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D科技紀錄傳統技藝 藝術家創作之美讓人驚艷

華夏經緯網12月19日訊: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文化部門別開生面地將文化資產技藝以AR實境影像紀錄,生動地展現傳統藝師的創作過程及故事,令人驚艷。「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17日開幕,將傳統工藝透過科技方式推廣、傳承,開啟傳統知識與啟發創新的新方向。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以熱鬧的花鼓陣開場,展出1年。(陳淑芬攝)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在文化資產園區探索館展出,「AR區」則以3D數字科技影像,展現藝師的故事及創作過程;「實品區」推出傳統工藝匠師的創作實品,展現虛、實相映的特色。特展17日舉行開幕儀式,由台中市中坑國小的花鼓隊演出,炒熱現場氣氛,傳統燈籠藝師吳怡德及手工獅頭工藝師施竣雄與會。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文化部門頒感謝狀給傳統工藝師。(陳淑芬攝)

AR展示區,透過多媒體科技影像呈現傳統工藝師創作過程及故事,取材整合文化部門歷年來的紀錄像片及知名3D導演曲全立所拍攝授權的傳統工藝師AR實境紀錄像片,展示台灣15名不同產業的製作工藝,包含魚簍、餅模、打鐵、樟腦、獅頭及布袋戲偶等衣食育樂等生活工藝。

「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開幕式現場。(陳淑芬攝)

3D電影「美力台灣」的知名導演區全力團隊走遍全台深入拍攝傳統工藝師的創作故事,「文化資產技藝.記憶特展」取得相關授權AR影片及文化部門歷年來的相關資料,彙整成10名工藝匠師的多媒體數字影像,參觀民眾只要下載「美力台灣APP」,掃描展場中工藝師的介紹圖卡,就可透過數字科技一覽傳統工藝師的故事

此外,實品展示區,則規劃10名工藝師的20多件作品,讓民眾觀看多媒體影片外,亦可現場親眼見識到精緻工藝創作之美。(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