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時報》社論:「萊豬領導人」怎解「萊豬」之亂


民進黨當局以輾壓民意之勢,強行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因行政措施配合不周,以致亂象頻仍,例如因「萊豬」政策不同調,民進黨當局甚至出言恐嚇縣市,以及豬肉標章真偽難辨等;各種後遺症也已陸續出現,包括豬肉價格大漲等。隨着農曆春節接近,民眾的年節採購必然會受到衝擊。


蔡英文在去年8月28日以一場為時僅11分鐘左右的記者會,直接宣布開放「萊豬」進口。接下來就是行政體系一連串的強勢推銷,由號稱「萊豬院長」的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率「萊豬哼哈二將」台灣衛生福利部門主管陳時中和農業部門主管陳吉仲,不斷出面告訴民眾,「萊豬」沒有問題,陳時中還說,「萊豬」進口有限,民眾想吃還不一定吃得到,一副吃到「萊豬」彷佛中樂透一般的荒謬言論,層出不窮。


近期連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都頂着諾貝爾獎科學家的光環,出面為「萊豬」背書。他認為,糖也有毒,大家還不是照吃,所以吃「萊豬」沒問題。不過,李遠哲論點恰好就是輿論對「萊豬」政策的質疑之處。


許多人都知道糖確實不宜多吃,因此現在各類食品都已標示含糖量,但民進黨當局怎麼樣也不肯標示肉品是否含有「萊劑」,民眾無法獲得充分的信息,最後是逼大家盡量不要吃進口豬。



也因為如此,不只美豬進口量已下跌兩成,也連累了其他國家(地區)的豬肉進口量。民進黨當局說開放美豬是為了打開台灣對外經貿的大門,如今可好,外國(地區)豬肉在台灣市場都賣不掉了,民進黨當局的官員準備在「經貿談判」桌上被K吧。



為了幫助消費者「正確」採購本土豬肉,台灣衛生福利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都推出了「台灣豬」標章貼紙,供真正銷售或使用台灣豬肉的店家張貼。本以為行政當局掛保證,民眾應該可以買的安心,不料各種「台灣豬」標章貼紙不但可以在拍賣網上買到,甚至可以直接下載、打印,愛貼哪裡就貼哪裡,掛豬頭賣狗肉也無妨。這樣的標章毫無公信力可言。



最可笑的是,蘇貞昌和陳時中在1月1日「萊豬」開放的第一天,就有模有樣地前往新北市八里港視察「進口豬肉通關作業」,蘇貞昌還稱,會作好「萊豬把關」。但「萊豬」真正到港,應該至少是3、4個月以後的事,請問蘇陳此行要查什麼?根本就是作秀!


更嚴重的是,蘇蘇貞昌團隊的「逐批檢驗」只實施前3個月,難道等「萊豬」真正進口後,就沒有所謂的「逐批檢驗」了嗎?那以後「萊豬」隨便進口、又沒有標示,會有多少「萊豬」被不知情的民眾吃進肚子里去?真是讓人不安。

因此,有多個縣市政府依據其自治條例,對包括「萊劑」在內的乙型受體素采零檢出規定,縣市政府願意扛起稽查和取締的責任、為民眾的食安把關,本是好事,不料卻遭到上級台行政機構恐嚇。「政務委員」羅秉成嗆縣市政府,如果堅持零檢出,不但不合理、不可行,而且「違憲」。他甚至還說,如果縣市官員針對「萊豬」執行查緝處罰,會有法律責任,將送懲戒。


羅秉成如此蠻橫強勢,引發民眾和縣市政府一片大反彈,但民進黨籍民代卻對他大聲叫好,封羅秉成為「新戰神」;民進黨台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柯建銘更是用力讚賞。


羅秉成說他的座右銘是出自作家紀伯倫的作品《先知》中的一句話:「如果不是整株樹的默許,沒有一片葉子會自甘墮落。」開放「萊豬」、傷害島內民眾健康,果然是民進黨整個黨違逆民意的集體惡行。然而,就算民進黨可以用一切手段壓制「反萊」的聲量,這項開放政策除了確實引發了排山倒海的民怨之外,也已實際對民眾的生活造成衝擊。最明顯的就是島內豬肉價格已經上漲。


今年開放「萊豬」後,儘管「萊豬」還未實際進口,但島內毛豬拍賣價格已逐日上升,1月7日來到每公斤74.87元新台幣;過往農曆春節時1公斤平均約65元新台幣,現在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的時間,買氣還沒有真正上來,但豬肉的拍賣價已經貴了近10元新台幣,令人擔心,當節期越近,豬肉會漲到什麼程度;豬肉是台灣民眾重要的食材,一旦豬肉價格上場,又將會進一步帶動整體物價的上漲。



蔡英文開始「下鄉」與民眾溝通「萊豬」,民眾未必了解「台美經貿談判」等議題,但民眾看到連用力推銷「萊豬」的官員都拒絕食用,更感受到豬肉和民生物資價上漲的壓力,這些現實的問題不是靠「網軍」帶風向或「大內宣」可以化解的。蔡英文是開放「萊豬」的始作俑者,她要跟民眾談什麼?


本文摘編自台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