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最近爭議不斷。
在亮相一年之後,小鵬旗下最重要的旗艦車型——小鵬G9,終於姍姍來遲。在發佈會上,小鵬G9被稱為「50萬以內最好的SUV」,並將接棒保時捷成標杆,明年銷量超過奧迪Q5。
不過,在配置選擇上遭到了一眾吐槽。
最終,小鵬改配置、改價格、改選裝包,甚至連車型命名的邏輯都改了。與發佈會相比,修改之後的車型相當於變相降價2萬。
與此同時,股價也劇烈波動。
9月21日,小鵬汽車(9868.HK)大跌11.55%;截至10月4日,小鵬汽車股價從74.49美元下跌至11.98美元,累計跌幅83.92%,市值蒸發超530億美元。
在這種壓力下,小鵬汽車董事長坐不住了。
9月23日,小鵬汽車發佈公告,公司董事長何小鵬通過全資持有公司,從公開市場增持小鵬汽車220萬股ADS,增持金額約人民幣2.1億元。不過,還是沒能夠阻止股價的下跌。截至10月4日,增持後的跌幅又達到了10%。
對於小鵬汽車而言,有這麼幾個問題急需解決。
第一,工程師思維而非用戶思維。
在小鵬汽車發佈會上,重點展示了「5D音樂座艙、XNGP輔助駕駛、800V超快充」等功能;此外,雙腔空氣懸掛也是其一大賣點之一。
但是,上述賣點全部需要選配。
眾所周知,小鵬汽車的智能化能力位居國內頭部,但從發佈會來看,這個賣點並未明顯突出。相反,在很多人看來,「5D音樂座艙」稍顯浮誇和累贅,「800V超快充」只有頂配才有,而2023年該項技術極有可能迎來普及。
國際投行瑞銀直截了當的表示:
「全數配備NGO、音樂座艙和4C快充的高端版本售價高達46萬元人民幣,或要選取附加支付的選裝包,理解為公司在價格競爭力和潛在利潤的折中。跟同行模型相比,小鵬G9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這讓很多人想起了小鵬P5。
首先,小鵬P5主打「雙激光雷達」,但交付環節卻遲遲缺貨;其次,小鵬P5主打的「娛樂場景」和「睡眠場景」,也被用戶吐槽不實用。
數據不會說謊。
今年9月,小鵬P5銷量2417輛,連續三個月下降;而在去年12月,小鵬P5月銷就已經超過了5000輛。顯然,P5這款車沒能夠達到官方的預期目標。
第二,小鵬汽車「品牌向上,配置向下」。
9月23日,小鵬汽車總裁接受採訪時表示:
「已經對電池供應商進行了多元化安排,寧德時代已不是最大供應商。目前,小鵬已經與包括億緯鋰能(300014.SZ)、中創新航在內的幾家電池供應商合作。」
於是乎,引來市場質疑。
一方面,小鵬汽車越賣越貴,並且喊出了「50萬以內最好SUV」,消費者買到的卻是二三線電池品牌;另一方面,更換供應商意味着小鵬汽車的電池安全等級,從「PPB」下降至「PPM」,即缺陷率10億分之一增加至百萬分之一。
這讓很多人想到曾經處於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的威馬汽車,就因為更換供應商導致事故頻發,最終導致品牌形象大幅受損。
第三,新能源車競爭日趨激烈,急需提升毛利率的小鵬汽車蒙上陰影。
與兩年前不同,如今的新能源車市場開始變得擁擠。以小鵬G9為例,競品包括特斯拉的Model y以及蔚來(9866.HK)的ET5、理想(2015.HK)的L8、華為問界M7。除此之外,傳統車企新成立的子品牌,比如長安汽車(000625.SZ)旗下的阿維塔、吉利汽車旗下的極氪等等,都在發力3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在20萬以下市場,小鵬汽車又不可避免的遭到來自以比亞迪(002594.SZ)為代表的擠壓。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鵬汽車既要實現品牌向上的目標,同時又要實現毛利率的回升,為扭虧為盈奠定基礎。但事實卻是,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毛利率11.6%,與2021年大致持平。其中,汽車毛利率9.7%,甚至較2021年更低。
一方面,在造車新勢力里,小鵬的毛利率最低;另一方面,小鵬接下來「每個季度或將至少推出一款產品」,意味着公司資本開支將大幅增加,公司在財務上的壓力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