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中國國台辦日前列出「台獨頑固分子清單」,點名台「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和「外交部長」吳釗燮。此事引發強烈關注,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10日例行記者會上做出回應。
當被問到「清單為何未將蔡英文和賴清德等人列入、是否還想保有兩岸轉寰空間」時,朱鳳蓮回答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執迷不悟、頑抗到底的「台獨」頑固分子,包括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行為,勾結外部勢力謀求「台獨」,以「修憲」等手段謀求「法理台獨」的首惡分子及其金主等,都必將依法受到嚴懲。她強調,與「台獨」頑固分子存在直接或間接關係的機構、企業,以及為其謀「獨」提供支持者,才在限制之列,所以從根本上看「這將有利於促進兩岸正常經貿往來,有利於保障台灣同胞的合法權益」。關於蘇貞昌揚言為此感到「光榮」,朱鳳蓮說,這些「台獨」頑固分子的行徑大家看得很清楚,這筆賬是有據可查的,是賴不掉的,「跳得越高,摔得越重」。
朱鳳蓮
聯合新聞網10日稱,今年以來大陸軍機進入台西南空域已超過700架次,台「國防部」坦言未來台灣將承受更大軍事壓力。對此,朱鳳蓮在記者會上說,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當前台海形勢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赤裸裸地販賣「兩國論」,勾連外部勢力不斷謀「獨」挑釁。解放軍舉行相關演訓活動,是從根本上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她強調,「台獨挑釁一日不止,台海緊張一日難緩」。
日前親綠的《自由時報》攻擊清華海峽研究院涉嫌「違法設立」,目的是挖走台灣高科技人才。朱鳳蓮說,清華海峽研究院是「以企業化方式運作的科研機構」,2015年成立以來為推動兩岸科技交流和創新、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她批評民進黨當局慣於以種種借口,為兩岸同胞交流合作設置障礙,不斷地進行干擾破壞,此事「是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正常交流合作的又一惡例,這種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
一些台媒注意到大陸網絡出現一首歌《2035去台灣》,歌詞提到要搭動車去看台灣好風光。朱鳳蓮說,她以前聽過一首歌叫《坐上高鐵去台北》,這兩首歌應該有異曲同工之處,實際上反映了兩岸民眾對實現京台高鐵,從福建到台北這個遠景規劃的美好願望,希望更方便地往來交流,多看兩岸美景,多品兩岸美食,「相信,這個願望是一定會實現的」。她還表示,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的政治私利,變本加厲地拿台灣民眾的血汗錢購買軍火,大肆以「金援」謀求所謂「固邦」;展望未來,兩岸統一後,台灣民眾創造的財富盡可用於改善民生,民生福祉將得到充分提升,有強大祖國做依靠,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