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在北京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曹毅 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
投資年限:15年
投資數量:100+,代表項目包括位元組跳動、美團點評、鏈家集團、趣店集團、易久批、美麗聯合/蘑菇街、自如、車和家、牛電科技、回收寶、Zenjoy、Bluepay等。
2018年春天,有着投資圈奧斯卡之稱的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頒佈,人們注意到榜單上的兩個身影:位於榜首的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以及榜單歷年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生於1984年的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
從2014年曹毅離開紅杉中國創立源碼資本開始,就不斷有人用「最像沈南鵬的年輕投資人」來形容他。他們的共同特質包括對賽道的精準判斷、快速出手,以及在同批投資人中的卓越表現。
但現在還不是討論曹毅身上到底有多少沈南鵬的影子的時候。
評估一家由老牌基金分化出的新基金能否活下來,創投行業有自己的標準:看第三期基金能否募得起來。
源碼首期基金、二期基金開始收穫果實,2.6億美元三期美元基金和16億人民幣三期人民幣基金募集完成,「活下來」應該沒有問題。於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步入「成熟期」的源碼,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新挑戰?
「我們之前一直在求生存,現在稍微能喘口氣,去抬頭看看天;之前對眼前的事情應接不暇,現在可以多花一點時間想些相對長期的事情。」談話中,曹毅不時像一個「超級CPU」一樣在思考,「數據、算法、算力」是他不斷提到的關鍵詞,想要迎頭趕上機構化的趨勢,甚至成為行業中跑在前面的那部分,那就一定要系統升級。
從「自己悟」到聯機學習
2004年入行時,曹毅經歷了漫長的苦悶期,彼時VC行業的基礎設施比較差,互聯網行業處在千禧年泡沫破裂後的回暖初期,紅杉資本、北極光等一批VC陸續成立。
曹毅在台灣基金C Squared Capital找了一份P2P流媒體技術投資分析師的實習工作。其間他收穫不少,在此期間結識的搜狗CEO王小川、PPS創始人雷量、張洪禹等人,為他日後進入聯創策源積累下人脈資源。
但這段經歷也有遺憾之處,行業缺少可追溯的記錄和同行間等交流太少,摸索方法路徑都靠「自己悟」。曹毅只能抓住一切機會跟着老闆和其他同事去開會,觀察他們怎麼找項目,怎麼調研,怎麼判斷。
現在源碼內部每個月都有方法論培訓,讓年輕人在各環節如何「看得到、看得清、投得進、幫得上」。
曹毅相信,一家公司的最終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擁有什麼樣量級和質量的連接,擁有多少獨家、有價值的數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數據,他想要做的,是以比較低的成本把這些數據線上化,讓大家「聯機」,共同源源不斷地積累數據,直到形成足以成為每個人靠山的數據庫。
積累數據的方式有內外兩種。
對內,源碼資本建立了一套規則明晰、要求嚴苛的記錄系統,能夠翻找到每個項目從投資人開始接觸項目到最終做出投資決策的來龍去脈。
曹毅自己曾受益於這樣的記錄方式。2007年加入聯創策源前,王小川帶着他去見聯創策源創始合伙人馮波,出發前他給馮波寫了一封郵件,對他獲得這份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郵件里有一份兩頁的文檔,寫的是他對實習期間所見的二十來個互聯網和P2P流媒體項目的判斷。
後來,這種工作方式被寫入到源碼的作業流程中。「記錄這個事兒還是重要的,有利於後期復盤」,曹毅說。
比如源碼在2016年投入了很大的資源討論是否投資OFO,最終的決定是放棄。系統如實記錄了理由: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防守性不強,更適合成為AT、美團等更大的集合體的一部分,而非獨立發展,但大集團買家有限,項目估值上漲空間也就受限,項目估值在3億美元左右時尚可入場,超過5億美元,投資價值就比較小了。
而對外,源碼資本在創立時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建立核心圈層。曹毅想要通過「碼會」將成功的創業者聚集在一個圈子裡,用人脈來撬動新的機會。
2014年8月,源碼資本成立,王興和張一鳴各投500萬美元,和包括姚勁波、李想、李一男在內的數十位LP一起,聚集在曹毅周圍,形成源碼的圈層影響力。
就在不久前,曹毅撮合了一場35人的飯局,參與者來自源碼投資部、美團戰投部、頭條戰投部和鏈家戰投部,席間大家互通有無,談談行業新見聞、投資新思考。曹毅把這叫做一次「聯機學習」。
易久批CEO王朝成受益於這種「聯機學習」。每次碼會,王朝成都會抽空去參加,對創業者而言,一方面,王朝成通過碼會與美團業務線負責人甚至王興深度交流,達成戰略合作。另一方面,王朝成也在碼會上與其他創業者有更深的跨界交流。
讓每個「CPU」自覺優化算力
「提供相關工具與方法,增加基礎數據輸入,實現迭代算法,提升算力」,曹毅這樣總結自己的投資方法論,這種話語體系是他作為清華計算機系2002級學生、水木清華BBS「未來之路」版副時就已經積累下的。
他覺得投資人的認知提升有三個要素:數據、算法、算力,和人工智能三要素是一樣的。數據是廣義的,算法指形成決策的思考方法論,算力則指人的腦力和體力。
曹毅把自己比作是一塊CPU。現在,源碼資本有60來塊「CPU」。這些CPU 80%的算力用於自己演算迭代,20%的算力用於「聯機」學習,在系統里提升算力,由此讓每個人的效率都越來越高,時間分配越來越合理,狀態越來越穩定。
曹毅在優化系統算法上花了不少工夫。比如聯機學習的重要場合周例會,開會的機制就在持續迭代。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提交項目?提交之後,每個項目用多長時間討論最為合理?周例會30分鐘,形式改進的核心命題就是如何把60個人在這30分鐘里共15小時的算力充分利用起來。
早先,周例會對投資人提交的項目數量做出了限制。每個投資人每兩周最多提交一個項目。去年下半年開始,數量上的限制放開了,配額挪到了發言時間上,每人每季度累計可發言250分鐘,有分析師專門負責按計時器。
到了今年年初,規則調整為,投資人考核以年為時間跨度,看一年裡提交項目的過會成功率,比如一年只提交四個項目,四個項目都過會了,對組織資源的佔用要遠小於頻繁提交無法過會的項目,更符合曹毅設想的「算力最優」。
儘管這種「優化算力」的做法起初給投資經理帶來不小壓力,但它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其中之一是逼迫每個「CPU」都不斷提升自己的「算力」,提前做好功課,把組織資源用在刀刃上。這正是曹毅得意的部分。
擴充合伙人補齊短板
對「系統」源碼來說,算法、算力的提升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新合伙人的加入。
源碼成立時,合伙人只有曹毅一人。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處,比如初期能夠相對高效地定義公司文化、投資策略、投後風格。
但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壓力和誘惑。一言堂的問題怎麼解決?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頭腦發熱的時候,誰來制衡你?這是壓力的部分。誘惑則是,多一個合伙人,基金規模或許可以更大一點。
前兩年,曹毅頻繁被LP問及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好的合伙人團體可遇不可求,不要因為短期要證明什麼給LP看,就為發展埋下隱患。
因此,源碼前兩期基金,項目來源超過一半都是曹毅個人。他想讓自己和源碼的特點足夠鮮明,再慢慢發酵。這成就了源碼亮眼的成績,比如在互金行業跑到了名列前茅的位置,但由於個人所能夠覆蓋的賽道有限,也使源碼錯失了一些機會。
比如,從Pre-A輪開始,VIPKID的連續三輪融資曹毅都有接觸,每次他都覺得很好,但又都「差了一點開槍的勇氣」。事後,曹毅總結原因,教育不是自己和源碼當時的團隊所擅長的主賽道,對賽道投入濃度不夠,導致遲遲無法下決定。
基於對教育、醫療等行業發展的判斷,曹毅做出了擴充源碼合伙人隊伍的決定。2017年下半年,繼前金山CEO張宏江博士加盟投資合伙人後,前經緯中國董事總經理黃雲剛也加入源碼,擔任合伙人。黃雲剛擅長的領域包括移動互聯網、交易平台類、企業服務和在線教育,和曹毅互補。
現在,源碼所投項目中,來源於曹毅的項目佔比已經在下降。10個投資部同事被視為是各自項目的引擎,而曹毅的角色已經逐漸向投後經理、基金的產品經理轉變,他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基金管理組合和組織建立上。
作為管理者,曹毅正在褪去青澀。源碼成立不久時,源碼資本投資部副總裁張星辰想知道曹毅對自己的評價,看看怎麼更好地工作,就主動問了曹毅。當時曹毅臉一紅,沒能立刻接上話來,答覆說「這我回去想想再告訴你」。現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曹毅已經遊刃有餘。
在王朝成看來,曹毅溫和但堅決捍衛原則。有一次,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希望能夠看一下源碼資本對易久批的研究報告,曹毅果斷回復,「不行,這是源碼資本的核心資產,不會分享,對不起」。
從更長時間維度思考問題
經歷過VC行業的寂靜期、高歌猛進期以及如今的回歸理性,曹毅對VC的機構化也有更深的理解。
在曹毅看來,以被投企業在所處賽道中的位置評判,基金要做到賽道里的前三名,自身存在才有價值。
「如果去做大家都在扎堆做的事情,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沒什麼參與感。但如果能夠成為某個行業的先行者,定義它的邏輯,摸索它的價值,事情就會有意思很多」,曹毅說。
2015年,曹毅入行11年,感到自己有了一點餘力,才開始摸索源碼投資的大框架。到2016年,確立了源碼在九大垂直領域的頂端應用層里所尋找、期待的機會。
在源碼重倉的賽道里,有一類近期面臨不小爭議——涉及互聯網金融的項目。自如面臨質疑,趣店出現波動。源碼資本所投的項目中,一些技術派出身的創業者,如今日頭條張一鳴、趣店羅敏、自如熊林,都分別面臨過侵犯版權、校園貸、自如甲醛房的爭議。
在篩選項目時,該如何迭代自己的算法?如何迭代投資基因中的價值觀問題?
面對記者的提問,曹毅足足想了3天。他最後沒能直接回答,交出了一份「中間版本」的答案。
他明確了做投資的一個願景是讓人們生活得更好,在需求與供給上如何進行更好的配置。他也承認,「每件事都有硬幣的兩面,要做更全面評估,對社會好的方面多於不夠理想的地方時,要彌補短板,讓對社會好的方面越來越放大」。
趣店上市後,破發、市值下跌,對此,曹毅在與其他創業者分享時說,「這就是投資的一部分,你要去接納它,沒什麼」。
他依然堅定長期看好整體賽道:互聯網金融的價值在於以科技化、普惠化的方式持續推進金融行業的發展,把金融機構里的錢引到毛細血管里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最近,他也給羅敏和幾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被投企業CEO提了些建議:要有耐心,要做得更深、更重、更慢一些。
有耐心,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上去思考問題,也是曹毅對自己和源碼的期待。以前,王興問他如何思考創投行業五年後的局面。被迫思考長期問題對年輕投資人來說是件痛苦事,但曹毅確實從中受益。
同題問答
VC行業經歷高歌猛進期以後,如今已經回歸理性,未來怎麼做才能把握機會?
曹毅:以前這個行業經歷了大爆發,但單槍匹馬、蜻蜓點水、閑雲野鶴也能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專註於垂直領域的手藝者能夠獲取不錯的回報,但對大部分機構來說,要求發展,就必須有所突破。VC從手工作坊到機器生產、從游擊隊到集團軍作戰的趨勢,要求機構在募投管退各個環節上的功能都要比較強,基金品牌也要不錯。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好的資金,只有好的資金能幫助你選到好的項目、吸引好的人才,建立起行業關係網絡。
你怎麼看待源碼的文化?
曹毅:源碼成立時,我為期望擁有的文化寫下了幾個關鍵詞:自驅、求真、極致、開放、好奇。每個人都要自我驅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等待組織設計的要求和標準壓到頭上再行動。現在,通過算法升級,我感覺到這種文化上的統一感正在形成。
新京報記者 劉素宏 特約記者 文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