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碾壓、光伏圍剿,「兩桶油」還有未來嗎?

新能源革命轟轟烈烈,電動車、鋰電池、光伏發電、碳中和,但凡和新能源沾上邊的板塊和個股,都漲上天,一年漲幾倍都是家常便飯。

相比之下,昔日的能源明星--「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則盡顯落寞,中石油對上一次高光時刻,已經是14年前登陸A股的事了,滿倉中石油的往事就不要再提了,即使從登陸港股開始算起,到現在股價漲幅也只有2倍左右(前復權),但這可是足足21年的守候,年化收益率多少,不用算了吧。

石油工業,儼然已經成為舊能源的代表,市場上流行着一種新的能源理念:光伏發電正取代地下挖油,電動車也正取代燃油車。

在此趨勢下,「兩桶油」還有價值嗎?

1

石油價值無可取代

很多人不看好石油工業,並喜歡將其打入舊能源的陣營,源於電動車的興起,尤其是特斯拉牽起的全球電動車熱潮,從統計數據上,全球有70%的石油用於交通領域,中國也不例外。

如果電動化或者其他新能源交通方式能夠全面鋪開,完全取代石油,粗略估算,兩桶油起碼損失七成的生意額,這對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致命打擊。

但實際上,這種「全面取代」很難發生。

因為石油作為其中一種動力來源,在核心的參數方面,比如燃燒值、熱效率,表現仍然很出色,在中型或者重型動力上的應用也很廣泛,尤其在大型貨運、重型工具車方面等。雖然特斯拉也推出了極具科幻色彩cybertruck卡車,但電動車要全面進軍重型車領域,技術上尚有許多需要突破的地方。而在海運和空運上,石油更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勢。

石油的便利性也是電動化尚無法比擬的,雖然充電樁建得越來越多,但充電的耗時問題仍然難以突破,原因是要充得快,電流就會過大,容易引起發熱甚至爆炸,安全性始終是充電技術難以逾越的一道坎。所以即使最先進的特斯拉快充技術,一輛Model 3從0到充滿,也得耗時1個多小時,普通的充電技術就更不用說了,這跟加個油一兩分鐘搞定,天差地別。

另外,石油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在化工原材料的基礎地位,由石油衍生出來的其他能源,例如天然氣,還有國防、軍工甚至戰爭上的無可取代性,讓石油更多了一份戰略價值。

所以,石油這門生意,仍然有得做。

2

「兩桶油」的價值

和很多發達國家一樣,中國也將石油視為戰略物資,國家需要對其具備控制力,表現在經營權上,那就是准入門檻比較高,只能央企做,到現在,已經形成「兩桶油」政策性壟斷的局面,這可以視為「兩桶油」的優勢,畢竟公司少,競爭格局又比較穩定,也不用擔心會有「新手」進來搶生意。

當然,「兩桶油」的經營業績容易受到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而且油價關乎基礎民生,受到政府的價格管制,但不管國際地緣政治如何演變,經濟周期如何變動,自2000年上市至今,「兩桶油」始終維持盈利狀態,而且供需雙方數量對比以及石油的消費屬性,也決定了「兩桶油」的現金流水平比較好。

中石化的經營性凈現金流通常為凈利潤的3-4倍,中石油更好一些,近年來已經攀升至超過5,有的年份甚至達到9,大部分年份,「兩桶油」的凈現金流都維持正數。

分紅方面,「兩桶油」也算大方。

自登陸A股以來,中石化的累計分紅額為3500億,分紅率為37%,中石油則是4721億,分紅率為39%,分紅率和貴州茅台不相上下,普遍高於20%左右的大型銀行股。動態股息率方面,「兩桶油」都在4%上下,和大型銀行股相當。

而說到「兩桶油」的核心競爭力,還有一個不得不提,那就是遍布全國的加油站網點。

截止2020年底,「兩桶油」的加油站數量超過5.3萬座,這些佔據在主要交通要道的加油站,不僅意味着龐大的「流量」價值,不僅為中石油帶來滾滾的現金流財源,也為延伸其他業務,拓展新市場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

依託「兩桶油」的網點,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數量超過27000家,位列中國第一,中石油的崑崙好客則超過20000家,排名第三。

在電動車領域,「兩桶油」雖然貌似被革命的對象,但實際上,它們正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理由還是網點優勢,蔚來恆大等新能源車企也都紛紛和中石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充電/換電站。

解決里程焦慮,對於新勢力而言仍然是決定生死的重要環節,如果沒有「兩桶油」基礎設施賦能,新勢力就得面對一個龐大的資本開支難題,盈利問題有可能還得推後不知多少年。

3

結語

石油的戰略物資屬性,一定程度上主導了20世紀後半頁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美元的超級地位也是拜石油所賜,直到現在。

雖然新能源革命來勢洶洶,但不管是電動化,還是後面的氫能,都很難完全替代石油。未來的能源格局,會漸趨多元化,石油是其中重要的一極,電動車能夠佔據一片天,燃油車也仍然有用武之地,各自優勢互補,在某個時點,會形成均衡的格局。

換言之,石油的需求並不會因為新能源革命而枯竭。

在中國,不管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兩桶油」的政策性地位仍在,加上多年經營形成的戰略優勢,營業網點優勢,不僅鞏固着「兩桶油」現有地位,也為其在新能源時代開拓業務提供支持。

「兩桶油」的未來價值,仍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