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人均貸款、人均財富數據分享

人均GDP話題,一直很受歡迎。尤其是2018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9800美元,在今年還有望突破1萬美元,從而使得中國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但仍然有大量網友分不清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區別,往往將人均GDP就當成了人均收入。

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

GDP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不包括中間產品,是各行業的增加值。按收入法GDP的計算公式,GDP = 僱員報酬 + 固定資產消耗 + 生產稅和進口稅凈額 + 營業盈餘(混合收入)等。這裏面勞動者的報酬(即薪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和人均GDP差距還挺大的呢。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約為90.03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約為6.46萬元人民幣,按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接近9800美元。同期,中國的人均收入約為2.82萬元人民幣。

當然了,這個人均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即我們拿到手的收入,如果算上各種稅費什麼的,估計稅前人均收入就接近3萬元人民幣了吧。備註:以上人均算法都是包括所有人口的。

中國的人均存款、人均貸款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人民幣存款餘額已經達到了182.5萬億元人民幣,如果用來給13.95億人口平分,那人均存款餘額就約為13.1萬元人民幣——這個好高啊,我家怎麼沒達到呢?

如果您有這樣的疑問,那也不奇怪,因為這種算法誇大了中國老百姓的人均存款。因為,這182.5萬億元人民幣存款餘額是「全體中國的」,包括了中國老百姓,也包括了各自企業、團體、組織等。

真正屬於老百姓個人或家庭存款的實際上只是74.44萬億元人民幣(即住戶存款餘額),以此為標準計算,那中國居民的人均存款就是接近5.2萬元人民幣。如果您的家庭是4口人,那存款數量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就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了。

再看人均貸款。同樣的,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全社會的貸款總額為136.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屬於我們老百姓的居民貸款餘額約為47.9萬億元(大部分貸款都是企業、組織或其他部門的貸款),人均貸款約為3.43萬元人民幣。

那中國老百姓的人均財富呢?

按照瑞信研究院發佈的報告,2018年中國的財富總量達到了63.83萬億美元,在全球是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名。這樣粗略計算下,中國的人均財富就約為4.575萬美元——以人民幣計算則超過了30萬元人民幣。

人均超過30萬元人民幣的財富,看起來不少啊!但別激動,按照瑞信研究院的報道,去年全球財富總量已經超過360萬元美元,按照75.9億人口計算,全球人均財富是4.743萬美元——比中國人均財富更高啊!這就是說,我們的人均財富仍低於全球人均水平呢。

另外,按照瑞信研究院的報道,2018年美國人均財富超過32萬美元,英國人均財富超過20萬美元,日本人均財富接近20萬美元,德國人均財富接近15萬美元……。與人均GDP一樣,從人均財富角度來看,中國和他們的差距還是很大。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