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詩官宣產子:初為人母的姑娘堅強也柔軟, 看完忍不住哭了


昨日,劉詩詩產房傳喜訊:

雖然沒放小寶寶的照片,但這則消息讓所有人都無比欣慰,畢竟,在多年的流言蜚語和各路壓力中,這對明星夫婦終於不負眾望,成功當上了爸媽!

好事成雙!很快,樂基兒在ins上也po出自己當媽的消息!

如今,越來越多的適齡女星加入到結婚、生娃、生二胎的陣營中。

要知道,身材樣貌改變、孕期前後不能工作、產後抑鬱等眾多難題,對於明星這種具有特殊性質的職業而言都是致命風險。即使如此,也沒有阻擋她們在這條路上前赴後繼。

我們看到,當她們把寶貝抱在懷裡,洋溢在她們素顏的臉上的笑容和幸福,是女人最真實美麗的模樣。

其實,在「當媽」這件事上,全天下的女人都一樣。

為了孕育和生養,她們的「小宇宙」會瞬間爆發,讓自己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為了給自己寶寶撐起一片天,一切犧牲和付出都甘之如飴。


生完前後,媽媽們的身心之上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今天,我們來一起感受下「孩子」之於媽媽的力量。

文:剛強無畏的媽媽們 | 編輯:Jaden

出門還洗頭?

當媽後最大的願望是多睡十分鐘


@明明媽:以前10斤大米都拿不起,現在40斤的兒子都能抱着上五樓!以前工資一發就買衣服買化妝品,現在有錢就想着給兒子買書買玩具!

@玉蘭花開: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個內向的人,但自從當媽後,不管是在擁擠的地鐵上、封閉的電梯內還是人海茫茫的馬路上,只要娃一哭,我馬上就能作出各種誇張表情擺出怪異姿勢逗弄。管他路人怎麼看?我已經絲毫不顧及形象,只要娃樂了就可以了!

@喜笑顏開323:當媽之前,都愛挎小包;當媽之後,首選雙肩大包,因為可以放很多東西,還能騰出手抱小朋友。當媽之前,提前一小時起床,洗頭化妝就為美美的一天;當媽之後,讓我多睡十分鐘,告訴自己頭不算油,素顏也覺得挺接地氣的。

@幸福的娟兒:當媽以後經歷了身材變胖、掉頭髮、不能去工作。有了二胎後,掉發更嚴重了,還禿了兩塊,但沒有後悔過,只是遺憾陪大寶的時間少了,很自責,覺得陪伴孩子成長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事。

洗盡鉛華後,媽媽們活成了最真實的自己。她們不是在變「丑」,而是升華到人生另一境界的「美」——這種「美」,過來人才懂。


章子怡作為世界級巨星,她的微博認證卻是「醒醒媽媽」。能看得出,相比於事業帶來的巨大成就,如今她更享受家庭和孩子帶給她的滿足感。

台灣演員徐若瑄曾經歷了一個坎坷的孕期:142天里,打了300支安胎針,躺在床上保持一種姿勢不能動,吃喝拉撒睡全部在床上解決。

在誕下兒子那一刻,她激動地向全世界宣布。所有人都為她送上祝福,沒誰會認為是作秀。

與世界和解

學會用溫柔的力量對抗困境

母親的角色給演員穎兒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錄製中,她在一個高空項目上選擇了放棄。她坦言,這跟她做了媽媽有很大的關係。

原來,穎兒曾經個性逞強,懷孕仍堅持工作,結果突然大出血,沒遺憾,孩子沒能保住。

「當時站在高空上的時候,我又想到了這件事,就覺得很恐怖。再次懷孕我當了媽媽,心理越來越成熟,顧忌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如果覺得確實身體已經超負荷了,那就要稍微停一下。」

當媽的過程是撫育孩子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女人修鍊自己的過程。「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一句相信是很多媽媽的切身體會。然而這種「剛」是內在的逐漸強大;而體現在外的,更是一種「柔」的智慧。

我們來聽聽身邊媽媽們的感受:

@花捲媽媽:當了媽媽以後,變得寬容了——以前在工作上特愛較勁,愛跟人爭,現在一切都無所謂了,曾經有過結的同事我現在會主動跟他微笑打招呼,上司交代的事,該我做的我會做好,不給我做的我也不爭。這種狀態下,半年我竟然晉陞了……

@子璇愛uu:養兒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我開始能夠體會父母的不易,跟婆婆的相處也變得融洽了。

@陽光1988:生娃之前在銀行工作,但我並不喜歡。生了老大之後,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興趣原來在幼教上,我喜歡陪孩子玩。我生老二的時候,我趁放產假,拿了幼教的入門文憑,等產假放完之後,我索性進了幼兒園當老師,現在一邊上班一邊繼續讀中級和高級文憑,夢想自己開一家早教中心。感謝成為媽媽,讓我勇敢做自己!

香港演員楊千嬅在產後也有類似的感受:

「生了孩子,我的性格變得溫柔,我的生活節奏也放慢許多,如今我願意花時間去彌補我曾經錯過的東西。

同時我更願意去了解家人的感受,更願意起去反省與父母的關係,我發現,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大房子,而是我的陪伴。」

的確,很多媽媽發現:

當媽讓自己從女孩子蛻變成了女人,內心會變得柔軟,稜角會被磨平,不再鋒芒畢露、也不再鑽牛角尖;

面對困難和考驗,她們選擇順其自然佛系處之;面對生活的壓力,她們願意放慢腳步掌控節奏。

這種改變似乎是女人人生最大的成長。

幾個方法

讓媽媽們從容應對孕育帶來的身心變化

一、不能忘記照顧自己

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個月里,媽媽會全神貫注在寶寶的吃喝拉撒上,日夜堅守,全年無休。這種狀態讓媽媽們身心俱疲。

媽媽需要及時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注意到日常壓力的累積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不要忘記忙裡偷閒休息放鬆,適當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調節,轉移注意力都可讓精神得以小憩一下。

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放鬆,身心得到喘息。因為媽媽好,孩子才會好。

▲ 全職媽媽孫莉,在擁有三個寶貝的幸福狀態中平衡家庭和自我,人到中年重拾對舞蹈的熱情

二、直接表達感受,主動溝通爭取支持

很多媽媽在這個時期會性格暴躁、情緒抑鬱,甚至與家人關係緊張。

有些媽媽會據理力爭,有些則會壓抑情緒。但無論如何,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夠勝任「新媽媽」的角色,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被尊重。

那麼,媽媽就需要自己調整表達情緒的方式,通過直接表達感受,來主動溝通爭取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而不是等着別人來猜測自己的需求,或一味指責要求。

▲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畢勝男和羅素本是一對幸福小夫妻,隨着孩子成長,教育中各種難題接踵而至,兩人在教育觀念的分歧引發了各種家庭矛盾


三、給自己一段學習和適應角色的時間

生活層面,作為新手媽媽即便生寶寶之前做足了功課,在實際照料孩子的過程中,依然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措手不及與力不從心。

生理層面,由於產後媽媽體內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導致腦內和內分泌組織的兒茶酚胺減少,從而影響媽媽的情緒和思考。

在自己睡眠不足的情況下,身心疲憊,卻不斷強迫自己抱着寶寶安撫等,一旦寶寶哭鬧或有一些身體狀況,媽媽可能會自責,對自己失去信心。

在面臨這些心理挑戰時,媽媽都需要告訴自己:這並不是「我不夠好」,我也不需要「完美」,這只是某些生理因素影響着我的心情,有些事情我只是還不夠熟練,需要和寶寶花時間磨合,互相了解。我允許自己有一段學習和適應角色的過程。

▲電影《找到你》中,女強人李捷在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尋女風波後,體會到了當媽的責任,從此她試着做一名合格的母親

四、放眼長遠,眼前的困難都會過去

新媽媽一定會發現,寶寶的吃喝拉撒並不都是那麼容易照料的事情,我們反而需要去全然地適應孩子:夜裡頻繁醒來吃奶、總要抱着睡放下就醒、好幾天不拉大便讓人着急上火……

這些「麻煩」都是在這個時期普遍存在,每個媽媽幾乎都經歷過同樣的壓力和煎熬。

因為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他會睡更久、更有規律,吃奶也會更順利,一切煩惱在未來回看都是甜蜜的小負擔。所以,媽媽們放鬆心態,讓一切都儘快好起來。

五,知己知彼,儘可能多的獲取孕育知識

面對當媽後帶來的種種改變,很多媽媽會焦慮不安,這是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必要經歷。

但是,當我們儘可能多的了解當媽的「專業技能」和「應對技巧」,那我們的姿態將會從容很多。

寶媽們你在生娃前後身心發生過哪些變化呢?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