強縣,縣域經濟比較發達,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標杆。」8月4日,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耀時代財經表示。

陳耀認為,人均GDP這一指標是考察勞動效率,像人口與面積只佔了無錫20%的江陰竟貢獻了33%的GDP,說明這個地區的人口承載能力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其經濟結構的比較優勢突出,產業層次較高,經濟韌性大,因此人均GDP就高。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背靠長三角,布局高精尖產業

無錫位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地區中心,是沿江三大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就無錫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無錫統計局8月1日發佈的簡報稱:上半年面對新冠疫情多點散發和國際形勢複雜嚴峻的困難局面,全市上下深入落實黨中央「疫情防得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態勢,運行總體保持穩定。

據無錫統計局數據,分產業看,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分別佔48%與51.3%,這兩大部分分別實現了1.7%與1.4%的增長。

上半年,工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其中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金融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較好,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8.8%、17.2%。

無錫統計局進一步在《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簡報中指出,儘管受到疫情擾動,但上半年無錫轉型升級態勢未變,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新動能繼續成長壯大,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8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21.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增長16.1%,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2.8%。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1個百分點。

「無錫是製造業強市,尤其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較多,承接了眾多來自上海的經濟轉移。」陳耀對時代財經介紹,早在上世紀90年代,無錫就開始布局這些技術和高科技產業和研究項目,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其產業結構層次比較高。

陳耀還舉例子稱,上世紀90年代,在芯片製造方面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純晶圓代工企業就在無錫落戶,近兩年,在我們國家芯片短缺,無錫的相關產業鏈發揮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除了先進制造業的領先,與此配套的服務業也蓬勃發展。

據無錫統計局,1-5月,規上服務業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5%,快於規上服務業18.6個百分點。隨着「無接觸消費」需求大幅提升,網上零售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實現限上網絡零售額109.36億元,同比增長24.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42.1%,增速比1—5月份加快17.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267.8%,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72.3%,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15.0%。

根據《無錫市新興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無錫還將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以及高成長性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4個未來產業集群,聚力培育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地標性產業集群。

無錫日報報道,截至目前,無錫共有A股上市公司107家。時代財經查詢發現,根據Wind數據,大多行業為製造業中的汽車製造、機械設備、電子等,少數行業包括軟件服務、生態治理等。

陳耀指出,像無錫這樣,新興產業生產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大多以高附加值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其人均GDP都較高。「人均GDP是考察勞動效率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了12551美元,打破了12000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

縣域經濟的發達與韌性

從無錫各區縣的GDP表現看來,江陰作為傳統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總量處在各區縣領先地位,上半年江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2031.46億,同比增長0.7%。

江陰是江蘇省省轄縣級市,由無錫市代管。陳耀稱,江陰是國內縣域經濟的標杆之一,受疫情影響江陰在經濟增速方面放緩,不過由於過去經濟基礎較好、基數較大,因此增速不會很高。

此外,新吳區和宜興市上半年GDP也頗具看點。據悉,新吳區作為工業園區,工業經濟發達,國內外企業彙集,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等產業發達。宜興市也是縣域經濟的佼佼者之一,據人民網,宜興在電線電纜、環保水處理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逐步上升,目前分別達13%、40%以上。

中國新聞網,目前全國1800多個縣和縣級市,經濟總量佔到全國38%。據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2022年長三角百強縣分佈格局特色鮮明:長三角百強縣中,江蘇省佔40席,其全部縣(市)均入圍;浙江省佔38席,占其全部縣(市、自治縣)的71.7%;安徽省佔22席,占其全部縣(市)的37.3%。位次1-10名的百強縣江蘇佔6席,主要集中在蘇州市和無錫市。其中,無錫轄下的江陰市排第二,宜興市排第八。

宜興與江陰處於無錫的一北一南,就今年上半年來看,這兩地共貢獻了45.8%,也就是將近一半的GPD。

無錫市發展改革研究中心朱瑋2021年在《比較視角下江陰縣域經濟發展研究》指出,江陰民營經濟發達,製造業強,上市公司總數和募集資金總量均位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從龍頭企業看,2019年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江陰入選企業多達19家。江陰製造業排名前五的是黑色金屬冶煉、服裝服飾、化工、紡織、電氣機械行業,五大行業產值總量合計占江陰工業比重的52.6%。

但需要指出的是,先進制造業佔比較小是江陰的短板。據上述文章,江陰2019年在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3.21%、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6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2.8件、高層次人才數1.3萬人。因此江陰應加速依託錫澄一體化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縣城一邊連着城市,一邊連着鄉村,在經濟大循環體系里承擔了重要的橋樑作用。陳耀指出,無錫的經濟跟上海的關聯度非常高,上海的經濟活動在二季度受到了衝擊,對周邊幾個城市的影響也較大。縣城在這個過程中,展現了其靈活性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