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算國企和央企,2022年中國有幾家民營企業上榜世界500強?

前幾天《財富雜誌》公布了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總共有145家企業上榜,比2021年新增了兩家。

只不過在上榜的這些名單當中,大多數都是國企以及央企。

在145家企業當中,央企56家佔比39%;國企38家佔比26%;民企27家佔比19%股份制企業12家佔比8%;台企9家佔比6%;港企3家,佔比2%。

相比於去年而言,今年世界500強中國民企新增了不少企業,比如比亞迪順豐都是第1次上榜。

這27家民營企業按營收從高到低分別為:京東阿里巴巴,恆力集團,正威集團,華為騰訊碧桂園,太平洋建設,榮盛控股,山東魏橋創業,吉利控股青山控股盛虹控股美的集團恆逸集團小米集團,沙鋼集團,蘇商建設集團新希望集團,北京建龍重工,河北敬業集團,龍湖集團,比亞迪,順豐,新疆廣匯海亮集團,上海德龍鋼鐵。

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這些民營企業的一些分佈以及營收和利潤情況。

1、營收。

2022年上榜的這些民營500強企業17028.62億美元,其中營收最高的是京東集團,2021年營收達到1475.26億美元,最低的是上海德龍鋼鐵集團,營收303.43億美元。

另外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有4家,除了京東之外,包括阿里巴巴,恆力集團,正威集團營收都超過1,000億美元。

而營收在5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的有12家。

2、利潤。

這27家民營世界500強總利潤達到1026.16億美元,其中利潤最高的是騰訊,其2021年利潤達到348.54億美元;而利潤超過100億美元的只有兩家企業,除了騰訊之外,華為的利潤是176.22億美元。

除了騰訊和華為之外,其他企業利潤都低於100億美元,大部分都低於50億美元,其中京東更是以5.5億美元的虧損排在所有世界500強民企的最後一名。

3、地區分佈。

對於我國有145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名單,成為全球上榜數量最多的國家,很多網友覺得並不是什麼驕傲的地方,因為這裏面有很多都是國企以及央企,他們本身就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即便上榜了也沒有什麼。

從實際情況來看,民營企業其實更能反映出一個地方的經濟活力以及競爭力,如果一個地方的民營企業上榜世界500強數量越多,說明這個地方的整體經濟活力和競爭力就比較強。

那這27家民營500強企業到底分佈在哪些地方?哪個地方上榜的數量最多呢?

27家民營企業總部所在地具體如下。


深圳5家:分別是正威國際,華為,騰訊,比亞迪和順豐;當然除了這幾家企業之外,實際上深圳還有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那就是恆大

只不過恆大去年遭遇了一些特殊情況,所以他們沒有申報世界500強企而已,但如果按照恆大去年的營收,實際上它是可以上榜世界500強的,按照2021年恆大4430多億人民幣的營收來計算,折算成美元大約是686億美元,這個營收可以排在世界500強的第182位。

杭州5家:分別是阿里巴巴、榮盛控股、吉利控股、恆逸集團、海亮集團。

北京4家:分別是京東集團,小美集團,建龍重工,龍湖集團。

蘇州3家:分別是恆力集團、盛虹控股、沙鋼集團。

上海2家:分別是蘇商建設集團,德龍鋼鐵集團。

佛山2家:分別是碧桂園和美的集團。

烏魯木齊2家:分別是太平洋建設集團以及廣匯實業。

山東濱州1家:魏橋創業集團

浙江溫州1家:青山控股。

四川成都1家:新希望控股集團。

河北石家莊1家:敬業集團

從這些民營企業的分佈來看,深圳和杭州同時有5家企業上榜,這說明浙江和深圳的民營企業實力確實是比較強的,而北京也有4家上榜不論是央企,國企還是民企實力,整體實力都很強悍,另外蘇州,佛山,烏魯木齊,上海都有2~3家上榜,這實力也還可以。

另外南京和廣州其實都有潛在的民營企業世界500強,其中南京的蘇寧易購,廣州的雪松控股都是潛在的世界500強,只是他們沒有申報而已。

當然除了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這27家民企業之外,實際上在上榜的企業當中,還有12家股份制企業。

這些企業有的原來是民營企業,只是後來經過股權變化之後變成了股權比較複雜的企業,沒有絕對控股的一方,所以性質不好判斷,比如萬科原來就是一家民企控股企業,只是後來深圳地鐵入股之後,他就變成了一家國有控股的企業,所以不能算到民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