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烏克蘭媳婦嫁到湖南,因吃不了辣鬧分家,婆婆:你說了算

嫁到中國的安娜是個不折不扣的烏克蘭美女,這樣漂亮懂事的兒媳婦哪個婆婆不疼愛?

在中國婆媳關係一直都是難題,這不,才相處了兩個月烏克蘭兒媳婦安娜就表達了要和公婆分家的想法。

這是怎麼回事呢?安娜為什麼主動提出分家呢?

安娜


烏克蘭美女與中國男生相識相戀過程

安娜是土生土長的烏克蘭基輔人,在父母的栽培下,她從小就學習成績優異,精神世界也十分飽滿,對各方面的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她在16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中文,在接觸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之後,她不僅驚嘆於這中國文化迷人的魅力,也從心底產生了想要學好中文的想法。從那之後,她便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中文,對自己的學習要求更加嚴格。

在不斷學習之後,烏克蘭美女安娜順利拿到了公費留學的機會,為了自己的學業來到夢寐以求的中國念書,在上海師範學院留學攻讀碩士學位。

安娜

而張國泰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父母都是含有文化的老一輩知識分子。同樣,也正是在父母的栽培下,張國泰才有機會到烏克蘭留學,才有機會認識安娜。

張國泰長相端正,為人正派,在結束自己的大學生活之後,他去了烏克蘭工作,並在烏克蘭基輔任職一名高管。

一次偶然的機會,安娜放暑假回烏克蘭玩,朋友說給她介紹一個在烏克蘭工作的中國人認識一下,她便欣然同意了。這個男人就是朋友們要給她介紹的新朋友張國泰,得知張國泰是中國人之後安娜十分開心,全程都在和他聊天,他們從中國的文化談到了美食,直到夜幕降臨。

時間過得很快,安娜在中國的留學生涯結束了,於是就回到了基輔,為了慶祝安娜順利畢業,張國泰請她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是兩人第二次見面。

張國泰

這一天他們就像初次見面一樣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多了一些對彼此的關心。因為兩人的距離很近,所以他們經常會一起出來聊天。

就這樣,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與張國泰相識了。由於倆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雙方父母的栽培下,兩個孩子都是善良健談的人。

再加上倆人的學習背景相似,倆人一見如故,彼此覺得三觀都很合適,所以一切都順理成章的,倆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之後,張國泰的父母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兒媳婦是烏克蘭人,考慮到自己兒子和兒媳未來的長遠發展,他們決定給自己的兒子兒媳在烏克蘭買套房。

烏克蘭

就這樣,安娜和張國泰甜甜蜜蜜的小日子開始了,倆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後,下班回到家吃完晚飯之後一起散步,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日子。

於是在2011年,張國泰和安娜於2011年結婚,沒過多久自己的第一個女兒安吉麗娜便出生了。幾年後,第二個寶寶也出生了。兩個女兒的到來更是為他們兩夫妻增添了許多歡樂,兩人也因為孩子的到來更加體諒對方,更能理解對方的不易。

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不幸的事情就又發生了:由於烏克蘭戰亂頻發,時常有各種危險發生,張國泰夫妻二人和自己的兩個女兒頻頻處於慌亂之中,一家四口的安危得不到保障。經過倆人的再三商議以及跟雙方父母的溝通下,他們決定回家,去改變那種擔驚受怕的生活。

安娜及其女兒

張國泰父母聽說自己的兒子一家四口要回到中國定居,那簡直開心的不得了。

為了歡迎兒媳的到來,張國泰父母專門將他們的婚紗照重新設計一下,裱成相框,並特意將這些相框做成照片牆的形式。在張國泰回國當天,一家老小去機場迎接他們,張國泰的媽媽看着自己的兒媳和孫女,不禁樂開了花,臉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照片牆

同時,張國泰父母在感到喜出望外的同時,也有所擔憂:安娜從小生長在烏克蘭,那她來中國水土什麼的能適應嗎?各種風俗能接受嗎?不禁也讓張國泰父母憂慮了起來......

但這些擔憂便在公婆第一眼看到安娜之後就煙消雲散了,安娜為人開朗,中國話也講得十分流利,因此,在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 ,公公婆婆對於這個洋媳婦兒表示很滿意。

公婆每天都會把家的里里外外打掃的一塵不染,就連自己兩個女兒的生活,公婆也照顧的十分到位,幾個人經常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還和孫子孫女一起做遊戲。


因飲食習慣差異婆媳第一次產生衝突

身為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但他們的餐桌上竟然沒有一點點辣,這是為什麼呢?不禁吸引了大家的好奇。

原來,這是烏克蘭兒媳婦安娜到公公婆婆家的第一頓大餐,公公婆婆為了讓安娜吃的舒服,專門對於烏克蘭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烏克蘭一直是以烘焙飲食為主,根本吃不了一點點辣椒,因此他們才決定只做一些清單飲食。

在湖南湘潭本地,流傳着吃飯不見辣,啥都吃不下去的說法。吃辣椒不僅是一種當地傳統,更是蘊含著養生之道,利用辣椒可以祛除體內的濕氣。

湖南美食

婆婆說:「第一次來時,國泰沒回來,只有安娜一人回來了,但是呢,國泰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全部都交代給我們了。」

因此,婆婆為了避免讓安娜感覺不舒適,她專門做了香菇這種相對來說較為清淡的飲食。其實大家都知道香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算是極其清淡的飲食了,但安娜卻頻頻覺得辣到不能適應。而且很多公公婆婆覺得沒有味道的食物,在安娜看來都是辣的不行的,為此他們產生了很多矛盾。

婆婆還說道:「安娜不能吃辣的,也不適應吃炒的東西,她飲食比較健康。還有一點是她不吃任何佐料,她只吃鹽和油。」

但是對於公婆來說,他們這幾十年的飲食習慣已經定型了無法改變。因此公婆與兒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一般公婆能吃的安娜吃不了,而一般安娜能吃的公婆吃不下去。公公感覺每次吃飯都沒有吃飽過,他在家裡簡單吃過之後,還得跑到外面的商店啃兩個雞腿才能勉強吃飽。

安娜公公

但即便是這樣,安娜和自己的女兒依舊是水土不服,三天兩頭地往醫院跑,她們根本吃不了一點點辣。就因為這個,她們母女在醫院度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為了照顧安娜和孫女的飲食習慣,公婆一家不得不改變自己幾十年來的口味和習慣,全部變換了口味,從傳統的湖南菜變成了不見一點辣意的清湯麵

雖然說公婆每次都只是吃個半飽,但全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飯,身為老人,他們還是十分開心的。

除了飲食上面有所差異之外,很多風俗習慣也有所不同。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一般兒媳婦兒進家門,那自然是得介紹給各種親朋好友認識。尤其是外國的高學歷洋媳婦兒,那更是得帶出來讓朋友看看,長長臉面。

安娜一家人

而且拋開這些不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過年一起聚會,大家聚在一位熱熱鬧鬧的包包餃子,這屬於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但是在安娜看來,這些屬於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她把這些稱之為「應酬」。

有次,張國泰的姐姐姐夫邀請安娜去他們家做客,婆婆考慮到安娜一個人不適應,便主動地提出陪同一起前往。

安娜

在見到姐姐和姐夫後,安娜主動的禮貌問好,並且隨手送上了自己帶來的禮物。之後,姐姐提出要舉行包餃子比賽,婆婆為了讓安娜更加的輕鬆自在,她對安娜說:「你直接包你們那邊的餃子吧,一會我們來看看誰包的更多。」

很快,比賽就結束了,安娜包的餃子肉嘟嘟的,別有一番風味。正如大家猜想的那樣,安娜並沒有贏得包餃子的勝利。然而,婆婆幫忙給她打圓場說:「們的餃子包的不是最多的,但是你們的餃子包的形狀是最好看的,樣子是最精緻的。」

包餃子

從這兒我們也可以看出,張國泰母親為了讓安娜很好地適應中國的風土人情,煞費苦心,想盡方法讓自己的兒媳適應在中國的生活。

但是儘管張國泰的家人做了這麼多努力,可是因為國與國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大家從小受到的環境和教育都不一樣,安娜還是不能完全適應,時間久了她認為聚會簡直就是折磨她的。

因此,在她再三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對這種聚會的行為提出拒絕,這便讓公公婆婆感覺十分尷尬。

於是,張國泰從中進行了各種調和。之後,公公婆婆對於安娜的行為表示理解並且加以尊重,而安娜也很清楚,她以後還要在中國待上很長時間,需要和大家打理好人情世故,處理好各種關係。


在孩子教育問題洋媳婦絕不讓步

除了飲食習慣和風俗文化之外,公公婆婆和安娜的教育理念不一樣也產生了不少衝突。

大家也都知道「隔輩親」這個說法,張國泰媽媽好不容易當了奶奶,她當然就想天天圍着自己的孫女轉,那對於孫女的要求那必然是有求必應。

而安娜是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對於教育孩子她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孩子可以寵愛,但是不能溺愛,她之前見過寵愛小孩的,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過度寵溺小孩的。因此安娜和公公婆婆在教育孩子方面產生了一定的衝突。

安娜

舉個簡單的例子,安娜平時對女兒要求比較高,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飲食方面,她都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想要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女兒健康成長。然而奶奶可就不一樣了,只要是安娜不在身邊,孫女想要吃個雪糕或者買個玩具那都是沒啥問題的。

奶奶之後還說道:「安娜對於孩子管教比較嚴格,不能買不能吃的東西那就是不可以,她有她自己的底線。但是我們就沒有什麼要求了,我們覺得孩子需要什麼,我們給什麼就好了。」

安娜婆婆

其實從心底來看,公公婆婆對於安娜的教育理念還是表示贊同的,但是往往由於自己難以招架孫女的撒嬌,還是會偷偷地買給孩子吃。

安娜也考慮到自己的公公婆婆有時時刻刻在替自己着想,所以她從心底里是感謝自己的公公婆婆的,但是在教育問題上,她是不會選擇讓步的。

安娜

除了這些問題,安娜也極其不適應南方的天氣。烏克蘭的天氣雖然沒有南方冷,但是他們在室內有暖氣,而安娜他們所住的老房子一直沒有暖氣,所以她每次都會凍得感冒流鼻涕,甚至還會發燒,這樣就三番五次的往醫院跑,折騰的安娜極其難受。

終於在各種不適應下,安娜向公公婆婆提出了分家住的想法。公公婆婆雖然不太願意,捨不得自己的孫女,但還是尊重了她的想法,同意了分開住。


分家之後洋媳婦兒的生活

公公婆婆在答應安娜分開住的需求之後,便欣然地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幫忙裝修新家,兩老口前前後後為新家安置暖氣,幫忙添置新傢具。

於是就這樣,安娜和公公婆婆分了家。但是這樣,安娜也變得更加忙碌,她一個人忙前忙後照顧兩個孩子。每天清晨,安娜起床幫助大小女兒穿衣服穿襪子,並且要給孩子打扮得乾乾淨淨的,也要幫她們做早餐,忙碌完一切之後送孩子上學。

除此之外,家裡的家務大部分是安娜獨立完成的,在節假日時,張國泰也會陪自己的女兒玩耍,也會在閑暇之餘幫忙做家務,有時候也會學學烏克蘭的飯菜,做給自己的媳婦兒吃。

安娜做家務

在幼兒園裡,女兒表現得十分優異,連連受到老師的誇讚。老師還說:「安吉麗娜在幼兒園表現得可棒啦,什麼事情都會自己來做,因此我們給她頒佈了「全能寶寶」這樣的稱號,這個稱號在我們幼兒園可是只有四個學生有的,所以說你家女兒真的很棒。」

聽到老師這樣評價自己的女兒,安娜不禁欣慰地笑了。

安吉麗娜幼兒園老師

在接完孩子放學之後,安娜會經過菜市場去買菜,因為她是烏克蘭人,而又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所以菜市場的大爺大媽都對她很是好奇,她也很容易讓人記住。因此,熱心的大爺大媽在她去買菜時,都會多送她一把小蔥或者小姜什麼的,安娜也對此表示十分開心。

在菜市場買完飯菜之後,安娜一進家門就忙碌起來,為晚餐做準備。她做烏克蘭飯菜的廚藝簡直一絕,做的飯菜讓女兒讚不絕口,女兒每次都吃的光光,還會讓多乘幾碗。但是有時候自己的女兒也會因為媽媽不陪她而哭鬧,安娜也只能放下手中做飯的工具去陪女兒玩一會再繼續做飯。

經過分家之後,她雖然十分忙碌,但安娜也從中懂得了公婆對自己的好,對於公公婆婆的付出她表示無比的感恩。但是她也從不後悔和公婆分開,雖然辛苦了點,但是減少了很多矛盾。

現在每每到了周末,安娜都會早早地起床為兩個女兒進行洗漱,準備去公公婆婆家做客,並且她也更加重視每周一次的家庭聚會。

家庭聚會

公公婆婆對於自己的孫女甚是想念,他們知道自己的兒媳和孩子吃不了辣,因此他們每到周末都會提前買好合適的食材,讓孩子們吃上一頓清淡飲食。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每周都可以聚會一次,反而要比之前天天見面開心得多。


結語:

自古以來婆媳之間存在矛盾都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加上安娜是烏克蘭人,她與中國的文化、飲食差異以及生活習慣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擁有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他們身上都有着不同的優點,才能更好地將婆媳之間的矛盾化解。安娜身上最好的一點就是她會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公婆進行溝通,而公婆身上最大的優點就是會處處為兒媳婦兒考慮,比較善解人意。

因此,分家,並沒有讓安娜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反而讓安娜的生活有了質的提高。